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樂觀正向面對疾病 創造愛的奇蹟

樂觀正向面對疾病 創造愛的奇蹟

E-mail 列印
2005年5月9日清晨兩點二十六分,台北慈院迎接啟業第一位寶寶,這是李裕祥醫師行醫以來,接生第一萬四千四百七十七位寶寶。從青春到白髮,同修陳金枝師姊是李裕祥醫師的精神支柱,菩薩道上互相扶持,走過人生最低潮的抗癌艱辛歲月,持續守護病患的健康。

今年(2010年)是慈濟醫院台北分院五周年,舉辦佈展及相關活動,慈濟志工邀約社區會眾參訪五年醫療成果,見證溫馨醫病情。[攝影者:王明煌]
今年是慈濟醫院台北分院五周年,院方舉辦佈展及相關活動,展示五年來的醫療成果,見證院內溫馨醫病情。讓來醫院看診或參訪的會眾,更了解醫院五年來的發展與守護生命守護愛 的用心。

慈濟志工從社區邀約會眾到台北慈院參訪,了解醫院不只是醫院,它可以扮演守護神的角色,來到這裡就醫,就好像到了另一個家,可以自在地休息一下。參訪過程都有慈濟志工的解 說,並安排醫療個案的見證分享,親身經歷過病痛的人,或許可以提醒每個人面對疾病時,放心地將身體交給醫師,心裡保持正向的態度,將有助於疾病的治療。

◎重症來自小感冒

二○○九年七月,家住板橋的葉水盆,因為感冒看過很多小診所、大醫院的醫生,病症仍然沒有好轉。透過檢查,醫生說明這是細支氣管炎,葉水盆心中則是不解,既然是細支氣管 炎,為何咳嗽如此嚴重?感冒吃藥也好不了?

葉水盆幾度到醫院就醫,醫師仍然告知這是感冒。葉水盆一再講述身體的狀況之後,醫生建議做個徹底檢查;遂安排做了電腦斷層掃瞄,發現胸腔積水一千CC,她才理解走路容易 喘,咳嗽不停的原因。

為了進一步了解,醫師抽取胸腔積水進行化驗,檢查出腹腔長了腫瘤。這時葉水盆心裡納悶,肺部在喘,怎麼變成腹部長腫瘤?而且醫師判定已是癌症第四期。既是如此,葉水盆決定 要勇敢面對,並決定到台北慈院開刀;開刀的結果比預期還要樂觀,她認為這是因為愛創造了奇蹟。原以為生命已到盡頭,因此選擇回慈濟醫院,走完最後一刻,然後做大體捐贈,沒 想到竟能健健康康出院。

◎我想回家!

葉水盆是慈濟會員,十幾年來護持慈濟,並且全心投入板橋園區的親子成長班。不過,去年(2009年)開始覺得疲累,在住家附近就診,經診斷罹患卵巢癌第四期。葉水盆的年紀 才四十出頭,一個孩子念大學,一個就讀國中,正是人生需要打拼的階段,實在難以承受如此的打擊。

多年前,葉水盆因先生經商失敗,她為了抒解債務壓力,漸漸有了菸癮。幸有證嚴上人的法指引,還能好好照顧孩子的成長。當得知罹患卵巢癌第四期,葉水盆不曾掉淚,心裡已有定 數,當下決定「我想回家!」回到台北慈濟醫院的家,完成捐大體的心願。

回到慈院,師兄師姊們不斷鼓勵安慰葉水盆,她流淚了!看診期間,李裕祥主任和她相處如家人,並一起感念 上人的好,分享 上人的法,李主任甚至從皮夾裡拿出 上人的法相, 讓葉水盆流下淚來。

其實,葉水盆住院後肺部積水,呼吸困難,病況並不好。不過,在等待開刀的過程,她每天早上參加志工早會,聆聽證嚴上人開示,讓心平靜下來,不抗拒也不躲避。親朋好友曾擔心 她的情緒,葉水盆表示,踏進慈濟醫院,她真的回到家了,即使是星期假日,依然有慈濟人陪伴,這股安心的力量很大。

李裕祥主任與許文瓊醫師攜手合作,順利幫她摘除卵巢瘤,化驗腫瘤的結果是第一期,而且是不用接受化療,葉水盆說:「所有人見證了這個奇蹟!」辦出院手續時,在病房當面向李 裕祥主任和許文瓊醫師表達衷心感謝,也對著一旁年邁的母親說:「台北慈濟醫院還給您一個女兒。」

葉水盆認為人生中遇到任何事都是一項功課,就像要交成積單一樣,只要用心去做,成積就會及格;不用心的話,成績就會不及格。這也是葉水盆想要為家人做個典範,面對病況要選 擇正向面對,她表示,這份奇蹟是所有陪伴的志工、醫護人員和兩位大醫王共同創造的。而且在慈院住院非常安心,感受不到它是醫院,她說:「連發生地震也感覺不到,這是親身體 驗的。」

