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根生花蓮 實業家種子灑播

根生花蓮 實業家種子灑播

E-mail 列印
2013年第五十九期「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於4月26至28日三天,在花蓮靜思堂舉行。這次營隊來自海內外九個國家,總計有四百零一位學員、六十位隊輔、三百零五位 慈濟志工參與盛會。時光匆匆,記憶片片,在眨眼即逝的三天歲月中,那份來自心靈故鄉的感動,未來將會不斷地被傳誦與實踐……

◎南北會聚 實業家心靈故鄉

首日的課程分成海外學員和南區學員兩部分,分別在臺北和花蓮進行,最後再經由北迴鐵路和南迴鐵路,南北雙向,同心會聚於花蓮靜思堂。

來自海外實業家學員,由桃園國際機場抵達後,先住宿於臺北的飯店,隔天(4/26)再行參訪臺北慈濟醫院、慈濟內湖園區以及人文志業中心。之後再搭乘晚上七點左右的北迴鐵 路列車,於九點半抵達花蓮火車站。

至於南部的實業家學員,則搭乘清晨26日清晨七點半的慈濟列車,由高雄經由南迴鐵路前往花蓮。雖然是七點半的專車,但是距離較遠的雲林、嘉義、臺南等地,有的學員在清晨四 點左右,就得準備出門搭乘遊覽車前往高雄火車站。

雖然僑居地有別,大家心向卻一致,即使飛越千山萬水,無不期待返回心靈的故鄉……

◎積極準備 在變化中應變

這次的營隊,可說是變化頗大的一次,由於H7N9禽流感在中國大陸華中地區爆發,原本大陸報名的三百多人,也在道德勸說之下,改為下一期的靜思生活營再行返回。由於人數驟 減,組別有所更易,因此各項的準備工作,也必須隨之做妥適的調整與因應。而這項決定,則是在即將舉辦的一週之前才定案。

課務組承擔這次活動的所有細節規劃,因此這個三十九人的團隊,則提前兩天抵達花蓮,以做必要的修正與調整。大家馬不停蹄地前往靜思精舍、花蓮靜思堂、國際寮房、同心圓餐廳 等地方,進行實地的踏勘與彩排。雖然,他們紙上的作業,已經忘了究竟更新了多少版。

至於其他的功能組,也於開營的前一天抵達,並於下午一點左右,立即展開各項前置準備作業。因此,靜思堂內外、同心圓餐廳、國際寮房等區域,便立即呈現出一片忙碌的景象。而 原本空蕩蕩的空間,也隨人氣而旺盛起來,各項物件(包含寮房寢具)也逐漸呈現出來。

基於以往的經驗,這次人文真善美在各功能組尚在開會之際,就已經到各功能區域進行記錄與採訪了。難怪有的功能組志工會情不自禁地說,「這次的人文真善美,跟以前的不一 樣。」只是哪裡會不一樣,他們也全部都是「高雄人文真善美」志工,只是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理警惕之下,這次記錄的警覺性比較足夠而已。

機動組的志工曾說,他們是「走在最前,『收』到最後」。而人文真善美的工作準則,也正是「走在最前,做到最後」。因此,他們必須在清晨的四點多,就得起床記錄;而當機動組 要「收」最後一個人或一件物品時,人文真善美也一定會在現場拍攝。當然,提早兩天前來花蓮的課務組,也有一組人文真美隨車採訪。

「夜以繼日」成了人文真善美的獨特標誌,而隔壁的「生活組」也對他(她)們三十九位特別照顧。「瘦不了」成了這群特殊份子的口頭禪,他(她)們不怕吃不飽(絕無可能),只 怕睡不好(沒時間睡)。因為「早睡早起」(凌晨早上才睡,清晨早上又得起床),儼然成了人文真善美團隊永遠不變的營隊風格。

◎邀約同行 善的漣漪擴展

無論是實業家學員或是慈濟志工,都很明顯地呈現經驗傳承的態勢。新人不斷輩出,參加的年齡層也不斷年輕化。這次營隊中,有的學員甚至只有二十歲,屬於實業家的第二代。兩代 同堂,夫妻同修,甚至有家族、同事、鄰居邀約一起同行者。

更有一些「怨偶」,竟然在靜思生活營中,化干戈為玉帛。有一位女實業家表示,在經過一天的營隊活動之後,那原本有點「冰」的先生,竟然主動開口對她說「師姊好!」讓她簡直 難以置信,以為看錯人了。

來自大陸北京的仇姓家族,這次是兒子和父母親一同前來。兒子已經是第三次參加,而父親則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前來考察的。因為他始終不明白,第一次參加「靜思生活營」之後的兒 子,竟然會改變那麼多,甚至主動要求替他們兩老洗腳。

這次參加的實業家,很多都是再度或是第三次參加,他們幾乎都是刻意陪伴家人或是親朋好友而來的。這其中,有些是順勢而來,有些則是被經過刻意安排的,只是在參加營隊之後, 卻全都獲得滿滿的感動。「知心相契」時間的發言盛況,慈濟列車上的熱烈表露,鮮明地說明了這一點。因緣聚會,同窗同學,這一份的情誼,將會繼續延伸下去。

善的漣漪不斷擴大,有不少實業家以前是學員,現在則是志工。記得去年那位第一次擔任志工,曾經被人呼來喚去,而且洗了相當多碗盤的董事長,這次又再度前來生活組當志工。只 是他比較納悶的是,這次好像沒有那麼多人對他呼東喚西的,經過探詢的結果,多位慈濟師姊告訴他,「你已經很熟練了」,讓他感覺還真的有點不習慣。

