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苗栗 分享新書 環保人生命篇章

分享新書 環保人生命篇章

E-mail 列印
「從八十幾歲的老菩薩到二十歲的大學生,從曾經負債千萬的工廠老闆到曾經環遊世界的工程師……」6月22日上午九點三十分,苗栗園區靜思書軒舉辦心靈講座,介紹《經典》雜 誌所發表的新書《環保人回收物》,由撰文者陳世慧主講。這是一本知性與感性相結合,譜寫動人篇章生命故事的好書。

「有很多事一開始覺得很好,做了之後才發現有後遺症,所以我們希望能提供一些比較知識性的東西,除了『環保人』之外還有『回收物』,這兩個元素就是組成這本書的重要部 分。」陳世慧舉例說:「像塑膠袋,我們每天在用的東西,它是怎麼來的?它是怎麼發明的?誰發明的?什麼時候發明的?當初認為是很棒的發明,但後來發現它是人類最糟五十大發 明之一。」書中有詳細介紹來龍去脈,世慧希望大家從中閱讀,可以了解更多相關訊息資料。

陳世慧強調書本身是其次,重要的是這本書所要傳遞的意義,書裡面的內容都是環保志工的故事,除了訴諸情感能打動人的故事之外,也提供一些經過考證之後的數字和知識,讓大家 在感動之後要行動,讓行動不會有偏差。

「一九九○年證嚴上人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開始,環保之路已經走了二十三個年頭,從剛開始的篳路藍縷到現在成為國際環保典範,這中間其實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發生在 環保站。」陳世慧帶領大家回顧慈濟環保人走過的苦澀年代,及分享好幾則環保志工感人温馨的故事。

陳世慧提到《環保人回收物》書中,採訪了二十多位志工,探討他們投入的心路歷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向,其中有人因為婚姻失敗,在投入回收的行列,找到了生命的寄託;有大 老闆放下身段,響應愛地球,卻在做環保學會更縮小自己;有高齡長者,自從到環保站做志工,改變了與家人相處之道,讓家庭更幸福美滿。

因為工作的關係,寫《環保人回收物》這一本書,陳世慧很感恩《經典》雜誌總編輯王志宏,讓她在一年內走入那麼多環保人的生命中,去理解他們快樂的地方,痛苦的地方,受創的 地方,謝謝所有被她採訪的人。

陳世慧有感而發地說:「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感人故事,只是沒有被記錄下來而已!」

聽完講座後,想到這些環保志工的故事,羅桂花(慈帆)覺得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以前剛開始撿回收物時很怕被人看到,會不好意思,現在不會了,大家都很認同慈濟做資源回 收。

上人說過:「做環保不是為了錢,是要給後代子孫一個乾淨的地球」。有少部分靠資源回收生活的人,有時候,羅桂花也會把撿來的回收物送給他們,因為同樣都是在做拯救地球的工 作,與他們結緣也是一件好事。

「許多老人單獨在家沒人照顧,若能到環保站來做資源分類,不但能運動,還能接觸佛法,安住老人家的心,才不會胡思亂想。」邱德宗非常贊同陳世慧提到的,慈濟環保站也是社區 安全體系的概念。

邱德宗一次請兩本《環保人回收物》,一本放在家裡,一本放在苗栗環保站,期盼藉由書中環保志工的故事,激勵鼓舞大家,再接再勵守護地球的健康。

透過每一場的講座,提升心靈層次,一股清流匯聚,讓二十六位前來參加的會眾,自我檢視,影響他人,愛護大自然,讓山林河流生生不息。



圖左 : 陳世慧很感恩《經典》雜誌總編輯王志宏,讓她在一年內走入那麼多環保人的生命裡,去撰寫他們的故事。[攝影者:梁漢南]
圖右 : 「許多老人單獨在家沒人照顧,若能到環保站來做資源分類,不但能運動,還能接觸佛法,安住老人家的心。」邱德宗(右一)非常贊同陳世慧提到的,慈濟環保站也是社區安全體系的概念。 [攝影者:梁漢南]
圖 : 一場充滿知識與感動人心的心靈饗宴,讓前來參加的會眾,能夠力行做環保。[攝影者:梁漢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