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扛債走險路 讀靜思語除怨

扛債走險路 讀靜思語除怨

E-mail 列印
「黃絲帶」是近半個世紀前發生在美國的老故事。一名剛從監獄釋放出來的男子,坐著長途車回家,並與妻兒約定,若是願意原諒他、重新接納他,就在鎮口的老橡樹上繫上一根黃絲 帶,否則他將隨車而去,不再打擾他們。

男子一路忐忑難安,知道他的故事的乘客滿懷期待地為他臨窗張望。在全車人的歡呼聲中,男子張開緊閉的雙眸,看到了老橡樹上的幾百條黃絲帶,在風中飄揚著迎接他。

這個故事後來被譜寫成廣受歡迎的一首歌〈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e Oak Tree〉(老橡樹上的黃絲帶),隨著愉快歌聲傳 遍全球的是黃絲帶的隱喻:「歡迎獄友重獲自由。」

◎人浮於事 取巧不成反被捕

2012年12月22日,四十歲的林日傑終於從新加坡監獄被釋放出來,老父親和大哥親自來迎接他。林日傑聽聞大哥娶了嫂子,家中多了成員,心裏高興極了!

林日傑兩次入獄,都是犯下失信罪行。1998年,林家分期付款買下新房子,祖父與母親卻相繼罹患重病,失去工作的林日傑獨力扛起祖父的醫療費,漸漸花光了積蓄。他一邊氣大 哥不管事,一邊急著設法掙錢。

個性好強的林日傑,好景時花錢不知節制,這時更是寄望賭博發橫財,買馬票一期可以花掉幾千新幣,不料卻是越輸越多。走投無路時,具有合格會計師資格的他動了歪腦筋,利用銀 行程序的漏洞,大量申請信用卡來套現。第一次僥倖矇混過關,家人也不疑有他地接過林日傑的現款,讓他有些洋洋得意,第二、三次隨之而來……當時幾乎所有提供信用卡的銀行都 被他申請遍了!

就在二十四歲生日當天,還沒來得及回家吃母親準備的慶生麵線,林日傑就接到警方傳召。「原本以為還能拖上一陣,哪知到警局當場被收押,一去不回。」林日傑依然忘不了父母痛 哭流涕、悲慟無奈的神情。憂心的母親步上祖父後塵,在他判刑不久後病逝。無法親送母親最後一程,成了他畢生的遺憾。

五年判刑扣去假釋,「三年四個月的鐵窗生涯一眨眼就過了。」林日傑出獄一年多,工作始終無著落。眼見家裏開銷大,債臺高築,他又走回老路,還心懷僥倖地認為:「即使被捕, 最多判六、七年,扣除假釋也就三、四年吧!」

他做商品轉賣,對供應商開空頭支票,結果被警方當場逮捕。第二次等待他的判決卻是:十年刑期,無假釋。這如晴天霹靂的判決,令他愕然,淚水不由自主地滾了下來。「漫漫十 年,要如何度過?」

◎靜中自省 勇於面對怨嘆消

第二次入獄,林日傑再也壓抑不住對家人的怨懟,和前來探監的父親鬧脾氣,諸多要求,藉此宣洩不滿。「就是你們把家裏搞成這樣,讓我來扛!」

父親的教育程度不高,一輩子都是安安分分的老實人。他自知沒把孩子帶好是做父母的責任,也心疼這個兒子十三歲時發生意外,瞎了右眼,造成求職路不順遂,偏偏兒子心氣高,硬 是急著扛起家庭重擔才會鋌而走險。他對林日傑說:「現在你已經做錯了,就要面對現實,從今天起洗心革面。」

林日傑並非沒有反省,他在獄中找了一些佛書來讀,也參與佛教團體舉辦的監獄輔導會,經過法師和義工的開導,他開始自問:為什麽我會變成這樣?漸漸地,他明白了因緣果報的道 理,知道人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就如個人吃飯個人飽,我們不能替別人喝水和吃飯。」

儘管如此,他內心偶爾會起伏難平,一想到十年難熬,還不如死了一了百了 。有一次他忍不住試圖割脈,幸好被室友發現,撿回一命,結果被隔離起來。看不見窗外日出、日落的林 日傑,反而深深地思考自己何去何從,靜靜地誦經念佛,慢慢消弭了焦躁。

當時與他同一單位的獄友,經常托家人帶進慈濟刊物和書籍,讀完就轉給他:「拿去看,拿去看。」他原本是打發時間,沒想到越讀越覺得,證嚴上人說的道理,「都講到我心裏 去」。

林日傑覺得自己以前理直氣壯,看到上人說「理直氣要和」,就學起來。「原來當我們氣和的時候,別人聽了也會很舒服,凡事與人說道理,不是強詞奪理 ,道理說得通,就能走遍 天下。」

慈濟書刊一本接一本看,《靜思語》一句接一句學起來,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林日傑就抄起來,請教輔導會的義工們:這是什麽意思,要怎樣才能做到?