◎傳承陪伴 期待菩提林立

各功能組也出現老中青三代的身影,經驗的傳承儼然已經展開。這次有很多窗口都是第一次承擔,基於經驗的傳承,所以以前的窗口也都緊跟在旁,甚至有出現三代同堂的景象,機動 組就是一個鮮明的實例。

除了窗口之外,其他成員也有很多新面孔參與。從做中學,學中覺,應該是大家參與營隊當志工最大收穫。因為在朝夕相處、同甘共苦之中,最容易培養出那份濃得化不開的「革命情 感」。

營隊工作當然辛苦,有時還要勞心勞力,但為何會有那麼多人自願參與?這其中的緣由,著實有待吾人細加推敲與琢磨。中藥黃連味苦,但是含之咀嚼卻能苦盡甘回,甚至還能帶有一 絲淡淡的甜味。而這一絲綿綿的甘甜味,也應該是志工何以會繼續參與的主要原因。

也正因為黃連是「先苦後甘」,因此對於那些初次參加的志工而言,寬容、鼓勵和陪伴,絕對有其必要性。因為這能讓「初學者」提早進入情境,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挫折與困擾。終 究,初學者會成為有經驗者,有了經驗之後,就可再帶更多的人,如此善的漣漪將會不斷擴大。

◎如同家人 師父寸寸關懷

無論是經由南迴或北迴鐵路,抵達花蓮火車站時,總會見到精舍師父和慈濟志工列隊歡迎。海外實業家於四月二十六日晚間九點半抵達,此時天空下起雨來,但是靜思精舍德宸師父和 德守師父,也在協調組胡春季和宗教處王維洲的陪伴下,加入歡迎海外學員的行列。

為了不讓學員淋雨,志工貼心撐起了傘花隧道,傘花就像一朵朵蓮花,學員備受呵護,一步步踏入菩提道。雖然夜已深,不過能回到心靈故鄉,所有學員還是滿心歡喜,與熱情迎接的 志工互道感恩。

清晨五點不到,德倪、德宸、德旻、德晉、德守五位精舍師父,就來到餐廳。師父們逐一檢查盤內的量夠不夠用、擺放裝飾美不美、位置動線順不順手,只想把最美、最好的人文禮儀 呈現出來。

七點過,學員上課去,烘焙區的一角,有人圍著切蘿蔔糕,爐火上蘿蔔糕的香味,就漸漸地傳播開來。煎好的蘿蔔糕送到國議廳外面,生活組志工也已經準備好水果和小盤子,將連同 蘿蔔糕一起擺盤上桌。

德守師父也來關懷,和大家一起討論如何才能擺得美美的,讓大家能夠看起來賞心悅目,吃起來美味可口,也能感受到志工的用心與慈濟家庭的溫馨。「你們很有『量』,也不怕大家 吃,準備的點心很豐富。」德守師父邊擺邊說著……

◎莫忘歸來 上人聲聲呼喚

實業家學員,在第二天的下午,前往心靈故鄉--靜思精舍巡禮。很多人是第一次前往,都被那典雅的環境所震懾。雨後的精舍,遠山山嵐飄逸,大地含翠欲滴。設計精舍「主堂」的 高銓德居士,更為這群來自海內外的實業家,進行四十分鐘的主堂建築理念解說。

高居士先行解說主堂建築意境,讓學員們知道上人是如何將「宇宙虛空」的「無為法」概念,透過主堂「有為法」的建築設計,讓這艘普渡人間的法船,航向宇宙、航向虛空。

在第三天上午的「圓緣」時刻,有八個國家的十六組學員代表進行心得分享,大家都一致期盼緊跟上人腳步,將慈濟志業推廣於世界每個角落。有的人發願要進行菩薩大招生,有的人 要培訓成為慈濟委員,更有的人要效法「無語良師」的精神,進行大體捐贈。

在〈燕子歸來〉的樂音中,上人親自為這次的實業家學員,一一配戴佛珠,給予祝福,也給予責任。上人在開示中慈示,今年剛好是SARS十週年,大陸也碰巧又發生H7N9禽流 感疫情,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上人期勉實業家們,要自覺而後覺他,所以對宇宙的道理要很清楚。從個人的一念心開始,要時時感恩,則會大富大貴。依循著這首〈燕子歸來〉的歌曲,上人期許實業家要記得要常 「歸來」,回到心靈的故鄉。

曲終人未散,記憶永長存,請記得我們的共同名字叫做「慈濟」,而我們都是「慈濟人」,無論將來是在天涯或是在海角……。

圖左 : 在高雄火車站,南區實業家學員集合整隊,準備搭乘慈濟專車,經由南迴鐵路前往花蓮。[攝影者:陳振義]
圖右 : 三天的課程,實業家學員們專心地聽課、聞法。[攝影者:黃雪芳]

圖左 : 生活組志工,清洗一大早摘來的玉蘭花葉,用布擦乾花葉,準備墊點心之用。[攝影者:楊福龍]
圖右 : 進入靜思精舍感恩堂,德倪師父向學員介紹主堂設計者高銓德師兄及上人的理念,讓大家更了解上人蓋主堂想要淨化人心的用心。[攝影者:蘇慧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