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習茶如修行 傳法滌心靈

習茶如修行 傳法滌心靈

E-mail 列印
輕颱康芮帶來濃厚雲層籠罩全臺,因而造成各地連日的豪大雨,中南高區的助理教師及教育志工不為豪大雨所影響,共同成就2013年靜思茶道助理教師秋季研習課程。

◎啟發誠心信大法 為傳法髓共成就

「青山無爭」靜澄之音揚起,司儀蔡玲芬師姊請大家靜心,讓自心體會「靜寂清澄」的境界,每位學員莊嚴、沉靜,現場即被一片祥和寧靜氛圍瀰漫,與大雨打在建築物及地面上的吵 雜聲形成了對比,如同證嚴上人曾經對弟子的慈示,不管周遭環境多惡劣,都要保持一顆清淨的心,才不致受境界所染著。

上人在靜思妙蓮華晨語的開示提到,要以虔誠的心,建立相信佛德的信心,身體力行將法與行合為一體去實行;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菩薩都為一大事因緣,互輔助,度眾生、互成 就,我們也要啟發誠心立大願,才能體大覺者的大法。

◎樹立人品典範 茶道精神與內涵

第一堂課由法理組分享「樹立人品典範以續佛慧命-靜思茶道之精神與內涵」。靜思,對人生、對社會、對學佛、對平常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靜思茶道」的精神來自於《無量義 經》。靜思茶道是學佛之道,學清淨、除煩惱,做一位自利利人的菩薩;能夠樹立人品典範內修外行。

法理組楊美瑳師姊分享說:「每個人的心若清淨,世界就沒有紛爭。」又提到,2010年大年初二靜思茶道師姊向上人拜年,上人開示:「人人有力量,物物有用處,喝心茶、傳心 法,內傳外揚,教富濟貧」來祝福師姊們。

鄭靜代師姊是第五屆新認證的助理教師,首先分享茶道的緣起。

1989年,慈濟護專擁有全國唯一的茶、花道課程和教室。上人開示,不是只給學生專業學養,是要教導學生生活教養及品德修養。期許學習靜思茶道可以外行慈悲喜捨,接引人美 化心靈,充實家庭觀念,成就禮儀之邦的終極理想。

1994年慈濟大學將靜思茶道列為學生們的通識教育。到了2000年,慈濟小學、中學、高中又將茶道、花道、手語列為慈濟人文課程。培養學生從人文課程中學習服務他人的精 神。

2002年慈大社會推廣教育中心成立,彰化靜思堂是第一站,積極的推廣茶道、花道等人文課程。

2008年舉辦第一屆助理教師甄試,並於同年出版靜思茶道進階書。

善用靜思茶道的方便法門,以「茶器」如「法器」得以自度度人,借由茶道課程的修習,讓學習者認識慈濟、喜歡慈濟、肯定慈濟、接受慈濟、真心投入做慈濟,為人間菩薩作招生。

「煙蟲、酒蟲最怕靜思堂」(台語),靜代師姊突然來了一個幽默。有著許多習氣的人,只要進了慈濟靜思堂就會有改變,靜代師姊希望可以一人多菩薩,一生無量法無量。

◎點染山水雨初晴 茶染之創意與美感

國樂響起熟悉的〈遊子吟〉,美學組林佩蓉師姊請大家閉上眼睛聽,學員輕輕跟著哼唱「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樂曲停 了,有多位學員仍閉著眼睛回憶曲中的意境。

腦海中浮現早期農村生活,拿針捻線之針黹女紅。拿針線的女紅是婦女之德,勤儉持家的老媽媽,坐在屋簷下為全家人「補衫、改衫」一針一線,時而將針線在髮際間來回的划著,說 是「咖袂粗澀」,時而將食指於嘴裡沾點口水,再捏住線頭打個結……

