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屏東 環保志工精舍尋根 修福修慧樂人生

環保志工精舍尋根 修福修慧樂人生

E-mail 列印
時序進入初秋,天氣漸涼、又值暑假期間,是旅遊的最佳季節。屏東環保志工一行四十四人,在慈濟志工謝美玉的策畫安排下,於2013年8月16日至17日兩天來趟花蓮心靈故 鄉尋根活動。一則更深一層認識了解慈濟,二則調劑身心-因為人須要工作,也須要藉著參訪來淨化心靈。

◎老少志工合心 做慈濟真有趣

八月十六日九點,在屏東車站搭乘自強號出發,四十四人分成分成四組,由慈濟志工林裕鉦、洪雪麗、黃曾保鳳、曾慧文擔任隊輔,照顧這一群老少環保志工。

做環保志工老少咸宜,此行最年長是謝林金枝,1926年出生,她雖已高齡八十七歲,據說每天一大早,摸黑出門沿路做環保回收,風雨無阻每天忙得笑咪咪,總令年輕志工佩服她 的精神。

還有三位八十歲﹝皆1933年出生﹞志工,資深委員劉陳翠英自1977年賽洛瑪颱風在圓通寺開始做慈濟,到現在已有三十六年時間,愈做身體愈好。戴著老花眼鏡的吳李秋月, 往昔經營雜貨批發店,五、六年前投入環保志工的行列,愈做愈歡喜也愈健康。第三位是江鍾梅英,雖然白髮蒼蒼卻笑容滿面,自從十多年前,從加工區退休之後便加入環保志工,十 年如一日,愈做愈開心,她們三位老當益壯,令人肅然起敬。

最小的環保志工是今年十二歲的張峻瑋,從小由祖母張徐玉枝照顧,阿嬤在家或到屏東分會環保站做環保總帶著他。張徐玉枝自從2002起在家做環保﹝每週環保車來載兩次﹞,昔 時峻偉才一歲,每日看著阿嬤在家整理回收物,日漸長大的峻偉耳濡目染成了阿嬤的好幫手,協助阿嬤做分類工作。

嬷孫倆感情深厚,倘若阿嬤載峻瑋外出,他瞧見路邊有人丟棄的瓶瓶罐罐,總叫阿嬤暫停機車,手腳俐落趨前撿拾回收物,屈指算來,峻瑋做環保也有十來年了。

◎親子同修 孝心與愛心滿懷感恩

遠從高雄陪伴母親邱張鳳嬌回花蓮的邱素美,母女倆人形影不離特別引人注目。邱張鳳嬌做環保有三年了,每天上午到屏東環保教育站做寶特瓶分類工作,今年老伴往生,在法親陪伴 做環保,而忘卻失去伴侶的悲痛。

一對母子檔環保志工,是趙淑蕙與蔡文育。才二十三歲已做了兩年環保志工的蔡文育,屏工畢業後在加油站服務,後來投入屏東分會成為全職的環保志工,非常精進不管跟著環保車回 收,或做其他分類回收,都全力以赴。四十八歲的趙淑蕙做了四年的環保志工,在玻璃分類區可看到她丟瓶子分類忙碌的身影,更令人敬佩的是七十七歲的老奶奶蔡許天纂也來做環保 從不停歇,一家三口做志工,愈做愈喜樂。

◎參訪博覽館 感恩黃金子師姊導覽

第一日下午參訪靜思堂的博覽館,導覽者是遠從阿根廷返國做慈濟的黃金子師姊,她博學多聞見多識廣,不管是放映大體老師影片、觀覽慈濟歷史圖片,她使用活潑生動的言詞介紹每 張慈濟的歷史圖片,令人宛如身歷其境永難忘懷。

環保志工聽到上人剛出家時,無米可炊,無菜可食,無衣可穿,鹿野的周女士看見上人衣衫單薄,縫製了一件藍色旗袍又購買毛毯擬贈送給上人,惜上人已離開鹿野。此件藍旗袍卻成 為慈濟制服的濫觴,旗袍與毛毯也成為慈濟珍貴的文物。看見﹝旗袍與毛毯﹞令人感動而鼻酸。

環保志工雖然都上了年紀,但是看到身體孱弱的上人早期刻苦自勵,後來領導慈濟人做了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是多麼的令人感動與驚奇!咱們環保志工除了 讚歎之外,雖然年老力衰,居然能被慈濟回收做環保,變成「老而有用」的人,不會成為家庭與社會的負擔。

