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學得自在 學得放下

學得自在 學得放下

E-mail 列印
「名聞利養皆幻有 苦由業集復生惑 ……十二因緣當細酌……」為3月25日共修,做了最佳的註解。彰化縣花壇、秀水、福興、鹿港等區一百三十位慈濟志工群聚彰化靜思堂, 同霑法益、共增佛慧。

「很高興來讀書會,我很認真在慈濟做環保、結善緣。上人說:『心開、運通、福就來』所以天天做環保,天天都快樂。」靦腆的梁有朋,第一次分享著自己的心得。

梁有朋是今年新受證慈誠,任何的活動會場都可以看見他騎著腳踏車很早就到達會場。有朋師兄身體力行全心投入於環保,不論是隨車回收、回收物拆解、資源分類,總是義不容辭, 使命必達。上人勉勵我們,用鼓掌的手做環保,而他總是把說話的時間用來做環保。默默低頭實作,沒有任何的計較、力行菩薩道上。

「愛取有生與老死 ,一任笑傲赴東流」此段偈頌文讓張雅超,感慨的分享著回花蓮精進三日時,宣師父語重心長勉勵著志工的一段話——「上人雖然希望大家保有原本那念初發心, 但並不是要你們保持著原狀,而是要趕快讓它發芽,而逐漸茁壯,才可成為一棵大樹,讓這份共同的力量,持續向下扎根,齊心鞏固著這片大森林。」

法繹陳常富清楚的解說著,四聖諦即是十二因緣的架構。於苦集不知不斷、於滅道不修不證、名生顛倒煩惱。慈濟提供道場,開啟了方便法門,以行經來取代念經,透過當下的體悟, 且不斷重複練習,而去除習氣,即能長智慧除無明。

「凡走過必有足跡,凡住過必有鄰居。只要有參與活動,就會有特別感受。而每次的感動,都能集聚成一念菩薩心。而這念心能恆持多久呢?今天是十度?五十度?或是一百度呢?還 是由一百度正逐漸往下遞減呢?而苦、集、滅、道是不是更明確的告訴我們,修行應該——把握當下恆持剎那。」林阿免感性的訴說著。

因入水懺的因緣,而更深刻瞭解四聖諦與十二因緣的陳嬅蓁說:「唯有自愛、愛人,並且保留清淨無染的心,才能體會上人的法。雖然心中善念與惡念相互拉扯,而上人的法卻能覆蓋 無明、啟發佛性。當心中苦不堪言時看上人開示就是一帖靈丹妙藥。」

「隨緣不變 不變隨緣」時時用智慧,調整內心。感恩!現在這份緣,學得自在,學得放下。



圖左 : 「四聖諦是十二因緣的架構,慈濟開啟方便法門以行經取代念經,透過當下體悟除無明、長智慧 。」法繹陳常富這麼說。[攝影者:顏秀櫻]
圖右 : 鹿港的志工陳嬅蓁(圖右前一)她說:「唯有自愛愛人,保留清靜無染的心才能體會證嚴上人的法。」[攝影者:顏秀櫻]

圖左 : 志工張雅超訴說回 花蓮精進三天,宣師父鼓勵人人把持初發心,讓這一念心發芽茁壯成大樹,讓這一份共同力量向下紮根,齊心鞏固這一片大森林。[攝影者:顏秀櫻]
圖右 : 梁有朋(圖中)是秀水區今年受證的慈誠,他每天做環保每天都心開運通福就來。[攝影者:顏秀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