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慈誠一號 傳授願力轉業力

慈誠一號 傳授願力轉業力

E-mail 列印
「原來,當願力大於業力時,則無障礙,也可以重報輕受。」黃永存是慈濟的第一號慈誠隊員,九歲就受洗為基督徒,後來還加入一貫道、中華易經協會、參與進香團到濟公廟、王爺 廟、密宗等等,也曾當乩童、桌頭(臺語),因緣際會走入慈濟三十年,4月13日他於三重志業園區,為心靈講座約五十位志工與會眾分享「懺悔轉善念」。

◎心中無法 積習難改

黃永存是慈濟的第一號慈誠隊員,九歲就受洗為基督徒,長大後當國際運輸公司的董事長,常常交際應酬,為了賺錢,平均一星期喝醉四次。每每到了半夜三點回家,令妻子擔憂且常 常吵架,假日又到教會懺悔,日子又一成不變,習慣習性不改。生活只是這樣嗎?他很不快樂,心靈似乎找不到寄託。

有一次,喝酒造成腸胃破五個洞。經過醫生診斷,需要動大手術,讓他的太太每天提心吊膽,後來喝虔誠誦大悲咒的水後,再次回診檢查結果,胃已不再出血,不用開刀了。他覺得好 神奇,因此開始到處尋找宗教信仰-基督教、一貫道、中華易經協會、參與進香團到濟公廟、王爺廟、密宗等等,也曾當乩童、桌頭(臺語),但是心裡很不安。

直到1983年得知花蓮有一位慈悲的證嚴法師,一位師姊告訴他農曆二十七日師父會來臺北吉林路講經,他依約要去參與,當他進電梯時,骨刺疼痛萬分,卻發願爬也要爬去聽,回 想當時黃永存說:「真不知哪裏來的力量?」出電梯時就不痛了。他說:「原來,當願力大於業力時,則無障礙,也可以重報輕受。」

◎明師啟智 知足懂事

1984年一趟回花蓮靜思精舍的尋根之旅,黃永存看到精舍常住師父們生活簡樸,做蠟燭、種菜、不接受供養。他看到上人的第一句話先問:「師父,我們曾經見過面嗎?」上人說 話輕聲細語且嘆一口氣的對黃永存說:「你這個弟子,我因緣的種子已經種那麼久了,現在才回來啊!」當下他淚流滿面,終於找到心靈的導師了,於是和妻子皈依上人,秉持「以佛 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就這樣緊緊跟隨了三十年。

身為一位董事長,頭總是抬得高高的,尤其對員工,常常一張嚴肅的臉,不懂感恩,上人告訴他:「要當懂事的長,不要當董事長。若你的員工不幫助你做事,你只是垃圾堆的董事 長。」於是他現在學會知足、感恩、善解、包容。

志工蔡淑惠說:「對啊!若每個老闆都能這樣想,我們上班壓力也不會那麼大,會幸福快樂多些呢!」

◎智慧分享 清淨心靈

志工楊金英聽到黃永存談他以前因為愛釣魚,太太殺魚來吃;有一回,無名的舌痛近二個月,妻則肚子開刀,想起夫妻共業的可怕。有感而發地說:「我脾氣不好,做得不夠,很慚 愧,原本吃素了,卻因為先生仍不贊同,有時會陪同吃肉,很痛苦,很懺悔。要盡量改過,改變自己,再去影響他人。」

聽到黃永存懺悔表示,因為做生意,有時候妄語沒做到,但戒律是為自己而守不為別人,守了會較輕安自在。志工林江龍也說:「有時我對孩子說話語氣不好,馬上被丈母娘打一下 頭;但是我不敢生氣,心念一轉,警惕自己,學習人與人之間總是會有摩擦,要人圓、事圓、理圓。要多來聽心靈講座,舊法新知,精進且歡喜做,勿把煩惱帶回家。」

因為現代人身處緊張、競爭的社會,造成心靈焦躁不安及空虛,藉由這場黃永存的現身說法,以前曾經做錯的事,現在後悔也無法改變事實,起懺悔心,一念心轉,不再造口業,以齋 戒護生,培養正確的觀念,從自身做起,發願不再犯錯,才能真正懺悔得清淨,進而影響更多的人來進入善的團體。

圖左 : 現在的人壓力大,心靈要有寄託。4月13日下午二點在三重志業園區舉辦心靈講座,大家專心聆聽。[攝影者:陳忠華]
圖右 : 黃永存以幽默風趣的言談,讓眾人笑開懷。[攝影者:陳忠華]

圖左 : 蔡淑惠(右一)與楊金英(右二)一同參與心靈成長。[攝影者:陳忠華]
圖右 : 志工林江龍(中者)感受要多來聽心靈講座,舊法新知,精進且歡喜做,勿把煩惱帶回家。[攝影者:陳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