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海外環保幹事 實作學環保

海外環保幹事 實作學環保

E-mail 列印
2013年8月16日至8月19日由慈濟基金會舉辦首次「海外環保幹部研習會」,與會共有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薩爾瓦多、加拿大、菲律賓、日本、澳洲、柬埔寨、 越南、美國、紐西蘭等十三個國家,三百四十二位學員共同參與。首日於北區十五處環保站,共分為五大隊進行參訪行程。

◎海外燕歸來

「當我們拍手歡呼迎接你,歡迎你到慈濟來……」2013年8月15日慈濟三重志業園區歡迎歌聲不斷,中午時分,約一百五十位工作人員為首次「海外環保幹部研習會」進行報到 與集訓。下午各式箱型車、遊覽車陸續載著各國環保幹事到來。為明日(8/16)北區十五處環保教育站參訪準備。

為了環境教育推廣,宗教處同仁柳宗元表示,大自然的變遷使得環保意識更顯重要,環境教育在全球展開,慈濟的環保不再只是彎腰做環保,我們需要培育各據點幹部能進行環境教育 的推廣,進而挺身說環保,為環境教育扎根。

8月15日星月輝映中,三重園區川流不息的學員報到,讓工作人員忙碌不已。「涵鈞我們需要增加安單人員……」同仁耳機中留宿安單的需求傳來。為了能迅速有序的安排明早的參 訪動線規劃,原本預計回家休息的機動志工蔡逸裕決定留在園區,與學員共同作息,他忙碌的繼續推著行李,為海外家人安置休息場所。來自加拿大的張麗惠說:「臺灣家人的用心, 我們都感受到了。」

◎山中環保站 社區活動的中心

清晨的鳥鳴聲揭開研習會首日的序幕,三重園區內十部遊覽車,將學員分為五大隊,進行環保教育站的參訪,透過實地參訪學習環保站的經營、布置與志工招募的心得。

車輛緩緩駛出園區,鄰近的觀音山區有著如度假勝地的美景,蜿蜒的入口處,以回收瓶裝飾的慈濟標誌與熟悉的歌聲,讓參訪的學員們如回家般親切。

來自上海的王文宗表示:「我們過去所認識的環保站都是做分類,我沒想到有這麼多、這麼大的功能。」觀音山環保教育站為了歡迎海外家人的到來,除了安排環境的導覽,還有志工 們的分享,及以回收物再製的樂器演出等內容。

經營企業的王文宗表示,看到了志工們組織很多的活動,不管是老年人的活動、親子的活動還有包括樂器、才藝的活動都在這個環保站可以完成。真沒想到環保站就像一個綜合活動中 心,將社區的力量結合起來了。

與慈濟有二十多年淵源的王文宗,參加過早期的慈濟列車,也回台參加實業家生活營,過去都沒有很投入,他說:「這三、四年來一直感覺上人說『來不及!』我在思考,我要等退休 再做慈濟,好像也會來不及。」於是他在上海的公司裡也成立一個環保站,覺得應該要開始做了。

看著觀音山環保站的志工們,因應環境的關係,將回收物分置不同區域的搬運,利用有限空間布置出意境美妙的「想師園」,還有走道空間的海報布置,這些需要多少的心力與人力的 付出啊!

他想起上人一直提醒說要「勇猛精進」,王文宗不解「精進就好了,為什麼要勇猛?」這時他體悟到原來不勇猛的話會起退轉心,人的惰性就會取代了精進心,所以說一定要勇猛才會 精進。

為了能恆持精進,王文宗表示,這二年來不斷地在上海參加很多的活動,透過每一次的活動,洗滌自己的心靈。在這短短的參訪行程中,他找到環保站經營的願景。

他說:「除了把公司小型迷你的環保教育站,將它做更大功能的發揮之外,我們也希望在上海爭取一個大型的環保教育站,功能性比較齊全的,包括可以回收、培訓、教育等。現在已 經在做申請方案計畫,期待能夠因緣成熟把環保教育站能夠推動起來。過去只有在大樓做回收,還有很多經驗不足,今天很開心能看到這麼多的寶,真的太有意義了。」

