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校園敬親奉茶 闡揚孝道

校園敬親奉茶 闡揚孝道

E-mail 列印
在校園晨光時間,大愛媽媽進入中和區積穗國小班級,以靜思語故事來傳揚道德教育,以大愛之心引導孩子能自愛愛人、感恩善解,期能為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盡一分心力。並於教師 節舉辦全校性靜思奉茶活動,深受校長及師生的認同與肯定。

新北市教育局今天在中和積穗國小,舉辦「愛家515,幸福123」活動——敬親奉茶、家事料理及群英會館共三場,由學校各年級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515代表5月15日國 際家庭日;幸福123代表家長一天至少抽出二十分鐘陪伴孩子,一起做三件事,即共同閱讀、共同分享、共同遊戲,倡導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刻。

國際家庭日敬親奉茶活動,學校邀請慈濟中和區教師聯誼會與大愛媽媽配合輔導室,協助活動的籌備與進行,三十八位慈濟志工與二十位積穗國小志工幫忙準備茶水、茶食和布置場地 等事宜。

◎敬親奉茶 表達感恩

「敬親奉茶」單元活動在學生活動中心舉行,大愛媽媽們引領著一百位學童隨著音樂聲,小心翼翼地把茶端到母親面前,為媽媽奉上三好茶,表達感恩之意,意義為,第一口茶,心發 好願,祝福孩子平安吉祥;第二口茶,口說好話,孩子學習長輩常說好話;第三口茶,身行好事,父母是孩子的模,要做孩子的好榜樣。

當現場學童們說出:「謝謝媽媽,請喝茶。」那一剎那,許多家長都紅了眼眶,親子相互擁抱,拉近了彼此的心,場面很溫馨。之後,孩子坐在家長旁邊並把書包往前背,體驗媽媽當 初懷孕時的不方便,也感受親恩的偉大。

接著,四年十班的同學表演靜思手語歌曲〈母親的手〉,用優美的動作向媽媽獻上無限的感恩,感謝媽媽耐心地牽引,無時無刻細心呵護,做孩子的依靠。司儀陳秀虹老師勉勵學生, 孩子生日是母難日,長大後應該做有益社會人群的事,以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珍惜擁有 愛要及時

「有媽的孩子像個寳,有媽的孩子最幸福。」平常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兒女常常視為理所當然,而不知珍惜。奉茶表達感恩之後,會場內播放影片《天堂的媽媽》張秀玲女士 的真實故事影片。劇中主角張秀玲罹患絕症,不忍小小年紀的孩子將失去母親,生病期間,她逐漸地教導孩子學習自立,學習料理三餐、分擔家事……等等之外,她更積極教育孩子面 對生命中的生、老、病、死。

雖然身體上承受著巨大病痛,張秀玲卻堅持做環保分類、做志工,也訓練孩子獨立生活,適應往後沒有媽媽的日子。後來,孩子開始在慈濟大林醫院當小小志工,將媽媽的精神繼續傳 承下去。這段感人的故事,讓現場多數媽媽感動不已。

本次的敬親茶會因場地關係,每班只有一個名額,三年七班的張富閔主動爭取參加的機會,回家後更積極邀請媽媽一定要來。為了不讓兒子失望,媽媽簡雅雯特地請假來參加。她表示 自己常常要加班,但孩子很獨立,能做好自己的份内事,也很貼心,親子間互動良好。

一年五班的邱于珊,很大聲地說:「要對媽媽好,感恩媽媽。」平常她會幫媽媽拖地、掃地,媽媽也會給于珊小獎品做為幫忙家事的鼓勵。

家長會長彭于佳提起了自己的成長路過程中很幸福,小時候放學回家時,都能看到媽媽親切的笑容,所以養成自己的個性很樂觀,很感謝媽媽;所以現在的她也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長 大。

志工總召高艿涵則說:「媽媽生下她之後身體不太好,希望自己能多一些時間陪伴媽媽,不管是對長輩或孩子,大家都能存感恩的心。」

「珍惜現在。希望每一天、每一個人,都要大聲說出心中的感謝,不管是一個微笑、或是一個擁抱,都能帶給周圍的人溫暖。」積穗國小輔導主任廖美懿規劃感恩的活動,教導學子用 行動表達對媽媽的感謝,讓孩子學會感恩。

教育局期待大家以行動見證,實踐愛家幸福理念,營造父母慈愛,子女孝順的溫馨和諧家庭。

圖左 : 積穗國小四年十班的同學表演靜思手語歌曲〈母親的手〉,用優美的動作,向媽媽獻上無限的感恩,感謝媽媽耐心地牽引,無時無刻細心呵護。[攝影者:林文質(濟質)]
圖右 : 敬親奉茶活動中,播放影片《天堂的媽媽》,這是張秀玲女士的真實故事,影片裏感人的情節與畫面,讓現場多數媽媽感動不已。[攝影者:林文質(濟質)]

圖左 : 三年七班的張富閔主動爭取敬親奉茶的機會,回家後更積極邀請媽媽一定要來,為了不讓兒子失望,媽媽簡雅雯特地請假來參加。[攝影者:林文質(濟質)]
圖右 : 積穗國小家長會長彭于佳(左)提及自己成長路上很幸福,放學回家都可以看到媽媽親切的笑容,很感謝媽媽;所以,現在的她也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長大。(圖右:積穗國小校長鄭福妹)[攝影者:林文質(濟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