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六十均齡 行願展現軟實力

六十均齡 行願展現軟實力

E-mail 列印
「剛開始大家的動作很像機器人,因為年長音感比較低,都是靠反覆不斷的練習,才能有今天這麼懾受人心的呈現。」專程從台北南下彰化指導楊忠銘師兄,看到大家的進步,欣喜的 表示。彰化員林四十五位參與演繹「行願」的師兄,平均年齡接近六十歲,在8月3日員林高中祈福會中,獲得台下如雷的掌聲。

◎風塵僕僕往返奔波 把握分秒不空過

「守之不動、億百千劫,守之不動、億百千劫,.......」慈誠師兄雙手合十,行進中高視闊步大聲的喊著。「師兄,腳抬高,腳步不要太快,一字一腳,心要靜,要淡 定,.......」8月3日早上,專程從台北南下彰化的慈濟志工楊忠銘(惟瀚),對於師兄在彩排「行願」中的缺失提出糾正。

為了讓8月3日晚上彰化員林高中祈福會,慈誠師兄首場的「行願」演繹能圓滿呈現,楊忠銘一早,風塵僕僕從台北搭高鐵來到祈福會現場,幫師兄們指導「行願」演繹;中午過後, 他還得搭高鐵趕回台北,與當區師兄進行彩排,楊忠銘把握分秒,把行程安排的緊湊,從北到彰往返奔波。

楊忠銘說:「師兄們都很發心,佈施這麼多時間來練習『行願』,想利用這次祈福會的機會去渡社區的菩薩,而且有些師兄還蠻年長的,在練習過程他們的酸痛指數一定比年輕人還 高,大家都願意來,也希望將上人的法傳遞出去,說實在我也沒想那麼多,只要時間上許可,我一定來。」

◎「行願」懾受心 廣邀社區慈誠上船

員林和氣隊長江登圳,在2012年彰化歲末祝福,看見台上慈誠的「行願」演繹,懾受內心,當時也讓很多師兄產生莫名的感動,回到社區後,他開始積極籌備,廣邀師兄加入行願 法船。今年3月22日,「員林行願法船」首次啟航。

自此,師兄們靠著紀錄彰化「行願」的影片,每星期五晚上聚集在員林聯絡處演繹練習,其餘的日子,則個自在家中看著影片來揣摩並熟記動作,眼見祈福會在即,大家的動作還參差 不齊,便邀約慈濟第一批「行願」種子老師楊忠銘前來指導。

楊忠銘形容,「自己就像他的法號『惟瀚』,一直都在法船上,在浩瀚的大海中行走。」他感恩的說著:「一個團隊都是大家彼此互相成就與陪伴中成長,如果『行願』演繹,能讓社 區更多人願意出來行菩薩道,也是一件很好的事。」

之後,從7月5日開始,每星期五楊忠銘一下班,就趕坐著高鐵直奔員林聯絡處,放下肩上的背包,就開始指導師兄們「行願」演繹;指導完後,又連袂坐夜車趕回臺北,從北到彰一 刻都不敢停歇,也沒見他說一聲累,還樂此不疲。

楊忠銘說:「覺得自己應該來,就來了,『對的事,做就對了!』不要錯過每一次能夠結好緣的機會。」

◎有形的強化法 頓點到位感動人心

看完師兄們的演繹後,楊忠銘清楚的跟大家分析動作,並提醒著到哪一個字哪一句手、腳要有頓點,「演繹是一種有形的動作,它能夠去『強化法』,感動他人,頓點到位,同時也代 表你的心到位,自然就有道氣,也比較能懾心,感動他人。」

眼見祈福會的日子一天天的逼近,師兄們把每週五的練習又增加了星期三,看到大家這麼用心,楊忠銘感動的說:「我們都不是演藝人員,對於音感、節拍、肢體動作很多人都是第一 次,而且有些人還很年長,看到師兄為了跟社區結緣付出這麼多,那對我來講,我就一個人而已,跟其他菩薩們(指演繹師兄)比起來,我真的只是份內的事而已,能來這裡跟大家結 這個好緣,覺得很法喜。」

