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人生的大孝至善 使命勇於承擔

人生的大孝至善 使命勇於承擔

E-mail 列印
活潑、幽默、精彩!相信聽過洪素貞(靜原)老師講座的人都會這麽認為。因為一個代人採訪的因緣,一個對證嚴上人的承諾:「會常回來(精舍)。」、一句發願:「將來這個團體 有需要, 我一定會來幫忙。」洪素貞自二十八歲就追隨上人,加入慈濟付出至今。

為了指導慈濟新加坡分會的文史結集工作,洪素貞從臺臺灣遠道而來。新加坡分會把握因緣,邀請洪素管於8月4日的委員慈誠精進半日課程中,主講「法脈與宗門的承擔與使命」。

洪素貞首先向大家簡略彙報了文史結集的進度,說明這是傳承法脈、弘揚宗門的一大要務。

◎初遇上人 莫忘初衷

1989年臺灣解嚴後,任職《中國時報》記者的洪素貞被委派前往花蓮採訪上人,希望為當時人心浮動的社會尋求一帖定心丸。當時有關慈濟的資料很少,洪素貞採訪後率直地詢 問:「師父,您都讀什麽經?」

不料,上人的回答不是洪素貞熟悉的四書五經,而是聞所未聞的《法華經》。古語說:「經者藏也。」但上人的解說卻是:「經者道也,道者路也。」原來經典就是讓人可以實行的道 路。

洪素貞分享:「讀經,最重要是要讀它的精神,學習後用在生活上。慈濟人是『行經』,把佛法落實在生活中。」

慈濟人走進慈濟的因緣都不一樣,但是不要忘了當時的初衷。慈濟人跟隨的是上人,做的是慈濟事,人事再複雜,也不要因為別人的面容表情、聲色態度而起了退轉心。

◎承擔自己 承擔團體

人身難得,存活於天地之間,才能創造出美好的人文,即人與人之間的文化價值。洪素貞表示,人生其實是一個循環,從出生到結婚生子,每一個生命一旦落地,難免會碰上逆境,即 便富有的人也難保會一帆風順,所以要勇於承擔自己的困境與挫折,不要逃避問題,只有如此才能夠真正地走入人間。

「菩薩道從來存在人群中,所以要入群處眾。」洪素貞引用上人的教導與大家分享,在人群中,面對著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見,甚至面對很多麻煩,而導致很多人往往不敢承擔,但是 如果勇於承擔自己,面對別人,學習在人和人之間用愛服務,長養慈悲喜捨,就會創造出人間的美好。

偉人並非只存在於過去。一位香港的大學校長拜訪上人時,對洪素貞說:「你們有一位像孔子般的老師,是三百年來第一人啊!」洪素貞鼓勵大家要好好珍惜,勇於承擔身為弟子的使 命。

天地告急,四大不調,自然災害頻繁,地球溫度不斷上升。為天地而承擔,人人要從自我懺悔做起,再從團體推動齋戒大懺悔。最簡單的動作是茹素不殺生,再廣為勸素、推動素 食。

為團體承擔,就是照顧個人氣質。洪素貞說自己年輕時走路「外八」,但她受證委員後,為了穿起慈濟旗袍走路不失人文之美,她不斷地改正走路方式,更到醫院希望矯正「外八」。

因此,洪素貞延伸說明:「佛心慈悲,只說『是』——打開心門、心悅臣服;師志喜捨,只去『做』——放下身段、胼手胝足。」

◎行經之路 腳踏實地

慈濟活動多,學習也多,時間年年容易過。洪素貞分享了助念、浴佛的體驗時,打趣說:「辦活動是驚天動地,累得寂天寞地,做得歡天喜地,學得腳踏實地。」 慈濟教育志業體 《法譬如水》演繹,集合師生一起學習手語。洪素貞「記得經文就忘了手語,記得手語又忘了位置。」當眾被點名糾正,讓身為師長的她說:「這時才覺得眾生平等。」

在連連笑聲中,洪素貞詢問大家:「做得身心疲憊,為什麽上人輕輕呼喚,我們還是要追隨?」此心安處,便是吾鄉。正信很重要,要深入了解,人生盡頭的最終一念何去何從,都要 靠自己的。慈濟路,就是一條回家的路。

「立願發心,但願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一段「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的影片,讓臺下慈濟人難忍淚水。洪素貞說起兩年前第一次唱〈立願文〉的因緣後,又一一介紹影片中慈濟 人的身影。