◎慈濟人文情 法水資糧倍增

近午的朗陽照的人們快睜不開眼睛,車輛緩緩開入慈濟關渡園區,參訪學員一下車,看見綠意盎然的園區,走動時隨處可見巧心布置的籮筐擺設、環境教育的海報與回收物的布置相結 合、還有井羅有序的環保教育站,靜謐與優雅充滿濃濃的慈濟人文。學員們開心的拿出相機與手機拍下值得仿效的場景,學員們趁著用餐的空檔進行了心得分享與參訪。

「今年七月我們接待了八百多位的會眾,我深深覺得自己的『內功』不足,特別回來取經,期許自己能夠真的做到彎腰做環保,挺身說環保的人。」來自蘇州昆山的衛麗娟發願說出此 行的意義。

中國隨著經濟起飛,以勞動人口數和開放政策重新崛起於世界舞台,人文的素養比起工商業的起飛仍待考驗。衛麗娟表示2006年慈濟志工首先於工廠區的籃球場設立環保站,可是 沒有社區的奧援或當地政府的支持,環保志業在昆山一直很難推行,她說:「我們也曾推動到一個瓶頸,沒有資源也沒有人,我們想要走入社區,社區也進不去、學校也進不去,就停 頓在那邊。」這樣的窘境,直到去年回臺灣,上人說:「昆山就以環保為重點。」確定了志業發展的方向。

因緣不可思議,今年(2013)五月,蘇州當地的環保局也在推廣環境教育,正好慈濟志工推薦當地政府至昆山聯絡處環保教育站進行參訪,官員們讚歎慈濟志工的用心經營,於是 主動協助慈濟志工進行環境教育宣導,志工們於是進行各社區與各級學校機關的拜訪,主動推廣環境教育。

因此獲得當地政府的支持,2013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地環保局和教育局頒給昆山聯絡處環保教育站「環境教育基地」的牌匾,因此接受外部媒體的採訪及報導,確立了昆山 慈濟環保志業的推動。

隨之而來的參訪團體絡繹不絕,環保教育站急需導覽志工的加入。魏麗娟說:「環保教育基地不僅僅在宣導環保知識,最主要是把上人的法引進來,讓人們因為進來參訪環保教育基地 接受上人這疼惜地球的理念,真正是清淨在源頭。」

推動的挑戰正在開始。魏麗娟說:「在我們那邊環保是一種所謂『跳級』的政策,我們那地方剛從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丟垃圾這樣的情況下,要落實到資源分類,有著跳級的過程。」 看著關渡園區的人文景觀,魏麗娟也期許自己,要先充實自己的內涵,將上人所教示的精神內化成自己的,且用心學習資源分類的知識,才能將此行所學落實於社區。

◎都會環保站 推廣心素食儀

喧囂的士林鬧區,轉個大彎就進來的士林環保教育站,來自日本東京的王美玲來到都會區的環保教育站,像回到家的感覺。她說:「我們在東京回收都是政府做的,今年在日本分會因 為環保展的因緣,有一個素食協會,每一年辦一個素食展的活動,我就去要了一個攤位去推廣環保酵素,我們現在每二個月有一個環保家族的聚會,我就是推廣素食再講環保。」

為了推廣環境教育,來自全球的環保幹事出錢出力,回臺灣學習與分享,結束一整天的參訪,台北火車站大廳,一列列隊伍排出了即將返回花蓮精進的歸鄉心情,將實務與人文結合, 將環境教育的種子遍灑世界各地。

圖左 : 觀音山環保站志工以回收寶特瓶製作樂器,與海外環保志工分享,海外志工帶著相機與攝影機將臺灣的創意記錄下來。[攝影者:陳明清]
圖右 : 由上海回臺參訪環保站的志工王文宗表示:「我們過去所認識的環保站都是做分類,我沒想到有這麼多、這麼大的功能。」期許將回臺所學習的帶回上海開拓環保教育。[攝影者:陳明清]

圖左 : 來自十三國家的環保幹事出錢出力,回臺灣學習與分享,結束一整天的參訪,在臺北火車站大廳,一列列隊伍排出了即將返回花蓮精進的歸鄉心情。[攝影者:陳明清]
圖右 : 首次「海外環保幹部研習會」來自加拿大的張麗惠說:「臺灣家人的用心,我們都感受到了。」完成報到手續後,她將相關資料交給接待的同仁。[攝影者:陳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