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因上課而釋懷 投身志工啓慧命

因上課而釋懷 投身志工啓慧命

E-mail 列印
三重、蘆洲區今年度第三次社區志工研習課程,計有四百五十五人參加。陳月美師姊以「愛在社區」為主題,和大家分享多年來深耕社區的心得及介紹各功能團體,期許學員們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功能,進而投入貢獻良能。學員黃秀鳯,上了志工課後,不但期許自己要修改習氣,目前也投身環保志工。

黃秀鳳(右一)曾是家中非常霸氣的,上了志工課後,不但期許自己要修改習氣,目前也投身環保志工。[攝影者:洪慶章]
2010年5月23日,是三重、蘆洲區社區志工的研習課程,計有四百五十五人參加。蘆洲和氣幹事陳月美師姊以「愛在社區」為主題,和大家分享多年來深耕社區的心得及介紹各 功能團體,期許學員們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功能,進而投入貢獻良能。果然,今天也有許多學員發心要投入社區志工的行列。

今天(5/23),來自三重、蘆洲地區共四百五十五位學員,齊聚在三重志業園區的講經堂,展開一上午的社區志工課程。

◎志工社區化

「您是否記得小時候的黃昏,夕陽西下,倦鳥歸巢,兒童玩耍,大人談笑,人人有個溫暖的家,台灣是個美麗的寶島……」「愛在社區」單元,講師陳月美師姊分享早期的台灣是個充 滿人情味的社會,但隨著經濟的起飛,工商業競爭,人情卻日漸淡薄,親情也越來越疏離。1997年,上人推展「社區化」,重新將志工編整,慈濟委員、慈誠和社區志工三角鼎 立,只要社區有事,大家一起來參與;也期許社區能「復古」,恢復早期社會左右鄰居互相幫忙的光景,同時也能帶動鄉親加入志工。

◎參與機構關懷 找回失去的親情

早期在蘆洲地區,原本每個月只有一次的資源回收,為了帶動更多人投身環保,從2003年10月6日開始,設立週四夜間環保站,六年多下來,已在社區中拓展了四十五個定點、 五百多位志工。同時也結合當地社區活動(例:蘆洲觀音文化節),帶動遊客響應垃圾不落地,維持街道整潔。月美師姊先以「環保」的緣起,勾起資深志工的回憶。

針對社區的貧戶照顧、老人關懷,志工們也會定期訪視。蘆洲社區志工王毓澤,今天也上台分享他在年初去老人養護中心關懷時的心路歷程。他說:在陪伴老人家的過程中,忍不住淚 流滿面。因為一些誤會,他已經有三年的時間,和爸、媽完全斷了聯絡。看著院內生病的阿公、阿嬤,他擔心會不會有天,當他想跟父母親說話的時候,他們也聽不懂了。所以回家之 後,趕緊透過叔叔、姑姑聯繫爸爸、媽媽。現在,他已經和爸爸、媽媽見面了。因為參與志工,讓他的心門打開,也使得原本近乎破碎的親子關係,重新又回到往日的甜蜜。

志工社區化,三重、蘆洲區經過十多年的社區深耕,目前社區功能團體,除了環保、訪貧、機構關懷外,親子成長班、大愛媽媽、人文真善美、音控、香積、生活等不同功能組,月美 師姊也一一向學員們作簡介,讓學員能依照自己的專長及興趣去做選擇,期待在場的學員們都能踴躍報名,一同投入社區志工的行列,也讓我們的社區成為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參訪靜態展深入四大志業

因適逢慈濟四十四周年靜態展,今天的研習課程,也安排了早期慈善、社區慈善、醫療志業及教育四大展覽點,由資深的師姊為學員們作導覽,讓學員們了解,各個志業體多年來努力 的成果及現在積極推展的活動。

從早期慈善一直到現在的社區慈善,志工們的腳步從不停歇,除了到安養院關懷老人,面對不同情況的社區個案,也會給予幫助及陪伴,讓善的種子,萌芽茁壯在各個社區裡。

醫療志業除了救人救心,同時也不斷培育更好的醫療技術及完善的醫療資源。1993年,因為旅美留學生溫文玲的機緣,慈濟開始建立骨髓資料庫,目前已是全亞洲最大、品質最好 的資料庫,受到捐贈的地區也已遍佈二十七個國家。6月27日將在蘆洲靜思堂舉辦骨髓捐贈驗血活動,呼籲學員可以把握救人的機會,前往參與。

為了推動慈濟人文教育,蘆洲靜思堂將於9月成立社會教育推廣中心,7月1日開始集訓,期許未來能有更多教育志工投入。

◎因上課而釋懷 投身志工啓慧命

「透早六點,我從汐止坐306公車,然後阮女兒再去三重派出所站接我。」蕭吳錦慧阿嬤笑容滿面的說。已經高齡80歲的她,因為身體有病痛所以只能在家做環保回收的工作,不 過每當要上課時,阿嬤總是不辭辛苦的遠從汐止來參加。在一旁攙扶的女兒蕭琴鈴表示,這已經是她們參加社區志工課程的第三年了。琴鈴說,現在除了參加香積志工,未來更希望能 加入醫院志工的行列。

洗腎十三年,前年去花蓮慈院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的志工曾鳯昭(心昭),今天穿著護腰,在廚房內跟著香積志工忙碌著。儘管身體不能站太久、也不能太累,重獲新生的她,積極把 握每一次付出的機會,「感恩慈濟給我的生命再重生,所以我要趕快來回饋,回饋一切眾生。」

「為什麼慈濟都救外國人?」「為什麼慈濟一定要穿製服,難道沒有錢買製服的人就不能加入慈濟當志工嗎?」這兩個疑問一直在黃秀鳳腦海中盤旋,因此對慈濟的某些作為頗不以為 然。但是透過志工研習課程,聽師姊的導覽,她才知道,原來當台灣發生水災時,那麼多國外的救援團體來幫助我們,這是長期救援國際災難所得到的回饋,人類應該要互助;至於穿 制服是一個宗教團體的表現,一個人能約束自己的服裝,才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

今天她一邊上課一邊落淚,覺得自己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黃秀鳳哽咽的提到:「覺得自己心很窄,我以前比較強勢,事實上別人是對的,因為個性倔強,始終不認錯。」在修德國小 擔任課輔志工的她,是大家公認的愛心媽媽;也許是愛子心切,一回到家,就變成霸道不講理的媽媽,對先生也是得理不饒人。

看到慈濟師姊們柔和的態度和無所求的付出,她非常的感動,「這是我想要學習,也是我對自己的期許。」她如是分享。現在的她,已開始投身環保志工,為社區志工注入一股新的力 量。

圖左 : 今天〈5/23〉是今年第三次的社區志工研習,共有四百五十五位學員參加。[攝影者:洪慶章]
圖右 : 陳月美師姊以「愛在社區」為主題,和大家分享多年來當志工的心得,並介紹社區內各功能團體供大家選擇。[攝影者:洪慶章]

圖左 : 陳麗秀師姊說著許多有關社區慈善的故事,學員們都專注聆聽。[攝影者:洪慶章]
圖右 : 蕭吳錦慧阿嬤(左一),一大早六點就坐公車,從汐止來上課。女兒蕭琴鈴(前排左一)陪伴在旁。[攝影者:洪慶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