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教學種子播美善 舟車勞頓取經不苦

教學種子播美善 舟車勞頓取經不苦

E-mail 列印
「只有真正的把靜思語融會貫通,法入心,才能落實運用在教學上。」2013年3月17日,來自巴生、古晉、淡屬、麻坡、芙蓉、雪隆區約二百位學員,參與雪隆分會舉辦《靜思 語》教學種子研習,向三位來自臺灣教聯會的資深教育工作者「取經」。

為了要讓老師們認識慈濟志業的大愛精神,來自臺灣慈濟基金會年輕的曹芹甄講師以一個小時,深入淺出分享,慈濟四十七年來的緣起、歷史、精神理念與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帶領 學員深入「慈濟大藏經」。

◎人文教學 落實生活

臺灣教聯會老師楊雪琴,輕柔婉約,說起「慈濟人文總論」時,就像是一部活動的人文看板,她蘊於內,行於外的雅言愛語,勉勵老師們緊記自己教育下一代的使命,編寫教案時務必 要把「感恩、尊重、愛」融入生活中,落實人文美,厚實人文教學之底蘊。

聲音清亮、開朗的藍甫琦老師,一出場就把一雙巧手發揮得淋漓盡致。她引領大家哼著輕快的慈濟歌選,跟著節奏翻、拍、搓、揉手掌,不但促進了血液循環,也驅走了大家的睡意, 然後活潑地帶入「靜思語的時代意義與影響」的講座正題。

身為臺灣幼教老師的藍甫琦說,她是因為一張貼在幼兒園牆壁上的靜思好話,敲開了她的心門,而參與靜思語教學。一句靜思語:「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是她的心情寫 照,也是她最鍾愛的好話。她說:「現今社會流行一種通病——缺愛症,人人若先從自身做起,充足自己的愛心,然後把愛散播,社會就會祥和了。」

她分享,自從靜思語教學旋風式進入臺灣校園以來,普遍獲得教育界良好的迴響與評價,老師們更如獲至寶,猶如找到了打造「希望工程」的妙法,也在教學相長下,教聯會老師貫徹 了慈濟感恩、尊重、愛的精神理念,對人生充滿了歡喜,也因此把教育視為志業。

◎就地取材 因材施教

在地教聯會老師曾敬慈分享教學心得時,放映了班上學生上課的畫面,從分組、體驗、實踐教育來調教、發掘學生的優點,調伏他們的習氣;也為了加強靜思語的體驗,她安排三位學 生上臺自由發表言論,不理會別人的感受,但當中間的女生說個不停時,其他兩位則停止發言,不知所措,來引伸出「我們要有定力,才不會被外在的環境或人事影響」這句靜思語的 涵義。

她又以失去雙手的謝坤山為教學範例:「我認為無需花太多時間去做教具,隨時都可以就地取材來解說靜思語的意義。」曾敬慈說:「就好像我請男生把自己雙手縮進衣袖裡,女生就 將雙手縮進校裙裡,就可以讓他們體會到失去雙手的不便與苦惱和見苦知福。」

從一張張生動有趣的畫面和解說,反映了曾敬慈對學生的用心和愛心。她說:「只有真正的把靜思語融會貫通,法入心,才能落實運用在教學上。」

◎老師分享教學心得

自認做事認真、負責的學員莊似萍老師,經常會為自己不被讚賞而失落,直到成為慈濟教育志工,將靜思語內化於心後,不斷地省思,才體悟到「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算是好 人」、「發脾氣是短暫的發瘋」這兩句話的深意。

「靜思語教學,不應只針對學生,假如老師沒有修正自己的脾氣、內修外行,肯定感動不了學生。你們聽我講話的速度就可看出我的性格了,不過,現在比起以前降溫多了,不信,可 以問我的同事。」臺上的莊似萍,笑笑指臺下的一位學員說。

