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醫療志工誠分享 見習菩薩深體悟

醫療志工誠分享 見習菩薩深體悟

E-mail 列印
2013年臺南區見習志工研習課已進入第三次的上課日。六月二十三日下午,臺南靜思堂B2大講堂裡,二百六十位來自東一、東二、大橋、永康、仁德、歸仁等六個和氣的社區志 工,和一百二十位各功能志工,一起聆聽講師們分享慈濟醫療志業脈動資訊。

眾人從上人開示的紀錄片中,閱覽了許多珍貴的歷史畫面,例如上山下海到偏遠鄉間義診,在交通不便地區,築起醫療志業源頭。

「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是上人的慈示:每個人都無法瞭解自己生命有多長,但可以開闢生命寬度,讓人生發揮生命的真價值。

◎人本醫療 身心康樂

醫療團隊,有志工作伴,一直是慈濟醫院的特色。為了讓見習志工們了解醫療志業理念和慈濟醫療人文,大愛臺「志為人醫守護愛」、「大愛醫生館」節目製作人施碧華,專程來臺南 分享慈濟良醫「守護健康 守護愛」。

「臺灣不缺乏醫院,上人為何要蓋醫院?」施碧華師姊表示:「企業追求利潤,慈濟醫院追求的是醫護、家屬、病人生命的改變。」「因病而貧」是上人在訪貧中體會必須從義診開始 施醫施藥,號召「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匯聚愛心力量,迄於 1986年8月,佛教慈濟醫院矗立於花蓮,開啟「守護生命守護愛」之慈濟醫療志業新里 程。

慈濟醫療普遍化,慈善與醫療結合,守護生命從醫院延伸到社區、家庭;人醫會義診,從城市到鄉村,鋪設愛的醫療網站。醫療志業即是為了搶救生命、守護健康,真正用耐心、愛心 來完成使命;這樣寶貴的一課,希望剛踏入慈濟家門的志工們,了解慈濟醫療創立的本意和意義。

碧華師姊又說:「以電視臺而言,我們的醫療節目『大愛醫生館』播出已13年,結合醫學時事,臨床案例及人文關懷的醫療節目,簡守信院長深入淺出幽默主持方式獲得觀眾喜 愛。

這些年慈院積極倡導「預防醫學」「促進健康」,「預防勝於醫療」的觀念,應該要落實;2012年大林慈濟醫院受全球國際組織肯定,獲得「世界健康典範獎」殊榮。醫術高明的 人醫,除具備專業素養,對症下藥醫治病情外,還須觀照到疾病背後形成原因,以充分的愛,視病如親的態度,讓病患身心皆安,充滿愛與感恩的醫病情。

◎志工精神 體悟更深

志工杜秋霞更以早期醫療志工服務的點滴,以及慈善訪視中發生的個案和大家分享:「我們用溫暖雙手陪伴病患,自己能轉念而心懷感恩。」司儀黃春綢師姊向大家說著:「有苦的人 走不出來,須要有福的人走過去陪伴,所以有福是什麼?就是『見苦知福,付出無所求』。」

醫療志工蔡玉鳳師姊,分享「快樂志工行」。當志工有六寶,她說:「面要笑、嘴要甜、腰要軟、手腳要快、眼要尖、耳要利(臺語)。」這些都是關懷陪伴和服務的技巧,還可以團 康帶動,將十八般的武藝拿出來,讓人感受到慈濟志工的軟實力也是心靈良方

◎器官捐贈 遺愛人間

講師分享醫院每天上演著生命的故事,影片中病患車禍腦死,家人當下選擇做器官捐贈,成就大愛,造福病患。見習楊慧閤師姊,看影片中器官捐贈感觸很深,體會自己如果處於當下 情況,一定無法做抉擇。器捐者的家人,真的很有勇氣,且有愛心,雖很不捨,卻能延續其他人的生命。

見習志工蔡育馨師姊說:「人生無常,看到今天器官捐贈影片,想到前些日子,鄰居有個孩子,長得很漂亮,發生車禍,父母讓孩子的器官遺愛人間,造福其他人。當時真的很佩服, 覺得很不捨。如果我是當事者,一定很難做決定。」

平常都跟媽媽到崇善環保站當志工的謝知潁,自從參加見習課程後,對法器很有興趣,媽媽問他看到往生者會不會害怕?他說:「沒有什麼好怕的,不會怕。」他了解生命不只侷限活 生生時,生命結束應該都是同等對待。

三月到大林醫院開刀的仁德志工林暖卿,看了志工們呈現的手語劇──生命之歌,她感觸地說:「醫護的關心照顧,志工的陪伴,讓我住院期間很寬心。發願身體健康後,要到大林醫 院當志工。」透過此次的分享,見習菩薩對醫療志業及醫療人文有了更多的認識,而願意參與醫療志工行列。

仁德李秀麗師姊歡喜的與大家愛語叮嚀。她談到:「到醫院當志工,讓我們見苦知福。愛的膚慰幫助他們走出病苦,和病人接觸會讓我們的心更柔軟。大家一起將慈濟「感恩、尊重、 愛」的人文帶到醫院,也要好好疼惜大醫王和白衣大士們。

圖左 : 大愛臺「志為人醫守護愛」、「大愛醫生館」節目製作人施碧華,專程來臺南與見習們分享慈濟良醫「守護健康 守護愛」。[攝影者:蘇文法]
圖右 : 平常跟媽媽做環保的謝知潁(右),參加見習課程後,對法器很有興趣,媽媽問:看到往生者會不會害怕,他說:「沒有什麼好怕的,不會怕。」[攝影者:蘇文法]

圖左 : 醫療志工蔡玉鳳師姊,分享當志工有六寶:「面要笑、嘴要甜、腰要軟、手腳要快、眼要尖、耳要利(臺語)」,這些都是關懷陪伴和服務的技巧。[攝影者:蘇文法]
圖右 : 李秀麗師姊愛語叮嚀:「到醫院當志工,讓我們見苦知福。愛的膚慰幫助他們走出病苦,和病人接觸會讓我們的心更柔軟。」[攝影者:蘇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