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美國慈青參訪 環保學問大

美國慈青參訪 環保學問大

E-mail 列印
來自美國各地區人文學校的慈少、慈青,在美國慈濟志工卓玉敏帶領下,於2013年8月6日參訪內湖環保教育站。這群年齡在十六至十九歲的青年學生共四十人,趁著暑期來臺灣 進行一個月的參訪。

參訪行程除了到花蓮慈濟小學及其他縣市慈濟小學進行英文教學外,並安排至各地參觀訪問,其中包括好幾處慈濟園區。 下午,一行人坐遊覽車抵達內湖聯絡處後,即由導覽志工郭碧霞帶領大家至「巧藝坊」,由志工吳月鶯向大家詳細的解說,如何由寶特瓶製作成毛毯並且用來賑災;而內湖區志工則是 負責製程的前端回收、挑選、去除瓶蓋及瓶環,以及後端裁剪、印製Logo、裝箱等工作,而這些工作都需要眾多志工的發心幫忙。

這些年輕學生們以前只經由電視報導看過相關新聞,因此都很好奇的拿著瓶裝的聚酯粒看,每個人摸著毛毯也都對毛毯品質嘖嘖稱奇。

導覽志工接著帶領大家到紙類區、塑膠袋區及踩腳踏車區體驗,經過詳細的解說後,學生們分成三隊,分別在紙類﹑塑膠袋及踩瓶子區實地習作。因為他們平時在美國時就有利用周末 在居住地幫忙做回收,因此做起來也都很用心,速度也很快。

在炎熱的午後,學生們認真的體驗騎發電車、踩寶特瓶、資源回收分類,接著到人文館,一面享用由志工提供的冰品及點心消暑,一面觀看有關環境保護以及慈濟從事環保的影片。

來自加州的慈青謝文瀚表示,今天來到內湖環保站學到很多,在美國慈青也有做環保分類,但是沒分得這麼仔細,只是把寶特瓶跟紙類分開而已。來到這邊就學到原來寶特瓶還有分 1號、2號、3號、4號等,每一種的寶特瓶分出來的材質跟做出來的線都不一樣。紙類也是,實作以後才發現紙類有分彩色的,還有一些有顏色的跟完全空白的,也有一些是有蠟的 紙。

謝文瀚發現其實環保並不是他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事實上還有許多不同的分類。在這裡同時也學到原來寶特瓶也可以用來做棉被或賑災用的毛毯。他說:「我們在美國常常看到,可是 我們完全不知道是從哪裡產生來的,今天剛好有機會來到內湖環保站,才發現原來那些毛毯、毛帽是從那些寶特瓶做成的。」

慈青林俞臻分享時直呼志工們好厲害:「師姑早上七點工作,到天暗的時候才會回家。我踩寶特瓶,踩不到二十分鐘,已經累死了,想想看他們(志工)在這裡做了七、八個小時,我 真的很佩服他們,很感恩他們。我們今天來這裡學習怎麼回收,怎麼保護地球,覺得很棒,很感恩師姑、師伯教我們。」

慈青、慈少們表示,平時利用周末有空時,在當地幫忙做資源回收工作,但在美國做資源回收跟在臺灣的回收差太多了,尤其今天看到那麼多老菩薩在做資源分類,十分敬佩,大家紛 紛表示,回去後會把今天的經驗再跟其他人分享,也希望以後能再來臺灣。

圖左 : 美國慈濟志工卓玉敏帶領美國各地區人文學校的慈少、慈青四十人參訪內湖環保教育站。[攝影者:張渭尚]
圖右 : 美國慈青慈少學生們認真的體驗踩寶特瓶。[攝影者:張渭尚]

圖左 : 慈青林俞臻分享時直呼志工們好厲害,每天做七、八個小時分類,很佩服志工們的精神。[攝影者:張渭尚]
圖右 : 內湖慈濟志工在人文館藉由互動中,讓美國慈青慈少們了解更多環保新知。[攝影者:張渭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