在「行願」演繹中有很多跪、翻的動作,長期練習下來,很多師兄的膝蓋都瘀青紅腫,慈濟志工江登圳和李力虎,特別選購加強保護膝蓋的護膝來和大家們結緣。

除了對「行願」演繹的那份感動,江登圳也希望「透過行願,讓志工們學習鑑真和尚的那份精神毅力,在菩薩道上能持之以恆。」

◎適齡適位年長無礙 精神更勝肢體

雖然報名行願的四十五位師兄,年齡參差不一,以年長居多,平均年齡在五十五歲接近六十歲之間,江登圳認為「只要有心,年齡不是問題,更不會造成學習上的距離,種子老師會依 每個人的程度,在船中安排最適當的位置。」

看到大家都願意來共同成就,江登圳感動的說:「很多事不是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夠完成,是不是最完美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那個過程,年紀大的師兄那份用心,更能夠感動 大家。」

高齡八十的羅昌模師兄,在行願中擔任鑑真和尚的角色,頭頂本就光亮無比的他,也省了理去三千煩惱絲之舉,法師角色的扮演對他可說是相當的貼切,羅昌模說:「因為鑑真法師的 動作並不多,對我來說還能勝任,最重要的是在於他的精神,要學習他毅力、信心、勇氣比較困難。」

◎留一個空位 再忙也要乘上法船

「登圳師兄,要幫我留一個位置喔!再忙我也要參加!」彰化合心關懷張志吉師兄,除了負責彰化分會的工作,員林社區的活動也積極參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天天穿慈濟制服, 就算再忙,他也要乘上「行願」法船。

在法船中擔任船頭的張志吉道:「行願這艘法船是整體性,每一個人的動作都要一致,配合密切,才會有道氣。因為自己年紀也有了,骨頭比較硬,剛開始要翻轉的時候動作比較僵 硬,對我真的是一大考驗,但只要有心有願就有力,多練幾次,身體變得比較柔軟,也就能圓滿達成。」

從7月5日一直陪伴至今的楊忠銘,看到大家的進步,他欣喜的表示,「剛開始大家的的動作很像機器人,機器人下了指令還會動,我們這個比較沒有辦法,因為年長大家音感比較 低,都是靠反覆不斷的練習,才能有今天這麼整齊的呈現,看的出大家的用心。」

四十五位師兄的「行願」演繹,在8月3日晚上員林高中祈福會中,獲得台下會眾如雷的掌聲。從演繹行願中「知道」經、法,然後「做到」夸父的堅持與佛陀的捨得,「知道並且做 到」,才是「行願」的最大意義。

圖左 : 高齡八十的羅昌模師兄(右),在行願中擔任鑑真和尚的角色,認為法師的動作不多,自己還能勝任,最重要的是在於學習鑑真和尚毅力、信心、勇氣的精神。[攝影者:卜堉慈(慈堉)]
圖右 : 「守之不動,行…!億百千劫,進…!」演繹是一種有形的動作,它能夠強化法,頓點到位,也代表心到位,自然就有道氣,比較能懾心感動他人。[攝影者:賴進源(濟毓)]

圖左 : 「對的事,做就對了!」8月3日一早,楊忠銘風塵僕僕從台北來到彰化,幫師兄們指導「行願」演繹,他把握分秒行程安排緊湊,從北到彰往返奔波。[攝影者:賴進源(濟毓)]
圖右 :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天天穿慈濟制服的張志吉師兄(右四),就算再忙,他也要乘上「行願」法船。看見彰化慈誠「行願」演繹懾受內心的江登圳師兄(右三),回到社區積極籌備,廣邀師兄加入,3月22日「員林行願法船」首次啟航。[攝影者:賴進源(濟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