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花蓮初旅 習得新人生觀

花蓮初旅 習得新人生觀

E-mail 列印
Dr.Paul Brigino是菲律賓St. Jude Hospital的院長,他從證嚴上人身教及慈濟學到三項人生觀;擁有成功的人生、無私奉獻的人生,以及有意義 的人生。

為怕誤解,Paul Brigino醫師進一步說明,成功人生的定義並非指世俗的名利,而是指完成人生應努力的使命。唯有自己擁有成功的人生,才能真正幫助他人。唯有從慈 濟學習付出,才能給予他人。

◎履行十五年前立願

Brigino醫師回憶,1998年他還在菲律賓公立醫院當見習醫生時,第一次看到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穿梭在醫院,這群人面帶笑容,親切地為病患整理儀容,逗他們開心,他 感到很好奇便去問護士長︰「他們是誰?」護士長告訴他︰「他們是慈濟志工,自願為醫院病患服務,而且他們所從事的公益服務並不僅於此……」

「這不就是我理想中的醫院經營方式嗎?」年輕的Brigino醫師自問。「我喜歡他們所做的事,我要認識他們,要成為他們的一員!」他心中立刻默默地許下這個願望。醫學院 畢業後,Brigino醫師到美國攻讀碩士學位,然後進入職場忙碌的生活。一轉眼過了十五年,這期間他並不曾再想到這件事。

2013年7月,Brigino 醫師在人醫會醫師的介紹下,參訪菲律賓慈濟分會。他非常感動,立即報名參加在義診;除了他自己,還帶了醫院的三位醫師參與。 Brigino醫師的座右銘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最後一天,盡力付出。因此,我參加慈濟的義診,這是我身為專業醫師回饋社會的方式。」

Brigino醫師,平日也到菲律賓各地健康照護中心進行指導,也鼓勵醫學院學生,為社區規劃健康照護計畫,實地了解各地區不同的需要。Brigino醫師表示,慈濟人不 僅濟助貧困民眾,更協助改變他們的命運。他堅定地說︰「慈濟人擁有如傳教士般的心,是我畢生追尋的,我要加入慈濟家庭,我不會後悔成為慈濟的一員!」Paul Brigino醫師講起話來溫文儒雅,清楚的思路與精準地表達想法的神情,令人印象深刻。

Brigion醫師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出席人醫會年會,也是第一次到台灣,我很開心我能來參加!回去菲律賓後,我要引介更多醫師來參與慈濟人醫會,大家一起用心來服務病 患!」他心裡很清楚,十五年前許下的願望,實現了!

◎願慈濟 更加茁壯

第一次參加人醫會年會的菲律賓籍Hilario Singian神父表示︰「慈濟推動無語良師的做法,也很令我佩服。」

神父會說一點中文,因為他曾在1998年來台在泰山住了五年,前兩年在輔大語言中心研修中文,後三年則從事傳教工作。2001年神父曾到花蓮參訪靜思精舍,也陸續觀看大愛 電視臺節目,對慈濟的成長與茁壯過程並不陌生。

他發現儘管慈濟有龐大的捐款,精舍師父們卻每天辛苦工作,過著自力更生、清苦簡樸的生活,所有的捐款都是用在幫助苦難人,讓他印象非常深刻。

「我不是慈濟會員,慈濟幫我很大的忙!」2011年透過菲律賓慈濟志工的協助,支援他改善馬尼拉貧困地區的醫療問題,與提供大米發放。他說︰「慈濟救災動作迅速,平時也幫 助貧困的人,而給受助者的都是最好的東西,和其他團體很不一樣。」

他也提到有很多慈濟志工是上層社會人士,過著優渥的生活;但他們為了幫助貧困的人,能放下自己的身段,賑災濟貧,甚至去清洗廁所。他讚歎:「這真的很不容易。」

未來,他祝福慈濟能夠更加茁壯,和其他宗教有更多的合作,一起解決貧困地區的問題,尤其是乾淨用水的問題。

◎ 充足電力 再出發

除了診所、醫院看診開刀,也在聖多湯瑪斯大學兼任教學的Dr. Bernardita Navarro,在滿檔行程中,有時也會疲累到想休息;但想到上人,又提起精進心, 為付出而忙碌。「看診、備教材、教學,每周五的義診,有時累得精疲力盡,想要多睡一點,只要想到上人,就趕快爬起來告訴自己不能懈怠!」

回想起2000年第一次參與佛教組織義診,彷彿是呼應從小渴望助人的命運。直到慈濟人來,不只是慷慨的施藥,更是花時間減輕苦難。隨著累積多次的活動接觸,漸漸感到彈性疲 乏,所有回應逐漸制式化,直到去年回花蓮充電,找回熱情動力。

2012年宣布的眼科義診中心計畫,原本以為昂貴的設備,龐大的經費要等三年以上,甚至到老才能完成;但是各方慈濟人努力勸募,不分宗教相挺,又有來自上人認可,短短六個 月募集完成,成立菲律賓眼科義診中心。讓她不但在去年充電後持續運轉,更保持電力充足至今。

生於天主教國度,Dr. Navarro當然閱讀聖經,也會接觸可蘭經來了解廣泛人生真義。但上人的書,教育大家要對被救的人說感恩,時時心懷感恩才是真理,是她體會的另 段真義。

曾有大愛臺訪問她:「為什麼願意沒有酬勞,持續十多年長時間付出?」有限的生命要拓展寬度,為了要傳承,是她為何要教書的原因。擁有看診及教書二分收入,已經足夠生活。她 說:「投入更多,付出更多,會讓自己更有感恩心。」

現在,她偶而會納悶,別人是否也會像她過去一樣沒電無力?她已學會不再口出抱怨,常常善解心懷感恩。未來,她希望義診中心不僅僅有眼科,還有更多部門,更多科系也進駐,造 福更多貧病。她感恩說:「我們都很幸運,有上人來引導我們。」

圖左 : Dr.Paul Brigino(左一)從證嚴上人身教及慈濟學到新的人生觀。[攝影者:葉素貞]
圖右 : 菲律賓籍Hilario Singian神父,感恩慈濟志工支援他,改善馬尼拉貧困地區的醫療問題,與大米發放。[攝影者:江昆璘]
圖 : Dr. Bernardita Navarro,在滿檔行程中,也會疲累到想休息;但想到上人,又提起精進心,為付出而忙碌。[攝影者:江昆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