林佩蓉師姊帶來一件手縫棉襖背心,感動的說明由來:「是一位八十歲老婆婆,在她四個月大時母親親手為她縫製的,由於對母愛的思念,托師姊交慈濟來延惜物命。」

徐美娥師姊叮嚀:「茶道美學想要帶給大家的是,勤儉持家是女德、是婦德、更是傳統美德,一針一線細細縫,就像一言一行也要很小心。」謹言慎行不傷到別人,又是另一種修為。

◎島有嘉木 芳韻逸品—臺茶之現況

茶學組許育銘師兄以幽默風趣的語調,講述在寶島所蘊含的豐富茶品與人文歷史,介紹至今仍在臺南府城,已有135~153年三大老茶行,老茶行賣的不僅是茶,也是在「博」人 情味,更傳承著在地的特色。

鄧淑月師姊則是分享「臺灣是個好所在,茶樹也會出花香」介紹臺灣具代表性的十品特色茶,碧羅春、港口茶、文山包種茶、高山茶、靜思烏龍茶、凍頂烏龍茶、鐵觀音、白毫烏龍 茶、紅玉、蜜香紅茶等。

劉秋子師姊深入解說每一種茶與土壤的關係,並準備八種不同的茶品,讓大家品鑑,品茶的人常說山頭香,代表茶區茶品香氣、滋味各異,猶如人因戒、定、慧修持不同,而呈現出之 個人氣質也會不同,而茶真味需親自體驗,如同行菩薩道,聽人說不如自己去實踐。

莊絲師姊分享人生若茶:在每個不同的人生境遇中,如何在修行菩薩道上轉換心境,接好變化球才是最重要。

在慈大社會教育推廣中心學藝古箏的伍慧娟師姊,有一個因緣在茶道課上演奏,發現茶道的美和內心寧靜的意境是她一直想要去接觸與學習的,慧娟師姊透露內心的感動:「原來茶道 課不是只有泡茶、喝茶,是要把靜思人文的法傳揚。」然而自己一定要法入心,法入行再傳法。

從事業務工作的許育銘師兄,有著急躁的個性和脾氣。精研茶學已有十五年,就是喜歡喝茶、泡茶,接觸靜思茶道後,發現靜思茶道有別於其他茶藝,不但要會泡茶、品茶,還要以茶 水汲取法水,會說法、傳法、要人間菩薩招生;至於說到改變,育銘師兄堅定的說:「個性較緩和,情緒上也更『定』,同事說什麼我都會說『好』。」

◎春風啜茗桐葉題詩--歷代之茶詩

自古以來,許多愛茶人士以詩寫下對茶的讚歎,記錄詩人和茶之間的心靈對話。這些詩句經歷幾千年的時空流轉,至今仍留傳不朽,深深撼動人心。

詩書組團隊把課程帶到最高意境,播放著盧仝的〈七碗茶歌〉,歌聲聽來溫順平和,副歌部分出現古箏的演奏,輪指撥弦卻有如萬馬奔騰的氣勢。

許淑卿師姊和賴育秀師姊分享:課程中除了古詩,更有指導師父徳凡師父所著新茶詩,貫穿古今,詩中有茶,茶中有詩。

謝雪霞師姊表示:「靜思茶道助理教師一年分四季研習,秋季研習第一次在臺南舉辦,恰遇如此大雨,感恩六十二位菩薩不畏風雨前來精進,是一種求法、傳法的渴望與使命;期望以 清淨本性及上人淨化人心的志願,將佛法與慈濟人文立願弘揚。」

圖左 : 「秋天是一首詩,秋天是一幅畫,秋天是一首歌,秋夜更可以編織一個美麗的夢。」2013年靜思茶道秋季研習場地佈置有秋之美。[攝影者:王立榮]
圖右 : 靜思茶道法理組楊美瑳師姊(站立者左一)與鄭靜代師姊(站立者右一)分享靜思茶道之精神與內涵。[攝影者:王立榮]

圖左 : 林佩蓉師姊帶來一件手縫棉襖背心,感動的說明由來:「是一位八十歲老婆婆,在她四個月大時母親親手為她縫製的,由於對母愛的思念,托師姊交慈濟來延惜物命。」[攝影者:王立榮]
圖右 : 詩書組分享的「春風啜茗桐葉題詩--歷代之茶詩」課程中,除了賞析古詩,更有指導師父徳凡師父所著新茶詩,貫穿古今,詩中有茶,茶中有詩。[攝影者:王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