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用愛化暴戾 慈少學孝親

用愛化暴戾 慈少學孝親

E-mail 列印
今天(10/13)是慈濟蘆洲五股區進階青少年成長班開營的日子,雖然各學校即將舉辦第一次的段考,卻難掩學員們對於善知識學習的熱忱。今天藉由講師徐強播放的影片,讓學 員了解慈濟慈善的緣起,更透過前往安養院關懷老人家的過程,學習行善的方法,讓學員親身體會及時行善、行孝的意義。

◎慈善的認識與参與

隨著司儀的介紹,大家在如儀的程序中,進入課程的主題「慈善」。講師徐強是慈青學長現亦服務於慈濟基金擔任社工,對於慈濟慈善的緣起,他透過一段段影片說明,黃黝的畫面, 清樸的街景與房舍,透露出歷史的軌跡;包裝整齊的福慧袋,志工們彎腰合十致贈發放物資的畫面,呈現著新貧的現代族群所面臨的經濟困境。

「林曾阿嬤沒有親人在身邊,還好當時有慈濟人的陪伴,可是照顧她之後,就剩下一點錢……」回想今天在課堂上,講師播放慈濟慈善的緣起,丁子翔聲音透著哽咽。

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社會族群的改變,帶來老年人照護斷層的問題。今天是農曆的九月九日,也是重陽節,進階慈少課程,除了慈濟人文的認識與瞭解,更需要親身的参與,於是 大家分為兩隊,進行新北市蘆洲區蓮心安養院與家妘安養中心的關懷活動,以歌曲、戲劇、團康活動帶給安養院的老人家們,歡樂與溫情。

出發前,活動組志工特別為學員們進行集訓。「大家看到安養院的阿公、阿嬤,要先跟他們問好,把他們當自己的家人一樣,為他們奉茶、幫他們按摩,他們都會很感動。」殷殷叮嚀 伴隨著前進的腳步,大家一同徒步,往社區的關懷地點前去。

「哈囉!哈囉!哈囉!……」經典老歌搭配志工們左右擺動的熱情演出,讓原本安靜的安養院,熱鬧起來。阿公、阿嬤們熱情的拍手歡迎大家。

◎溯源慈善足跡 深植善根種子

真正的参與關懷行動,才有真正的感動。「小時後是父母照顧我,現在父母老了,應該換我照顧他們。家人應該是彼此照顧,我不會把父母送進安養院,我會孝順父母,而且要及時行 孝。」子翔今天看到院生的阿公一直哭,雖然阿公告訴子翔是因為太開心,但是子翔心中充滿對阿公的不捨。心中頓然萌起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意念。

「我以前個性很壞,現在懂得三思而後行,我覺得我成長了。」以前的子翔個性非常暴躁,只要與同學意見不合,就會爭吵或是動手打架,甚至對老師出言不遜。自從加入慈濟青少年 成長班以後,子翔開始省思自己的行為,他覺得暴力的行為是幼稚,現在正努力學習以同理心與同儕互動。

丁子翔將帶來的愛心竹筒投入愛心甕中。叮叮噹噹的愛心聲響起,他說:「我和家人每天會把零錢投進竹筒裡,我希望可以幫助人。」

◎洗滌心性 心變柔軟

「我之前不敢幫安養院的阿公阿嬤們擦乳液,這次不但幫阿公擦乳液,也主動和阿公聊了很多。」不時推著眼鏡的楊甯凱,回憶起在慈少初階課程時,到安養院與院生靦腆的互動;現 在的甯凱臉上充滿自信,並且大方的分享。

「安養院的阿公今年八十九歲,因為家人太忙,只好先把他安置在安養院。」甯凱心想,如果自己在年老時,被小孩送往安養機構,心理一定會寂寞。甯凱不忍阿公的寂寞,心中許下 一個心願,「只要我一有空,一定要再到安養中心向阿公問候。」

「我家的爺爺奶奶講話有時會一直重複,以前我會覺得很煩,也會回嘴。現在我會覺得那是爺爺奶奶對我愛的一種表現,只是他們不善於表達。」甯凱自從加入慈少的課程後,會以善 解和包容的心,耐心的聽爺爺奶奶把話講完。

透過慈濟安排的課程讓甯凱的心不但變柔軟,同時也體到眾生皆有靈性。甯凱在十四歲開始接觸素食,當時只是因為媽媽茹素,自己也跟著一起吃,今年一月起他開始全程吃素。「素 食讓我精神變好,身體也變好了。」

◎阿嬤的祝福 阿公的回應

「阿嬤祝福我學業進步!」李芷亮在活動過程與院生的阿嬤互動親暱,芷亮以輕輕的力道幫阿嬤搥背、捏捏手腳,奉茶時更是小心翼翼的小口餵食阿嬤;聽到阿嬤為自己的祝福,芷亮 的眼瞼溢著淚水,心中充滿感動。

「雖然沒有血緣的羈絆,也要將阿嬤當作是自己的親人,不能有分別心。」芷亮謹記著在慈濟課堂學習到的一切,並落實在生活中。

「初階的課程,教導我們怎麼做;而進階的課程,教導我們實際的做了之後的體驗。」葉宣君在今天的課程感受到與初階課程最大的不同。

「剛開始阿公都不願意說話,但是當我按摩之後,我問阿公舒不舒服,阿公回答我很舒服。」一開始在安養院與院生互動時,讓宣君稍有措意;後來阿公有了回應,讓她的心都暖了起 來。

「沒有人可以服侍他們,他們都很孤單很寂寞,如果我們可以代替家人替陪伴他們,那是最好的。」這是宣君今天最大的收穫。

◎透過團康 學習成長

「好驚訝今天這麼多的孩子,願意犧牲假日來機構關懷老人。」護理師張菀晴看著一群穿著慈少制服的孩子們,對院生發自內心的關懷和呵護,心中不由的讚嘆。看著慈少們一會按摩 院生長者的肩膀,一會輕輕搓揉長者的雙手,絲毫不覺得彼此是生疏。

從長庚大學護理學系畢業的菀晴,曾經任職於醫美中心,但心中總是覺得缺少了一份使命感,直到今年爺爺奶奶相繼往生,讓她體會無常來時的無助,於是轉往安養機構任職。也許是 移情的投射作用,讓菀晴對院生的長者,總是多了一份不捨和包容。

「阿公阿嬤有時是會無聊,我總是想盡辦法讓他們開心。今天看到慈濟人帶動唱的活動,讓我學到了我要活潑、不尷尬,才能將開心與歡樂帶給阿公阿嬤。」看著年輕的慈少學員和志 工們利用時間回饋社會,菀晴更肯定慈濟著重於品格教育的影響。

「我願意犧牲時間來為人群付出!」雖然護理師的工作非常忙碌,假期與常人不太一樣,但菀晴為自己許下一個心願,只要時間不與工作牴觸,她願意加入慈濟志工行列,學習人與人 之間的互動。

教育是百年大計,慈濟人用品格教育帶動學員,為學員種下善的種子。而學員們藉由實作而有體悟,並落實在生活中。善的漣漪是進行式,持續並擴大影響周遭的人事物。

圖左 : 學員們在靜思堂門口整隊出發前往安養院。[攝影者:王有祿 ]
圖右 : 楊甯凱(左一)細心的幫阿公按摩。[攝影者:曾明星]
圖 : 護理師張菀晴(左一)感受到學員們的熱情,並在活動中有了學習的機會。[攝影者:王有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