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紐約分會 響應清掃公園 喜見兩年前樹苗成長

響應清掃公園 喜見兩年前樹苗成長

E-mail 列印
5月15日,美國紐約慈濟志工二十五人,到凱辛納走廊公園(Kissena Corridor Park),參加當地舉辦的「我的公園日(My Park Day)」清掃活動,並引導前來公園休閒或路過的人,一起愛護環境。許多志工見到兩年前在此地參與「百萬種植樹」活動,當時栽種的樹木,如今長得更加茁壯,十分歡喜。

慈濟志工參與「我的公園日(My Park Day)」清掃活動,用心地彎腰撿拾垃圾。[攝影者:周秀琴]
「我記得你們,兩年前的時候你們在這邊幫忙種樹。」凱辛納走廊公園保育協會(Kissena Corridor Conservatory)主委Chuck Wade看到 志工時,馬上從那沾染泥污就特明顯的白鞋白褲,知道慈濟紐約分會的志工,又要來參與社區美化的活動。

時隔兩年,對於2008年慈濟參與的凱辛納走廊公園(Kissena Corridor Park)「百萬種植樹」活動,師兄師姊們同樣是想忘都忘不了。據涂齡芳師所述, 當時不僅要幫忙挖洞,還要手提搬運土壤埋在樹苗周圍;而裝滿肥土的桶子之沉甸,甚至要兩個師姊一起提才搬得了。今日再重返舊地參加「我的公園日(My Park Day)」清掃活動,師兄師姊在公園保育協會成員指引下,意外發現當年所種「慈濟樹」更為茁壯,心中感到無比欣慰。

此日的活動主題雖小,卻有著深厚意義存在。藉由撿拾垃圾、去欄杆鐵鏽和重新刷漆,公園局期盼能喚起人們對社區環境的重視。回顧凱辛納走廊公園在二十世紀初期,只是一大片焚 化物掩埋場,到1939年與1964年時,為了在此舉辦紐約萬國博覽會,政府才開始稍有整治。

然而,展覽會並未改變它的命運,到1965年後它又再次成為無人管理的荒地,一度更成為附近醫院停車場。此時社區居民意識到,這樣下去不僅是浪費公共空間,更容易形成治安 死角。於是社區保護協會向市政府溝通協調,終於在1967年起逐漸讓這幅長4.5英里的空地成為居民的美麗後花園。

曾經在皇后區植物園任職數十載,以及協助凱辛納走廊公園規劃用地的Wade先生表示:「乾淨的公園,意謂安全的社區;要清潔公園,必須從最外圍開始;當民眾看到一個更乾淨 的公園時,他們就會對這土地產生敬意。」尤其亞裔與西語裔移民迅速成長的法拉盛地區,公園便是教育這些新鄰居最重要的場所。

他強調,今天透過來自慈濟、東西雙文學校,和華策會招募來約八十位志工到此打掃清理,引導前來公園休閒或路過的人,更加愛護環境,了解到照顧公園是每一位居民的責任。

除了舉辦「我的公園日」活動,凱辛納走廊公園保育協會特別呼籲大家參與「沉思園(Meditation Park)」募款活動。話說協會預備新建一塊小花園,是為了公園旁 紐約皇后區醫院的病友與其家屬設計。Wade先生坦承,近來紐約市政府縮減各類公共服務,市立公園預算大受打擊,很多人都勸他不要再自找麻煩蓋花園。不過他多次和醫院癌症 病患聊天,發現此公園雖佔地遼闊,卻多為棒球與籃球等運動場,少有真正能讓病人成蔭賞花的空間,因而決心要承接「沉思園」募款策劃。

在Wade先生身上,看見的是他對社區居民最深切的關懷。在公園內,有打壘球的印度裔居民、帶著子女練習投籃的西語裔父親,而空地處還有韓國退休老人向市府申請栽種的花 圃。不過,他還不僅以容納各族裔居民為滿足,還希望公園能為病痛所苦的市民服務,期許病人在看到花草樹木綻放的生命時,體會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恰好英文 「meditation」有「靜思」的意涵,讓秉持相同理念的慈濟人深感認同。 .

圖左 : 凱辛納走廊公園保育協會主委Chuck Wade看到志工後說:「我記得你們,兩年前的時候你們在這邊幫忙種樹。」[攝影者:周秀琴]
圖右 : 前來公園休閒或路過的人看志工打掃清理,便會更加愛護環境,了解到照顧公園是每一位居民的責任。[攝影者:周秀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