葉水盆和大家分享,面對疾病不要害怕,心裡慌亂會加重病情。她笑著說:「是愛的力量讓我這麼樂觀,因為我愛我的家人,愛我的朋友,愛身邊所有的人。」

◎一生無量萬千種子-婦產科李裕祥主任

從1977年5月開始,截至2010年3月底,婦產科李裕祥主任接生的小菩薩,已經累積超過一萬六千多位。在台北慈院啟業五年,約有九千六百八十七位小菩薩在此誕生,其中 兩千兩百六十二位由李裕祥醫師接生,這樣一個數字,可以說是用歲月與生命,換來的成績。李裕祥醫師雖於1990年8月罹患鼻咽癌並接受治療,但從醫的腳步卻不曾停歇。

1998年加入慈濟人醫會,參與各項義診活動,2002年參與委員培訓後受證。某次在精舍向 上人發願追隨腳步,之後台北慈院開始籌建階段。2004年12月21日的下 午,林碧玉副總來電邀請「回家囉!」李裕祥醫師不假思索的答應,加入了台北慈院這個大家庭中。2005年5月9日清晨兩點二十六分,台北慈院迎接啟業後的第一位寶寶,也是 行醫以來,接生的第一萬四千四百七十七位寶寶。

回首啟業迄今,科內五位主治醫師,產科由李裕祥與楊濬光醫師為主,全力衝刺。楊醫師雖年紀尚輕但卻不怕吃苦,衝勁十足,是位不可多得的好醫師。在現生產率不高的年代, 2005年12月慈院生產人次,突破當月生產一百二十人次的大關,2007年6月12日更創下當日十七位寶寶,同時誕生之紀錄,這表示當天所有產台二十四小時不停歇,且隨 時都有醫師在接生。更於2007年10月當月創下生產兩百三十九人次,這總總的一切,都有著醫護團隊共同努力的足跡。

門診時,常有母親帶著女兒前來本院產檢,這些孕婦都是當年親手接生的小菩薩,如今都已亭亭玉立,將為人母,溫馨醫病兩代情,屢屢上演。李裕祥醫師的小兒仍在慈濟大學醫學系 就讀五年級,即將展開實習醫師的從醫生涯,期待未來能將行醫經驗傳承給孩子。從青春到白髮,同修陳金枝師姊是李裕祥醫師,最大的支柱,在菩薩道上互相扶持,走過人生最低潮 的抗癌艱辛歲月,無後顧之憂全心、全力照護病患。

未來仍將在無數個日起日落,與等待黎明中,李裕祥醫師用感恩的心,持續為守護病患的健康,犧牲奉獻。

◎見海報 回憶當年

台北慈院剛啟業的時候,曾經安排慈濟大愛媽媽到小兒科病房,為病童講述靜思語故事;因此,慈濟志工陳廉忻有機會到慈院與病童互動,讓他們在生病過程中,暫時減輕痛苦。在慈 院五樓展示的眾多海報中,有一張標題為「人文饗宴解煩憂」的海報,照片所示就是當年陳廉忻和小病童互動時留下來的身影。

這次擔任導覽解說的陳廉忻,看到這張海報時表示,當時在進行活動時,沒有想到大愛媽媽在這個時候是這麼重要;可能只是一個團康的帶動,一個靜思語的故事,就讓孩子這麼融 入;看到孩子插著點滴的針頭,仍能展開笑容,覺得一切都值得!

因為孩子身體病痛,陪伴他們的父母會心痛;大愛媽媽希望能讓父母們稍稍安心一些。當時,陳廉忻只有一個簡單的心念,把握機會和小朋友結好緣;沒想到若干年後的今天,還能透 過這張海報,讓更多人知道,台北慈院具有這樣的人文特色。陳廉忻笑著說:「幸好當時有來參與。」

對陳廉忻來說,今天隨隊導覽的的收穫不少,至少為了要來解說海報,要用心先做過功課。本來對醫院裡的動線並不清楚,這次因為擔任導覽的關係,對醫院環境更加熟悉,而且更深 入了解醫療人文。

穿梭的人群裡,無論是來求醫、探病或參訪的人,可以從台北慈院五周年的佈展中,見到醫護的容顏與志工的溫馨,他們步步踏實、聞聲救苦,為病患營造出另一個令人安心的家。

圖左 : 葉水盆(後站立者)得知罹癌後,選擇樂觀正向面對,也因為醫護同仁、志工和家人的愛創造了奇蹟。葉水盆為母親(前坐輪椅者)解說海報內容。[攝影者:徐志成]
圖右 : 慈濟志工陳廉忻(右一)承擔隨隊導覽解說,在慈院五樓展示題為「人文饗宴解煩憂」海報,照片所示就是當年陳廉忻和小病童互動時留下來的身影。[攝影者:徐志成]
圖 : 今年(2010年)是慈濟醫院台北分院五周年,舉辦佈展及相關活動,慈濟志工邀約社區會眾參訪五年醫療成果,見證溫馨醫病情。[攝影者:徐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