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我很快樂 學習很多

我很快樂 學習很多

E-mail 列印
「先生病倒了,有如半個植物人,當時,需要一張電動床,但家裡連買菜錢都有問題,所幸,慈濟志工專程送來急難慰問金,讓我們度過難關。」學員韓蔡女士(秀鳳)道出自己過去 的心境,和與志工相處中的收穫,她說:「上了『人文課程』我很快樂,也學習很多。」

6月24日早上,南屯社區慈濟「人文課程」學員和資深慈濟志工六十位,於臺中靜思堂地下一樓中講堂,舉行第三期的圓緣成果饗宴。

原於南屯區河南路一處大樓活動中心為教室的慈濟「人文課程」,每星期一早上八點半至十一點半是上課時段,十二堂課為一期,今天(6/24)已經是第三期的圓緣。

每一期課程規劃多元,有導讀證嚴上人書籍《衲履足跡》、也有用一句靜思語講故事;還有手語、茶道、花道、素食烹煮調理、阿信袋的製作(女眾用隨身手提包包)、創意DIY手 工藝品的編織等等。

負責「人文課程」窗口白秀萍讚歎:學員人數從第一期二十六位,慢慢增加到第三期,平均有五十位一起共享「讀書和學習」的樂趣;而且婆婆媽媽們,剛開始都會互相聊起「孫子不 聽教啦、兒子忙於工作忽略了父母啦、媳婦不理會公婆」等等。經過閱讀上人《衲履足跡》和分享,又一次次與志工們相處以及DIY的各種學習,這些聲音無形中沒了,多了歡笑聲 和喜悅。

白秀萍再提及學員韓蔡女士,是慈濟長年的關懷戶。自從2008年3月志工走入她的家庭至今已經五年了。白秀萍說:「她非常的有心要回饋,先生送到養護中心,孫子也都上學 了,生活品質比以前好,但是,她的煩惱並沒有減輕。」

韓蔡女士五年前,先生因為生病而倒下,已經是半個植物人,當時,很需要一張電動床,但是,家庭經濟困頓,連買菜的錢都有問題。後來,孫子學校的老師知道了他們環境,對韓蔡 女士說:「慈濟可以幫您。」

「有一天,學生口中的廖媽媽(慈濟訪視志工黎湘羚,每天早上在該校為小朋友們講靜思語故事)接到提報訊息,即與其他志工專程拜訪韓蔡女士這一個家庭。訪談中,聊解個案情 況,隨即給予急難協助。訪視志工也將個案資料帶回與慈濟基金會社工商討和評估,因此成為慈濟每月關懷的感恩戶,至今還是志工每月固定要拜訪的居家關懷戶。

韓蔡女士回想當年:「所幸志工送來急難金,才得以度過困境。」有了慈濟人的關懷和陪伴,韓蔡女士開始利用每星期六早上,帶著還是國小的四個孫子,走入社區參與環保分類,進 而見習社區志工培訓課程,現在每星期一次到人文教室,學習更多元的慈濟人文和精神。

「在人文教室很有趣、我很快樂,我學習很多,越上越歡喜;學會編織、製作阿信袋、認識茶道、花道等,我收穫很多很滿足,以後還要繼續上下去。」韓蔡女士欣慰地說:「期望大 家有志一同邀約更多親朋好友來上人文課程,人文教室可以帶給人很多的快樂和學習。」

白秀萍預告,第四期正式要回歸歷經五年建築完成的慈濟臺中靜思堂,她說:「靜思堂那麼大,環境又好,人數一定要繼續邀約,絕對不能小裡小氣。」

慈濟開了許多方便法門,社區人文教室課程是其一。廣邀大眾凝聚成一股善力為人群付出,賺得的就是「好人緣」。學員甘幸玄是因為志工愛灑社區而與慈濟人相識,進而參與人文課 程。甘幸玄說:「原以為慈濟人只是有時間做做志工而已,沒想到手語比得那麼的美、有看過慈青孩子那麼的乖,我好喜歡這團體。」

已經參加兩期課程的甘幸玄,喜歡閱讀上人的《衲履足跡》,而且靜思語中小故事大道理讓她轉心念,甘幸玄還說:「以前常常抱怨先生錢賺得不夠多,孩子不能體諒父母的心還學會 頂嘴。自從參與人文教室的讀書會被靜思語『用愛化礙,心中有愛,就沒有障礙』啟發了。從此更能體諒先生的辛苦和孩子正在成長階段的無心,也學會用「愛」替代管教、用愛體貼 先生的辛勞,抱怨也慢慢減少了。」

古箏音樂從<女兒情>持續飄揚到最後第四首<牽手>,中講堂內有如音樂會般瀰漫四處,彈得一手好古箏的學員林羿庭中斷了第三期,聽到志工預告「第四期教室將移駕臺中靜思 堂」,她高興地說:「我要繼續參加。」每一期圓緣成果展,志工總會記得邀約林羿庭帶來好聽的古箏樂音讓大家共享。

多元化的人文饗宴,最後要讓大家品嘗夏季的飲食餐點和冰品蔬果。涼麵、涼圓、蔬果捲、還有挫冰機一字排開。歡樂氛圍總是在大家一起共享中,特別暑夏的這時候挫冰還是多人的 最愛。

家裡經營冰品飲料生意的學員林沛寓負責挫冰,林沛寓從第一期就帶著孫女曾婕語一起來上課。才三歲的曾婕語,與阿嬤上了三期課程,小小心靈有樣學樣,跟著阿嬤上臺比手語,一 點都不輸給大人喔。林沛寓說:「我們嬤孫兩人一起成長。」開始在募款的林沛寓發願要成為上人的「第一代弟子。」

有來、有學、就有收穫;有聽、有讀、上人的法就入心。志工蔡錦珠讚歎很多學員因為上人文課程的因緣,在資深志工的陪伴下,已經投入臺中靜思堂晨間福田(清掃)志工;也有人 今年上社區見習培訓課,這就是人文課程繼續的目的,希望人文課程能接引更多社區會眾,培養更多人才做大南屯區的後盾。

圖左 : 才三歲的曾婕語,跟著阿嬤上臺比手語有樣學樣,一點都不輸給大人喔。[攝影者:林淑懷]
圖右 : 為人兒子,在親戚的邀請下,特別帶著年邁的媽媽來參與人文教育課程的圓緣饗宴,兒子牽著媽媽的手,多麼的溫馨啊![攝影者:林淑懷]

圖左 : 各色各樣的編織提袋和各大小不一的手提袋、阿信袋(隨身手提包包),讓人愛不釋手。[攝影者:林淑懷]
圖右 : 慈濟志工蔡錦珠鼓勵大家:「有來、有學、就有收穫;有聽、有讀、上人的法就入心。」[攝影者:林淑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