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綠色療癒法 喚回生命力

綠色療癒法 喚回生命力

E-mail 列印
工作壓力大,快速的生活步調,是現代忙碌上班族共同的心聲。周休二日時,有人選擇與家人同聚、外出旅遊、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臺北市新舞臺靜思書軒,提供市民一處心靈沉澱的 好地點,定期舉辦的講座,也讓大家在忙碌閒暇之餘,多一種紓壓方式的選擇。

在5月4日晚間七點三十分,由園藝治療師沈瑞琳老師,與大家分享《綠色療癒力》的魅力,希望每一個人對身旁的植物有另一種了解,現場約有四十位聽眾,正等待著沈老師精彩的 分享。

「先讓我稍微休息、喘口氣,大家看見我現在這個模樣,就知道我懷孕了。」沈瑞琳幽默地笑著說,讓講座做了一個不一樣的開場白。

沈老師微笑地說,會學習中西景觀設計科系,當時並不是自願的,是因父親的期望,走上園藝之路。卻在深入探索後,才發覺自己對植物的熱情。

大部分人都認為學插花,是有錢、有閒人在做的事情,如果沒有良好的經濟背景、沒有空餘的時間的人,就不能接觸這麼美好的事物嗎?老師在二十幾歲時,就有這個疑問。

當她學習園藝後認為,「生活應是藝術化,花藝生活化」。此種花藝理念,可從居家不要的鍋子、器具,或者不要的廢棄物再利用做起。動手做花藝景觀,親近大自然,家中陽臺就可 以做個小花園,來尋求生活的創意點子。

健康,再不是只有不吃藥、不打針,現在健康的定義,必須身、心、靈都健康才是健康。沈老師提醒大家,「失憶症」不是年紀大才會有,現在連高壓族群都容易罹患此病症。只要醫 學判定是失憶症,就必須靠藥物來延緩惡化,更不可能恢復原本的記憶力。園藝治療師花了三年九個月實驗,藉由園藝栽種治療方式,讓患者每日有不同的期待的心情,且用正面的思 考,對患者健康很重要的因素。

老師也藉著豐富的簡報,與觀眾分享什麼是「生活的小確幸」,簡單說就是小小存在的幸福感。面對事情的當下,產生很愉快、很滿足、正向的能量細胞產生時,就是小確幸;只要凡 事用著不同角度去了解,與正面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身邊會有許多小確幸,每天都可以很快樂、很幸福。

身為治療師,老師提到在從事園藝療法時,一個幾乎放棄自己的復健患者,藉一次復健機會,讓他看一張由水泥縫長出來的蕨類照片,當看見植物從種子隨風飄,卡在石縫,生出綠綠 的葉子;想要活下來的意念多強啊!在又熱、又吵的環境下,要活下來生命力是很令人感動的,影響此患者,繼而改變觀念,願意接受復健治療。

接著,老師帶來許多在家中就可栽種的植物葉子,與現場來賓分享。有人接下手中的香茅葉,迫不急待的一聞,真的好香!薰衣草、肉桂也是,大家頻頻點頭,沉浸在自然芬芳之際, 「只要家中陽臺一小區塊,就可以創造出一個香草花園。」老師鼓勵大家可以動手做做看。

聽眾李秀棗表示,透過提問才明白,孩子對植物的感動,是可以被培養與啟發的;以前的經驗,是幫助園藝治療師扮演啟蒙師的角色;帶領學習方式,一次又一次經驗培養,結合運用 了「融入、體驗、共鳴、分享」四階段,以「五官六感」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來知覺,並帶來不同層面的效益,體驗到大自然的神奇。

經由講座,沈瑞琳老師鼓勵大家,多接觸身邊的植物。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預防勝過治療,若說園藝治療是一種療法,以另一個面向而言,未嘗不能說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因 為綠色療癒力無所不在。

圖左 : 聽眾李秀棗〈左二〉表示,透過提問才明白,孩子對植物的感動,是可以被培養與啟發的。[攝影者:洪易辰]
圖右 : 觀眾聆聽沈瑞玲老師的演講,也樂見老師的雙親遠自臺中來與會。[攝影者:洪易辰]

圖左 : 參加講座的民眾快樂的請老師簽名與合照留念。[攝影者:洪易辰]
圖右 : 沈瑞玲老師的講座輕鬆有趣,讓聽眾笑開懷。[攝影者:洪易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