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還好有我有你 不然就來不及

還好有我有你 不然就來不及

E-mail 列印
「我在二十幾年前,就已經參加捐髓活動了。今天上課知道年齡限制是十八歲到四十五歲,還好我有參加,否則現在就超齡了。」慈濟臺北分會裡,慈濟志工簡秀玲很感恩地說:「真 的是行善、行孝,不能等。當有『善念』時,就要付出行動。捐髓拯救生命,又不損己身,是多麼有意義啊!」

6月29日(六)早上,三個小時的慈善研習課程,有三百六十八位學員參加,主題是「慈善與醫療」,有志工蘇蕙鈺細說慈濟成立骨髓捐贈資料庫的「髓緣二十」,還有志工洪美惠 談「無語良師」的生命教育;重頭戲在馬麗香與李秀惠兩位護理師,開講慈濟人醫會之緣起,以及證嚴上人體會疾病是痛苦的根源、貧窮的由來,發現救濟工作只能治標,防貧、止病 才是義診的根本精神。

慈濟人醫會的成員包括:醫師、護理師、藥師、慈誠和委員志工團隊,以「醫病、醫人、醫心」為宗旨,足跡遍及海內外;今天的課程提醒研習的志工們,人醫會的團隊也可以前往個 案家中,做居家關懷膚慰以及自我照護的指導。志工馬麗香說:「在社區訪視遇到醫療問題,也可提報慈濟醫院。住院個案回家有醫療方面問題,需要志工和醫療結合一起去關懷。」

研習中,提問最多的是「無語良師」生命教育課程,中山區志工鄭秀絹(慮語)想知道「如何參加大體捐贈的感恩追思會」?萬華區志工柯秀枝(明璥)現場瞭解,癌症化療者也可以 捐大體,只是不能做模擬手術,但可做為大體解剖的對照組。

從講師與學員的互動中,可以看出學員們相當認同──人體捐贈提供病理解剖研究,可以發現一些尚未被探討出來的疾病原因,拯救更多的生命。

慈濟大學醫學院教授在解剖學開課之前,都利用暑假,讓學生懷著感恩的心,多次家訪大體老師的家屬,與成員情感融為一體,並開創一系列「感恩、尊重、愛」的人文儀式、追思 會。很多學員對於哪類大體不宜捐贈都很好奇,上課後才知道法定傳染病、未癒合的大傷口、溺斃、水腫、過份肥胖或消瘦,以及家屬異議和自殺身亡者,都不能做大體捐贈。

志工蘇蕙鈺講「髓緣二十」時說:「水無色無味,但萬物都缺少不了它;這種沒有分別的大愛就如清水一樣。慈濟人的愛不分國界、種族和宗教,一律平等付出,這就是娑婆世界不可 或缺的清水之愛。」

臺大醫院受贈者的感謝函也在課程上分享,大致內容是:「謝謝您!因為您,我還活著。呼吸,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如果沒有您和您家人的大愛;呼吸,是遙不可及的夢 想。」

因為「善」讓生命美麗,「愛」讓生命延續,「慈悲」讓生命寬闊,而「感恩」讓生命歡喜。背負著「慈善醫療」滿滿的收穫,還有想要傳遞「清水之愛」盈盈的期許,三百多位學員 魚貫步出臺北分會。。

圖左 : 臺北分會有三百六十八位學員參加慈善研習課程。[攝影者:林進安]
圖右 : 中山區志工鄭秀絹(慮語)想知道「如何參加大體捐贈的感恩追思會」?[攝影者:林進安]

圖左 : 李秀惠護理師在慈善研習開講慈濟人醫會緣起。[攝影者:林進安]
圖右 : 慈濟志工簡秀玲(中)說:「捐髓拯救生命又不損己身,是多麼有意義啊!」(右二)[攝影者:林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