上人面對弟子德恩師父、李爺爺(李宗吉)、志工張順得接續往生,從未因悲傷而停下腳步,依然堅定地帶領弟子們往前走。去年(2012年)上人不慎跌倒後擔心自己不能站起 來,因為他心心念念要出席歲末祝福,給弟子們發福慧紅包。

印順導師圓寂後被送往慈濟大學,上人幾番將導師的手放在身上,但導師的手依然垂下。上人頓時體悟,這是導師最後的說法:「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師志明了,導師的手終於不 再垂下了。

印順導師給上人的「為佛教,為眾生」,總攝了慈濟菩薩道的信念核心。洪素貞表示:「上人是佛法精神的傳承者,佛陀本懷的實踐者,慈濟宗門的開創者。」有學者提出上人創辦的 慈濟,在佛教界具有歷史性的高度。身為靜思弟子,只能用一分非常感恩的心來回饋和孝順,將傳承法脈、弘揚宗門的使命承擔起來。

◎護法傳法 回報師恩

2012年慈濟正式成立「靜思法脈暨慈濟宗門文史結集研修中心」,開始進行經、史、子、集的結集工作。四十多年來上人所開示的經藏,由洪素貞召集了一群人文真善美志工、教 聯會老師,搬出一箱箱影音帶,用電腦聽打成文。有些志工因為聽不懂閩南語,就把資深志工都請來充當翻譯。

日復一日,志工們從早忙到晚,終於整理出十四部上人前後講述二十五次經藏。從1969年打佛七,上人開始開示《法華經》至2009年開講《靜思妙蓮華•妙法蓮華經》,時間 橫跨四十年。洪素貞表示:「在這四十多年裏,事相應時空而轉變,但是理相是跨時空殊無二致,慈濟是一以貫之的菩薩道。」

有人對上人不在世之後的慈濟動向存疑,唯恐佛教精神將會沒落。然而,洪素貞堅定地說:「不會!」上人引領弟子「行經」,從善門入佛門,是截然不同的傳承佛法的方式。慈濟宗 門已立,在邁向五十周年之際,更著手結集經藏、史藏,把握法脈宗門的诠釋權、論述權,正誤辨偽,把人事理整理得清楚明白。「靜思二眾弟子此時此刻應盡自己的使命把它承擔起 來,為將來護法、傳法、說法。」

洪素貞一席話鏗鏘有力,讓大家內心啟發良多。志工胡秀桃因為父親剛往生,心情起伏不定,原本準備向組長告假三個月,但聽了洪素貞的分享和「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影片後,體 會到上人為眾生奔走的腳步從不停歇。她反省自己為了家事而在慈濟路上停停走走,忘了承擔的使命而感到慚愧,馬上打消了告假的念頭。

近來分會活動頻繁,志工黃煦權坦言有時做得身心疲累,想休息不想參與社區活動,有時心情不好而沒有回覆組長們的信息。黃煦權說:「今天聽了洪老師的分享,好像再度被提醒承 擔的使命。之前因爲累而少去訪視,現在覺得應該要多去訪視了。」

靜思弟子唱誦的〈立願文〉云:傳承法脈心相繫,弘揚宗門志不移,慈濟因緣會珍惜,靜思法髓無量義。洪素貞總結時說:「一人一菩薩連接起來,就能行願、圓夢。我們只有一個上 人,要好好用心追隨。我們只有一個人生,我們只有一個機會,這個當下你我在參與,那就要好好把它承擔起來。如此才是人生最終大孝至善的實踐。」

圖左 : 趁著指導新加坡慈濟史的因緣,洪素貞在委員慈誠精進半日中,主講「法脈與宗門的承擔與使命」課程。[攝影者:潘寶通]
圖右 : 洪素貞幽默及生動地分享自己與慈濟接下的因緣,也勉勵大家要勇於承擔使命,緊跟著上人的腳步,穩健踏實地走在慈濟菩薩道上。[攝影者:潘寶通]

圖左 : 聽過了洪素貞課程後,志工胡秀桃(左)感到慚愧,立刻打消因父親剛往生心情起伏不定,而準備告假的念頭。[攝影者:潘寶通]
圖右 : 因參加慈濟活動頻密而感到身心疲累的黃熙權,覺得洪素貞的一席話有讓他再度被提醒承擔的使命,並反思及檢討自己的心態。[攝影者:潘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