他不再和父親說負氣話,看父親為他牽腸掛肚,還會安慰說:「不要掛念我,這裏有很多師兄、師姊講佛理給我聽,我有什麽心事就會念經,把它放掉。」

◎腳踏實地 積極布施

眼見有些人頻頻進出監獄,林日傑引以為鑒,時時自我提醒,「如果我受不住誘惑要走回頭路,就要退一步想想其中的利害關係。因為再入獄的話,肯定是二十年!」

出獄前三個月,滿懷期待的他開始規劃著未來生活。十年身陷囹圄,雖然已無法揣測外頭翻天覆地的新世界,唯一肯定的是他要做布施,工作後就把工資的十分之一捐作慈善。

第一份工作林日傑只做了一天。那是石灰廠的粗活,需要攀高爬低,飛揚的石灰刺痛了他的眼睛,父親擔心他的安危,讓他別拿性命開玩笑。第二份是果菜批發市場的搬運和包裝工, 不懂蔬果名稱又初來乍到的林日傑被排擠,只做了一週。

林日傑和父親說第三份工作時,父親不置可否:「你在家裏連一個碗都要父母幫忙洗,這份洗碗工你行嗎?」 林日傑說:「你不要這樣看低我,我會盡量做好的。」他說到做到,每 天埋頭苦幹十二小時,有一次碰到別人做不來的工作,他幫忙辦妥了,讓管工另眼相看。知道他的背景和視力問題,老板和管工並不嫌棄,還很關照他。

第一個月工資還未發,他就打開撲滿,把平日積累的零錢湊個整數,央請父親開支票,寄到慈濟新加坡分會,過後幾乎每月捐款不間斷。分會社工林祖慧循著郵件聯絡上林日傑,這才 知道,雖然並非慈濟監獄關懷組所直接關注的對象,但林日傑對慈濟並不陌生,他還希望能讓父親多了解慈濟,向父親保證支票沒濫用,使父親放心、安心。

年少時動不動就喊打喊殺、蠻橫暴躁的脾氣,林日傑收斂不少,現在即使和大哥口角,他都學著自我控制。「當我退一步想,就會氣消了。」對他來說,血緣親情比什麽都更讓他珍 惜。

在林日傑從小到大的印象中,父親是個,「只會工作賺錢,把家丟給母親的人。」直到母親離世後,父親轉變為「風雨不改來監獄探望、不曾放棄自己。」是父親用寬大的愛,把原本 淡漠的父子情,一點一滴填補得密密牢牢。如今只要休假,林日傑都會陪伴父親,帶他出遊。「母親已經是我的遺憾,不想再有第二次了。」

◎以德傳家 無懼風雨克服困難

「在我心中,他是一個好孩子。」七十二歲的老父親眼眶有點泛紅。「他在監獄裏對我的承諾,說不會再走回頭路,一定要靠自己養活自己。他已經做到了,這一點,我心裏還是覺得 安慰的。」林日傑的改變,父親看在眼裡。

林日傑曾向佛菩薩誠心發願,想要用佛法來改變家庭。「希望以身作則,凡事照著佛祖傳下來的教育去做。希望下一代比這一代更好,不要再有人犯罪入獄。」

他形容自己以前就像懵懵懂懂的嬰孩,經過佛法的熏陶,才逐漸長到幼稚園、小學的階段,還有很多陋習要去改過和克服。他感激遇上好老板,也希望社會能給獄友(更生人)更多支 持,不要說不中聽的話去刺傷他們。「進監獄的人,幾乎多數都是缺少愛,很多來自單親家庭,家人沒時間照顧他們,他們就學壞了。如果社會再不給他們愛心的話,就是把他們推上 火坑。」

由新加坡前總統納丹先生(Mr. S R Nathan)在2004年推動的「黃絲帶計劃」,致力於消弭社會成見,為迎接前獄友早日回歸社會而給予最大支持。多年的推動有 成,2012年所做的統計顯示,96%受訪人關註並樂意給予獄友重新做人的機會。

對於過去,林日傑並不隱諱,受訪時也不介意用真名示人。「如果用假名一味逃避,那我還是沒有面對世界、面對現實,表示我對這個社會還是沒有信心。我願意面對這個現實,社會 人士要怎麽看,是他們的想法,畢竟我是為了自己而活。」

他不要出了有形的牢獄,而給自己架上無形的心鎖。再苦再累,都要一步一腳印,勇敢迎向有陽光、有風雨的未來。

圖左 : 十三嵗的一場意外,林日傑的右眼已不能視物,若不使用放大鏡,就要把手機貼近左眼,才能看清楚簡訊。慈濟志工協助他下載手機程序,方便他隨時上網收看大愛電視臺。[攝影者:陳柔潔]
圖右 : 爲了讓父親安心,林日傑一直想把父親帶來參訪靜思堂,讓他認識慈濟這個團體。採訪後,社工林祖慧為他們導覽志業海報。[攝影者:陳柔潔]
圖 : 林日杰與父親受邀接受新加坡電臺UFM1003「從關懷出發『黃絲帶計劃:迷路的人』」採訪,9月14日在靜思堂預錄訪談,分享了出獄後回歸社會的心路歷程。[攝影者:楊嘉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