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盛情款待 迎接海外家人

盛情款待 迎接海外家人

E-mail 列印
來自大陸華東華北灰衣志工一百零一位,與臺灣隨車志工四十三人,分成四部遊覽車,6月12日清早八點來到清水靜思堂參訪。志工們一大早六點即忙碌著準備新鮮的茶水、點心、 水果,歡喜迎接從遠地回來的家人。

◎迎賓心情 盛情款待

清水靜思堂園區清風拂面,綠意盎然,清水、梧棲區慈濟志工整齊列隊兩旁,響亮的歌聲——「當我們拍手歡呼迎接你……祝你天天都愉快。」大陸志工點頭微笑道感恩!同樣的人 文,熟悉的制服,大陸、臺灣志工此刻融為一體。

4月28日得知大陸志工要來的訊息,即滿懷喜悅集思廣益發動四十位巧藝志工,花了半個月時間製作完成結緣品——福袋。慈濟志工蔡瓊英並發揮創意巧思以牛罵頭的LOGO〈清 水的文化圖騰〉、臺灣寶島圖形、清水靜思堂字樣的標示車縫在花布包上;花布包裡並貼心的放置叉子、湯匙,如意袋中又有瓷杯,別具風格設計,希望大陸志工在臺灣這幾天帶在身 上,隨時都可以使用。

茶席空間布置,志工們巧妙以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意境呈現,讓北區隊輔志工鄭秀杏讚歎「好高雅啊!」幾乎人手一機〈手機〉,抓緊機會拍照留念。清水靜思堂第一次迎接海外慈 濟人歸來,蔡瓊英說:「希望法親們能深深感受,清水慈濟人的美意及人文,下一次還想再回來清水靜思堂。」

◎一大事因緣

課程緊湊,茶席半小時之後,志工李惠瑩(法號:靜淇)在講經堂講述「一大事因緣」,從證嚴上人的出生談到出家和慈濟的緣起,從小時候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看見人性的慘暴, 到因為一念孝心,為病重的養母發願茹素;繼而養父的往生引發探索「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的生命意義。歷經四年時間的醞釀,1960終於隨著修道法師離家,選擇了出家之路, 引導正信正念的佛教精神,改變一般人消極的宗教態度。

1961年,第一次在臺東佛教蓮社弘法,因緣聚會看到了《無量義經》,了知萬法唯心造,一生無量,無量一生,思索若家家彌陀戶戶觀音,人人心靈淨化,世間才能真正平安。 1966年終於創辦佛教慈濟功德會,開啟慈悲濟世的慈善志業,走入人間黑暗的角落,引領慈濟人走向人間菩薩道。如今全球慈濟人分散在八十幾個國家,落實社區做助人的工作, 李惠瑩娓娓道來。

◎法入心 善念生

2008年,上海社區志工張可廣在一次喜宴上,認識了慈濟志工,並且幫他安裝衛星接收器,收看大愛電視臺,因而認識慈濟。直到2011年終於找到慈濟,開始參與社區活動, 如敬老院、讀書會……等等。他說:「來到了上人的出生地,覺得清淨的源頭從這裡開始,真的是法喜充滿。」

張可廣去年(2012)從職場退休,時間逐漸多了,除了照顧家庭之外,希望將社區的工作承擔起來。此次臺灣之旅,張可廣發願回到華東地區,接引更多的人出來當志工。

北京社區志工崔鍵接引爸爸媽媽,也一起來參與這次臺灣精進課程,他說著標準的北京腔:「今天第一站來到清水,上人的故鄉就感覺到那種家鄉的溫暖。看見師姑師伯很用心,準備 了很好的茶水和點心,還有結緣品,覺得每一步每一步都是滿滿的愛,真的很感恩。」未來,他也會帶著這樣的精神傳到北京、傳到大陸各地。

從國內到海外,從臺灣到大陸,慈濟就是一個大家庭,志工彼此的信念相同,穿上慈濟制服,不管是藍天或灰天,走到那裡,心不再有距離,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慈濟 人。」

圖左 : 茶席情境布置分為春夏秋冬,清水區志工黃素珍〈中倒茶者〉在春天的空間布置中,為大陸志工補茶水。[攝影者: 白明德 ]
圖右 : 上海志工張可廣(第二排右二)認真的記錄志工李惠瑩(法號:靜淇)講述「一大事因緣」,體會證嚴上人的一念悲心,發願在華東地區也要接引更多菩薩。[攝影者: 白明德 ]

圖左 : 北京志工崔鍵(左一)帶著爸爸媽媽,一起來臺灣參加精進課程,來到上人的故鄉清水,讓他感覺濃濃的家鄉味。[攝影者: 童正雄 ]
圖右 : 清水區志工製作結緣品——福袋,裡面裝有湯匙、叉子,和車縫在花布包上的標示,巧思設計,看出志工們別具用心。[攝影者: 徐湘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