接受莊似萍邀約出席研習營的丘翠蓮老師,也認同她更為溫和、開心。並上臺肯定莊似萍因為接觸靜思語教學而轉變,從「愛之深,責之切」到「愛之深,教之切」,事事以關愛學生 為出發點,給予孩子更多發揮的空間,找回教學的樂趣。

丘翠蓮說:「我每天面對學生、重複的教學作業,處理學生操行問題,好像失去對教書的熱忱,心有點變得僵化了。」擁有十一年教學經驗的她,在靜思語研習後,感覺有一股清流貫 穿全身,彷彿注入了新的能量,僵化的心開始跳動,她說,「加入教聯會是我的新目標。」

◎老師分享教學心得

在補習教育中心執教四年的溫運通,在同樣身為慈濟志工的院長帶動下,接觸慈濟教育活動。多年來,好學不倦,獲益良多。除活躍地參與慈濟活動如親子班、慈少班、環保、家訪等 活動,並帶動媽媽和妹妹成為志工。

體會靜思語能淨化人心,他在每天短短一兩個小時的任教時間裡,融入靜思語教學,關注學童學業,同時不忘品格教育,培養孩子清淨心。

「有許多孩子上補習中心只為了應酬父母,一點也不認真,浪費時間也浪費父母的金錢。」他說:「要改變孩子的學習態度,唯有改變孩子的想法。補習中心裡,品格修養第一,學業 第二;有了好的品格,孩子們就懂得體會父母的苦心,自然會用心上課。」雖然有些課程已聽過,溫運通期望通過今日的靜思語教學,溫故知新、找到新的方法,引導學生向善。

◎舟車勞頓一點不苦

「簡單的一個擡擡頭,拍拍手動作,就能讓整個氣氛熱起來,這是我一直很想學習的方法。」尊孔獨中的陳心怡老師,驚見團康活動的魅力,希望可從中學習運用,帶動班級同學上課 的熱情。

參與慈濟教聯會活動的她,接觸思語教學後,挖到許多「法寶」,懂得尋找孩子的亮點,學會以不同方式看待每一位孩子。陳心怡說:「感恩孩子成就我,因為他們讓我學習更 多。」學習感恩、尊重、愛,讓陳心怡學習自我放下,以同理心面對學生,也讓教學道路更開闊。

承擔慈濟教聯會古晉教育組的羅秀芳和潘美琳老師,肩負推動當地教育志業的重任,所以,當接到雪隆分會傳來的訊息後,兩人二話不說就飛來吉隆坡,沒有考慮就報名了!

「參與每一次的教學研習,給我不同的體悟及感觸。而每一次的『充電』,溫故知新,都能喚起當初從事教職的初發心與熱忱。」笑容可掬的羅秀芳,希望快速把靜思語教學落實在古 晉校園裡,但又自責有點過於心急,擔心沒有調整好心態,會間接影響學子們的心情。聽了多位老師們的分享,讓她領悟到,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而且須把靜思語消化後內 化,才能把精粹融入教學裡。

「教育是一件快樂又有意義的事,每一次的學習,讓我找到走下去的動力與方向。」潘美琳認為,古晉離吉隆坡的距離很遠,但是為了要跟進最新的教學動態,定時前來雪隆分會取 經,提升自己的教學經驗,舟車勞頓的往返一點都不苦。

圖左 : 在補習教育中心執教四年的溫運通(右二)說:“孩子們能體會父母的苦心,自然會用心上課。”[攝影者:黃金銓]
圖右 : 楊雪琴勉勵老師們緊記自己教育下一代的使命,編寫教案時務必要把“感恩、尊重、愛融入生活中,落實人文美,厚實人文教學之底蘊。[攝影者:劉美賢]

圖左 : 曾敬慈與眾分享自己在校園的經營,只有老師本身真正把靜思語融會貫通,才能活學活用在教學上。[攝影者:劉美賢]
圖右 : 羅秀芳(左)和潘美琳(右)兩人從古晉越洋來取經學習,希望能將所學的經驗帶回古晉當地帶動教育志業。[攝影者:王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