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拜經行經 智慧長煩惱輕

拜經行經 智慧長煩惱輕

E-mail 列印
2013年4月17日至2013年5月1日,每天晚上七點半至九點,鳳山聯絡處與全球同步視訊連線共修《法華經》,大講堂裡,慈濟志工與社區大眾以法相會,一同精進禮拜。 《法華經》有七卷有二十八品,4月21日禮拜卷二〈信解品〉第四,共有一百二十七位志工與民眾共襄盛舉。

晚間七點不到,陸續就有志工及民眾前來報到。慈濟志工引領大眾安住當下,靜心唱頌佛號。

全球視訊連線共修時間一到,大家至誠禮讚《法華經》。「爾時,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我等居僧之首,年並朽邁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不復進求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憊……」有的帶著小朋友、有頭髮斑白的信眾,剛開始在跪、拜、起間雖然並不整齊,隨著莊嚴的禮佛儀軌,伴隨著引磬 聲、佛號聲,妙法梵音繚繞,洗滌了心中無明煩惱,更啟發自性光明,不但動作整齊劃一,且道氣十足。

濟志工梁清典說:「希望藉由虔誠禮拜法華經,人人深入法髓,讓大家能夠體悟上人創立慈濟宗門的悲心。」《法華經》是「靜思法脈」的根源。經者道也,道者路也,大時代需明大 是非,由經典明白道理有了信心,不小執未移,護持己見;不看輕自己,執著年事已高不中用。聞法行菩薩道,智慧生悲心啟,能自淨而利他,災難自然遠離。

梁清典同時把握此一殊勝因緣,引述證嚴上人說故事中的佛典故事,透過深入淺出的講述方式,讓大家能更深入〈信解品〉中的經文,進而明瞭人生道理。梁清典說:「人世間的苦是 過去生一直累積來的,所以我們要入佛道才能滅苦。」佛陀入世間為一大事因緣-教導眾生離苦得樂。所以,我們要把握因緣一同共修。

上人曾開示,「經者道也」,學佛就相似在問路。路有大路有小路,走大路怕迷路;走小路怕遇到危險;《法華經》是中道,也是「菩薩道」是經過很多人鋪的路,鋪得紮紮實實,一 定安全,只要相信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就能到達想要的境界。 凡夫要如何滅苦?梁清典說:「精進不起無明」,「明辯是非就能不起煩惱心」。他又補充說,因為凡夫心反反覆覆,要堅定道心追隨佛菩薩,才能啟發智慧,知苦了苦。

梁清典最後不忘殷切的叮嚀大家,慈濟宗門人間路,行善付出是「妙有」,心無罣礙是「真空」。放下身段、去除無我相,走入人群付出無所求,做志工就能法喜充滿。

期待人人親近佛法,深入經藏,點燃心燈,做個提燈照路的人。更要發心立願將善的種子撒播出去,廣邀親朋好友以法相會,人間菩提大招生,做別人「不請之師」和「生命中的貴 人」,人心淨化了,社會也就祥和。

圖左 : 梁清典(左二)說:「人世間的苦是過去生一直累積來的,所以我們要入佛道才能滅苦。」[攝影者:郭淑慧]
圖右 : 大家把握此殊勝因緣虔誠禮拜法華經,聞法行菩薩道,能自淨而利他,災難自然遠離。[攝影者:郭淑慧]

圖左 : 共修時間一到人人深入法髓,大家能夠體悟上人創立慈濟宗門的悲心。[攝影者:郭淑慧]
圖右 : 志工梁清典最後不忘殷切的叮嚀大家,慈濟宗門人間路,行善付出是「妙有」,心無罣礙是「真空」。放下身段、去除無我相,走入人群付出無所求,做志工就能法喜充滿。[攝影者:郭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