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愛的心靈傳播

E-mail 列印
孩子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是成長智慧的搖藍。慈濟人文教育完全化,從小學到大學,甚至到碩士,皆以「慈、悲、喜、捨」為校訓,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為宗旨,品質教育、生活教 育、全人教育為目標。完全的教育不只是書本的教導,還要親自體會,了解真義才是真智慧。2013年南投區社區志工培訓聚集了學員一百六十八人,6月23日在南投聯絡處進行 第三堂課「教育志業」,深入慈濟「多元化的人文教育」。

樹根要扎深,樹葉才會茂密,加入了人文精神來貫穿各階段教育,有生活禮儀、靜思茶道、花道、書道、靜思語教學,無不是除了傳授專業的教育外,還啟發人格的發展,達到感恩、 尊重、愛的美善。

◎言教不如身教

學習知識不是孩子專屬的,父母的言行舉止更是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影響孩子之深。在補教界多年的學員林桂枝有很深的感受。

「許多家長重視孩子的成績,最想聽到的是「您的孩子很棒」,是那方面的棒從來不問。物資的需求不要太充裕,不然會造成孩子認為是應該的。而父母親的觀念常會導致孩子在學習 上的態度,使得老師不知如何。」

親子成長班,要給予的不只是孩子單方面的人文,還要父母親一同參與,了解孩子學習到那些知識,一起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親與孩子是同步的學習,有共同的目標與理念,更能 促進親子之間關係,父母是孩子的模,以身作則,更勝言語。

◎心靈環保健康行

除了有形的教育,無形的心靈環保也是所需的。吃素是環保最直接的方式,在於一念心。

慈濟草屯志工林金國師兄未加入志工行列時,在一次的廣播電台中聽到:「人本來就是吃素,因為一、人的牙齒是平的,跟牛羊一樣是吃草的動物;二、人的腸子很長,肉吃下去,消 化很慢,容易長痘子,最後變成癌;三、人是慈悲的,吃肉過一天,吃素也是過一天,何況吃人一斤要還十斤以上。」聽到這段話,從當天的午餐開始,不吃肉。

在環保站隨時都可看到阿國師兄的身影,無時無刻都帶著燦爛的笑容,四周的人都可感受到那股猶如磁鐵的吸力。這是真心的,而且是由內心深處自然的展現出來,不只是做有形的環 保,無形環保也透過力行得到心靈平靜。

說得多不如動手做,能做是福。但同樣是「做」,心情卻是不同,一種「做」是為生活而忙,越做越無趣,火氣越大;另一種「做」是無所求付出而忙,越做越快樂,心胸越開擴,學 員吳清木就是如此。

在十多年前就加入環保志工的吳青平,平常在草屯聯絡處環保站拆塑膠、解銅線、做分類…等,因為塑膠製品及銅線分類較細微,材質有分軟、硬之不同,在分類的過程中讓自己有所 體悟。吳青平說:「不同材質的分類,就可讓回收製品發輝各自的功能,人和器具都一樣,人要能發揮功能,才是「人生」。

退休後的吳青平不但全心的投入環保志工的行列,也參加了社區志工研習的課程培訓,找到自己內心最真善的一面就是救眾生、救地球。期許自己也能發揮良能盡己之力。

一直在國外忙於事業的吳清木,直到健康出狀況,決定退休。後來致力於環保回收,深感受到生活簡單,與家人更親近,知足比以往得到更多財富,快樂是以往所沒有的。

去年脊椎手術,生活起居都需要家人的協助,當下感到尊嚴全沒,羞愧到無地自容,學員謝文櫻回想起去年手術那段時間,還有點不好意思。戴著束腰,忘卻疼痛,參與去年底歲末祝 福水懺演繹,之後社區共修及讀書會都可看到她的身影。

文櫻師姊說:「在進來慈濟之前,也常到各廟寺參加許多活動,但從沒像現在心是那麼的平靜、開闊與快樂。」

自認從小到婚後命運乖舛,無所謂真正幸福可言,現在只要來到慈濟內心就會充滿無限的歡喜,常覺得時間怎麼不夠用。現在從文櫻的臉上感受到,一顆健康快樂的心,對於未來是充 滿著希望。

◎愛的傳承

九二一地震後,慈濟認養五十二所希望工程,不只是硬體完整的設備,更主要的是給予「希望及愛」。「與其說它是工程,倒不如說是愛的傳承。每所希望工程學校都是以「人文」為 主,看到建築都以人字型為主,灰色的石子希望孩子沈穩、心安定之意;綠地讓大地能呼吸,雨水循環。

竹山國小梁明主任的傲慢因希望工程而改變,工程是那麼的辛苦,但為何慈濟志工會做得如此的快樂?開始踏上尋求答案之路。從小到大都有著卓越成就的梁明,靜思語怎可教導孩 子?帶著懷疑的態度,試著應用在教學上,怎知孩子竟反過來用靜思語提醒他,讓他無地自容。

原本自己豎立的高牆隨著工程的完工而倒下,原來最遠的距離是「心」。樂觀的人永遠有路可走,悲觀的人永遠無路可去;有善的美,化解了梁明傲慢的心;有愛的建構,拉近他與孩 子之間的距離。

無形的教育隨處不在,用心、專心、去除煩惱心, 縱使是一片落葉也是我們身心靈的老師,用智慧去處理每件事,用愛去感懷每個人,將真善美傳播到每個角落,讓每個角落充滿著 花香、人香、清心香。

圖左 : 花蓮慈濟小學校長蔣碧珠退休後, 回到南投社區繼續帶動人文教育以外 ,同時把慈濟的美善加入人文精神貫穿各階段教育,蔣碧珠說:「教育不只傳授專業教外外,還要啟發人格的發展,達到感恩、尊重、愛的美善。[攝影者:陳嘉玲]
圖右 : 社區志工謝文櫻(右圖一)師姊說:「在進來慈濟之前,也常到各廟寺參加許多活動,但從没像現在心是那麼的平靜、開濶與快樂。」[攝影者:陳嘉玲]

圖左 : 環保志工林金國與學員互動分享:不只是做有形的環保,無形環保也透過力行得到心靈平靜。[攝影者:陳嘉玲]
圖右 : 竹山國小梁明主任因九二一希望工程因緣接觸慈濟,也因希望工程改變自己的傲慢,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攝影者:陳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