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靜態展趣味增 人文教育體會多

靜態展趣味增 人文教育體會多

E-mail 列印
為迎接溫馨的母親節到來,高雄左營區大愛媽媽成長班,於5月9日安排了豐富精彩的課程,除了參觀靜思堂靜態展以外,於第二階段課程中,邀請擅於手語團康的慈濟志工劉登下, 擔綱母親節感恩活動的主持人,希望能帶給大愛媽媽們幸福溫馨的感受。

◎親身體驗 體會多多

每年五月,當你走入靜思堂,總會感到特別溫馨熱鬧,除了五月第二個星期日是「佛誕節、母親節、慈濟日」三節合一浴佛的日子外,自5月3日起至5月31日止,以「簡樸」為主 題的體驗館與靜態展,每日皆安排志工們為參觀民眾進行導覽。

有鑑於大愛媽媽平日於校園內扮演的教育功能角色,有利於接引社區民眾、校園師生前來參訪,左營區大愛媽媽成長班特別利用上課時段,安排學員們參訪,希望以大愛媽媽為橋樑, 將此活動所展現的教育內涵,帶入校園,導入正確的教學方向以外,也接引更多的師生與家長們走進靜思堂,一起來領略慈濟人文之美。

一輛模擬臺灣公路局(臺灣汽車客運公司)的「金馬號」專車,製作得維妙維肖,是吸睛焦點,也勾起高雄慈濟人早期回花蓮靜思精舍的塵封往事。學員們開心地坐在車廂,一邊看著 人文真善美志工沿途拍攝的道路實景,一邊聽取資深志工話當年返心靈故鄉(花蓮靜思精舍)的情景。「好生動喔!」「會暈車呢!」「製作者很有創意喔!」大家興致勃勃的你一言 我一語,討論著坐車的感受。

這輛精心打造的專車,不僅隱涵著慈濟高雄分會那段篳路藍縷的歷程,也內蘊著很多人對慈濟因緣滿滿的愛。「大愛主播館」讓前來參訪的會眾唸一段新聞稿,透過電腦合成方式,讓 體驗者如主播般出現在電視螢幕前。許多大愛媽媽看了稱讚有加,直呼太有趣了!「我一定要邀請親朋好友們一起來體驗!」許多人道出參觀後的心聲。

◎數位學習 有心不難

在參訪活動後,大愛媽媽學員們回到220講堂,由慈濟志工劉登下以說故事的方式,配上真摯動人的影片,時而詼諧、時而嘲諷、時而溫馨,一步步地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緒,讓在座 一百零五位大愛媽媽們走入他那精彩動人的故事情境裡,時而心領神會地微笑、時而開懷大笑、時而感傷落淚……如經歷「心情三溫暖」般的悲喜交集,之後再藉由感性分享、雙向互 動,讓參與者更有所體會。

專擅團康帶動的劉登下總能選用適切的歌曲與情境氛圍緊緊環扣,透過活潑的肢體語言,讓在場的學員們感受他掌握活動脈動的「功力」,將節目流程「起、承、轉、合」的收合,如 行雲流水般,做最完美詮釋。年近六旬的慈濟志工劉登下,進入慈濟二十多年,經常負責社區與大型活動的手語團康。他投入心力設計課程,總希望藉由手語團康,讓大家從活動中, 感受佛法的奧妙與生活化。

五年前在兒子說了一句:「老爸!你都不會用電腦,跟不上時代了!」此語一出,刺痛了他的心,他醒悟自己的不足點,將會是帶動活動的「缺口」,若總是請人幫忙,會不會有臨時 找不到人幫的窘境?「靠別人不如靠自己,人有無限的可能。」此一心念篤定後,他決心不管年紀如何、電腦有多難,總要跟上數位學習。

「有心就不難」這句靜思語激勵著他,如鴨子划水般,一步步慢慢地克服心中對電腦的恐懼,一點一滴慢慢的學習,現在的他已經很會擷取精彩的影片片段、製作活動歌曲及活動綱 要、故事……等等簡報製作也都難不倒他,透過不斷學習,感受到學無止境。「『不怕慢、只怕站』,只要有信心、毅力與勇氣,沒有做不到的事情。」這是他的體會,也以此期勉在 場的大愛媽媽們。

◎心法傳授 感動人心

劉登下對大愛媽媽們說,「你們可以長期的走入校園,為學童們付出,是很有福報的人。」因此他鼓勵大家要培養「說、學、逗、唱」的能力,方法用對了,加上「媽媽的愛心,菩薩 的智慧」自然能深耕校園,培養學童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劉登下也跟大家分享,大愛電視臺裡很多節目內容即是豐富的取用素材,可以善用。他轉播《殷媛小聚》節目裡「看不到的跑道」,藉由「超馬媽媽」邱淑容的故事,告訴在場大愛媽 媽們,人生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沿路總會遇到坎坷與風雨,遭逢逆境時,要懂得轉心才能轉境。

每個星期總由好友推著輪椅前來上課的學員涂藍淑美說:「我已七十多歲了,生命中的風風雨雨經歷不少,我已沒有父母可以盡孝了,現今惟有把握付出的分分秒秒將生命良能奉獻出 來。」她表示自己已經浪費太多時間了,行善才是報父母恩的大孝表現,即使年初車禍至今,身體猶未復原,但是她仍努力做自己能做的事;期間許多人的關心與幫助,讓她感受人性 溫暖,更感受「廣結善緣」的重要,今天的課程讓她感受到「做就對了!才不會有來不及的遺憾。」

課程最終,隊輔媽媽幫每位學員別上康乃馨,並互相祝福與擁抱。結束今天這一堂溫馨感人,發人省思的豐富課程,花的馨香餘韻流盪空氣中,提醒著大家,行善與行孝,不能等。

圖左 : 聽取資深志工陳也春細說慈濟話當年返心靈故鄉(花蓮靜思精舍)的情景。[攝影者:梁秋蘭]
圖右 : 重上環保站做志工的孫鳳汝(右一)分享:「人的慾望無窮,經常會買許多不合用的東西,其實也是一種浪費。自己從做環保中體會到,要愛物惜福不要浪費。」 [攝影者:蘇慧珠]

圖左 : 涂藍淑美說,自己已經70多歲浪費太多時間了,行善才是報父母恩的大孝表現,即使年初車禍至今,身體猶未復原,但是她仍努力做自己能做的事。[攝影者:蘇慧珠]
圖右 : 劉登下師兄以說故事的方式,配上真摯動人的影片,時而詼諧、時而嘲諷、時而溫馨,並鼓勵大家要培養「說學逗唱」的能力。[攝影者:蘇慧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