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酷少女 圓母遺願入慈濟門

酷少女 圓母遺願入慈濟門

E-mail 列印
因為母親的遺言,賴曉逸從抱著吉他的酷酷少女,蛻變成繼承母親遺志的慈濟志工。2007年發起「晨鐘起、薰法香」運動,鼓勵時下晚睡晚起的年輕人,每天清晨五時起床看靜思 語,進而帶動全球慈濟人響應。當時,她沒有想到這項活動,引起世界各地慈青社響應,後來連年長的慈濟人也跟著一起晨鐘起薰法香。

◎身體疲憊 心靈豐富

賴曉逸國小時,父親賴國斌受證成為慈誠委員,在父親殷殷期待下成長。大學為報答一分孝心,於是加入慈青社,開啟與慈濟的因緣。越投入益發覺做慈濟事很歡喜,因此畢業後便選 擇加入志業體服務。

從慈青到志業體服務,從志工轉換至職工角色,其過程很辛苦。不僅沒有週末假日休息時間,往往平日下班後,仍得與社區志工討論各項活動事宜,曉逸坦承工作初期壓力很大。只好 常常夜晚找朋友出遊舒解壓力,卻沒法解決她內心的矛盾與困惑。

然而是什麼力量讓年紀輕輕的她轉變,進而成為靜思精舍清修士。她回憶,有一天從外縣市出差回來,拖著疲累的身心,原本不想參加晚上與清修士的共修;只是沒想到共修後,身體 極度疲憊,心靈卻異常豐富與充實。她說:「那種感覺是她從未有過的經驗。」她發現跟一群有志一同的人,用意志力支撐充電,心得滿滿。隔天即拉著行李搬到精舍住,她笑笑地 說:「因為我知道自己是發心容易恆持難的人。」

住進精舍後,如何在緊湊精舍生活,仍能善用時間做志工事,她心中仍是滿腹疑惑,請教資深得到答案是:「很多事不過是價值觀不同而已,把時間不斷切割,轉變觀念即可辦到。」 有一天,她身體覺得累,想要稍事休息,便找人幫忙收碗盤工作,沒想到餐後,看到人數眾多參訪的大陸志工,又主動穿起圍裙。當下她體會到只要「甘願」就會歡喜。

她回想當年慈青時第一次回精舍,覺得精舍每件事都很好,唯一只有吃飯快,這件事讓她想不透,便在意見回饋時寫下此點。沒想到上人回饋寫道「曉逸,你知不知道精舍之所以有今 天,是精舍每一分子,一點一滴把自己的時間省下,投入到公眾的事上。」就這一句話深深感動她。

◎發起晨鐘起薰法香

提到隨師見聞,她提到參與慈濟援助貴州經驗,上人問志工是否知道慈濟協助貴州遷村的因緣? 有人說:「貴州窮困是幾千年的宿命。」上人卻認為歷史是人做出來,經過一群有心的人努力,加上空間、時間,累積出來,所以現在才能看到貴州的改變。

上人有句話讓她印象深刻:「如果我們真的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就會很珍惜自己的生命,用心修行不斷精進。」她認為自己很清楚因緣果報的道理,慢慢咀嚼後,才漸漸懂得修行與 精進的道理。在北區幹部研習課程中,她問大家是否有同樣經驗:「為何聽上人晨語時法喜充滿,一旦踏入辦公室,卻不禁煩躁起來?」

她舉例,要法入心,法就如打球,越打反彈越大。 上人曾經引此為例,提到只要在球下面鋪棉被就好,球就不會彈起來。「只要我們每次聞法時,均能深信,用著求法若渴的心,自 然能把法留住。」當法太容易得到時,似乎變得不珍惜,我們每天應很珍惜聞法的因緣。

2009年從東海大學餐旅管理研究所畢業,家住基隆的賴曉逸,父母親都是慈濟志工,但過去她關心的只有自己的生活。她笑說:「以前我參加吉他社,可以說是有點小叛逆的熱血 青年。」但高二那年,母親罹患卵巢癌第三期,從此改變曉逸對生命的觀點。曉逸說:「當我看到母親罹患重病,還能撐起瘦弱的身子去為需要的人服務,真的很心疼。」

不久,賴母過世,臨終前還不忘跟女兒說:「要多做好事。」為了想了解母親生前堅持的工作,大一起,賴曉逸加入東海大學慈青社投入志工服務,有時發起環保活動,有時探視育幼 院童、獨居老人,四川大地震時,她以慈青身分人文交流。

2007年,賴曉逸發起「晨鐘起、薰法香」運動,鼓勵晚睡晚起的大學生們,每天清晨五時起床看《靜思晨語》節目,並透過MSN討論心得;當時,她沒有想到這項活動,引起世 界各地慈青社響應,後來連年長的慈濟人也跟著一起清晨起薰法香。

圖左 : 賴曉逸與第三梯次幹部研習學員分享慈濟路。[攝影者:戴龍泉]
圖右 : 賴曉逸體會到,只要甘願做就會很歡喜。[攝影者:詹進德]
圖 : 賴曉逸(左一)大學時期,加入慈青社開啟與慈濟的因緣。[攝影者:賴曉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