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關懷收容少年 許瑞云講座分享

關懷收容少年 許瑞云講座分享

E-mail 列印
一樣的黑板課桌椅,一樣的投影螢幕與上課場景,不同的是,教室後面有間同寬的浴廁,以及兩邊的鐵窗、鐵門……

二十位慈濟志工於7月11日下午來到花蓮看守所,經過三道鐵門,走進收容少年的上課教室,與陪同的班級主管與輔導員,一起聆聽花蓮慈濟醫院許瑞云醫師所帶來的心靈講座。

◎心靈講座 正視情緒

在吳信彥所長致詞歡迎濟志工到訪後,許醫師首先提及人世間苦,與情緒脫離不了關係,生命的空缺,往往來自親子關係,她請收容少年體諒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不懂如何照顧孩 子,只有放下怨懟,才有能量愛自己。

許醫師接著邀請收容少年上台,體驗害怕的情緒,會使平伸的手臂無力支撐,一經碰觸就向下,但是改以一手摸前額,一手摸後腦,再想害怕的感受後,手臂隨即增強了支撐力量,顯 示害怕的感受程度已經降低。

而生氣的情緒往往來自期待落空,責怪或傷害別人,不能符合自己的期待,就如同把生命的主導權交給別人,讓自己成為情緒的魁儡,許醫師誠懇分享,希望收容少年能把主權拿回 來,走自己的人生路。

講完以深呼吸配合甩手來處理生氣的情緒後,此時,一位收容少年問起,如何面對父母過世的悲傷與內疚,許醫師教導大家靜下心來,觀想往生的親人,再用心感受,如同對方仍然在 世,再移轉心裡的愛,去關心別人的父母,不再做出讓父母傷心的事。

◎同理迷惘 伸手付出

慈濟志工潘惠珠聽得用心,不時掉淚,想起當年和父親賭氣,兩年不回家,等到父親身體不適、陷入昏迷,再前往探視時,父親卻已不復記憶……此時潘慧珠發現,再多的懊悔與對不 起,也喚不回往日父女深情,她驚覺自己身為民意代表、人民的表率,卻名實不符,從此退出問政二十年的政治舞台,她也憂鬱纏身,走不出困境。

幸好老同學溫春梅及時伸手,帶她出來做志工,也向許醫師求治,潘惠珠才了解過去當民意代表時,道聽塗說、誤解慈濟,原來蓋有錢、亂醫病等謠傳,都是因為不了解慈濟自有規 範,自此,潘惠珠努力改變自身習氣,不厭其煩地向過去的同僚分享,穿旗袍不用一百萬,讓地方人士作伙來認識慈濟。

因為懊悔自己跟爸爸賭氣,因為許醫師教她移轉自己的愛,不再做出讓父母傷心的事,潘惠珠一看完證嚴上人著作《孝的真諦》,馬上想到已關懷二十年的收容少年,趕緊追加訂購五 十本,請求吳所長接受致贈,讓收容少年同來了解孝道,懂得考慮父母的心情,不要像她一樣,沒能及時說愛,後悔莫及。

全程陪伴上課的輔導員李宗正,感恩慈濟人的關心有如及時雨,正是所方所需要的,而許醫師的身心靈治療專業,給予收容少年直接的幫助,也讓所方引頸企盼多時,承擔矯正工作五 年餘的李輔導員表示,儘管法官、觀護人都願意原諒孩子年少不懂事,重視教育,為收容少年安排整日課程,但對於離家在外的孩子,心裡還是很難過的。

結束心靈講座課程,走出三道鐵門之際,透過高牆上的重重鐵絲網,向上眺望夏日情空,依舊湛藍,然而,孩子們禁錮的心靈何時能解脫自在?重重的迷霧又何時能消散退去?潘惠珠 無語,依舊默默守住二十年來的初發心,繼續深入社會的暗角,救拔一個個收容少年。

圖左 : 花蓮看守所吳信彥所長致詞歡迎濟志工到訪。[攝影者:羅明道]
圖右 : 懊悔自己跟爸爸賭氣、沒能及時說愛的慈濟志工潘惠珠,蹲下身來,關懷前來聽課的收容少女。[攝影者:羅明道]

圖左 : 江永發師兄代表致贈《孝的真諦》,由輔導員李宗正代表接受,他感恩慈濟人的關心有如及時雨,而許瑞云醫師給予收容少年直接的幫助,也讓所方引頸企盼多時。[攝影者:羅明道]
圖右 : 收容少年認真觀看靜思語「能指引正路是良師,能同行正道是益友」。[攝影者:羅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