◎修行小木屋 見證生活簡樸才有福

是日傍晚,於同心圓餐廳用過晚餐後,全體環保志工在大愛台前合影,然後徒步參訪上人從前修行的小木屋這間被附近警員瞧見半夜熠熠發光的小木屋。它僅僅三、四坪大的空間,上 人卻甘之如飴。上人在簡樸生活中體會出回歸自然的勤儉生活是最美好的人生,如今慈濟慈善已國際化,遍佈全球。做弟子的咱們必要學習過著簡樸的生活,越簡樸福氣越多。

◎晨起徒步往精舍 心靈洗滌參加早課

晨起徒步前往靜思精舍作早課。放眼四周除了燈光之外,四周闃黑無人靜悄悄的。精舍的值班師兄偕一隻搖搖尾巴可愛的小黑狗一道前來迎接我們,懷著雀躍的心情,十多分鐘後抵達 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趕上四點二十分的早課。

參加精舍早課時,頗多的環保志工並不熟悉佛教經王「楞嚴神咒」,但咱們何其有幸能與精舍常住師父齊誦「楞嚴神咒」,令人福慧增長。將屆九十高齡的謝林金枝志工,輸人不輸 陣,腰挺背直與年輕的志工平起平坐,年輕的志工亦自嘆弗如呢!

環保志工感恩德禪師父供應提神的咖啡,德如師父贈與精美絕倫的靜思語平安吊飾,令人愛不釋手。又見到德安師父的勤儉,令人憶起慈濟的竹筒歲月,慈濟的一分一毫得之不易,要 更加珍惜。

◎精舍巡禮 感謝師父導覽有趣

精舍庭園雅致,志工們感謝德念師父導覽巡禮,記得前庭的小裟彌佛像與兩隻小老鼠﹝代表晝與夜﹞,意喻晝夜輪流十二小時,自強不息,分秒要把握,時間不空過。

那棵挺立於庭園右側可當食物的辣木也頗引人注目,念師父談及海外國際賑災,慈濟馳援吃泥土餅的海地,教導當地人民種植辣木當作食物。

精舍後面慈濟歷史博物館展出上人早期自食其力的謀生的各種工具,上人堅持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不接受供養,所以必須自食其力,生活非常清苦。

正殿通風涼爽,宇高雄偉,除了參考日本廟宇的建築之外,更創新建造-屋頂設有天窗,白天室內光線明亮,靜謐安祥舒適。

記得念師父說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語:國際賑災中,香積飯是常住師父的產品,而毯子卻是環保志工的成果。因此環保志工不要妄自菲薄,在國際賑災中也扮演著頗為重要的角 色。

◎兩天尋根之旅 收穫滿行囊

一群人在管先生導覽參觀慈濟中小學,校園數百種花木扶疏,山形的小蓮花池別具創意,拱型長廊獨具歐洲風味,以詩歌布置的圓形校園走道,令人駐足欣賞而眼界大開。

學生在人文氣息濃厚的學府接受薰陶,成長之後當然具有與眾不同的視野與氣度。難怪參觀後最小的環保志工張峻瑋,明年即將國小畢業,跟阿嬤預先報告要讀慈濟中學國中部,有願 就有力,預祝他心想事成。

時光容易過,環保志工兩天花蓮尋根之旅,收穫滿行囊。八十高齡的吳李秋月說花蓮之旅,增加很多智慧,第一次在靜舍聆聽上人開示,獲益良多。

尋根三次、做環保十多年、八十高齡的江鍾梅英說,常住師父招待早點又供應點心,再贈靜思語吊飾,令人感動的說不出話來,回來以後要更努力。

更值得讚佩的是尋根之後,環保志工鄭錦嬋、吳嘉惠、鄭佳湄、李雅靜等四人參加屏東分會製作環保酵素的行列。

總之,花蓮尋根之旅,志工們除了感恩還是感恩,發願要更加努力做環保,共同為地球盡一分心力,使世界更美好。

圖左 : 博覽館的導覽者黃金子師姊訪問最年長的環保志-謝林金枝阿嬤。[攝影者:張玉梅]
圖右 : 最年幼目前就讀國小的環保志工張峻瑋﹝左1﹞,與阿嬤張徐玉枝﹝左2﹞一起在家裡做環保志工已有十年的歷史,他第一次來尋根,心中無比的興奮與期待。[攝影者:張玉梅]

圖左 : 屏東環保志工靜思精舍尋根合影留念。[攝影者:張玉梅]
圖右 : 清晨四時屏東環保志工懷著興奮的心情步行前往靜舍參加早課。[攝影者: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