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海外家人把握分秒 首次做福慧紅包

海外家人把握分秒 首次做福慧紅包

E-mail 列印
2013年福慧紅包的主題:「法髓入心修福慧,行入人間啟悲智」,延續去年(2012年)以精舍主堂佛像的背景為主體,宇宙大覺者莊嚴的立在靈山臺上,意涵「靈山法會不 散」,繼續法譬如水的法水入心。10月28日超過二百五十名中山、大同、大安等區志工及會眾,持續第二個星期在台北分會地下一樓,藉著做紅包修福又修慧,並廣招人間菩薩, 走入人群擁抱眾生。

「即使出來只做一個小時,我也要走出來。」萎縮的左手指,輕壓半完成的福慧紅包,再以比較靈活的右手,拿起鑷子夾稻穗,對準位置黏貼,緩慢的動作做得一絲不苟,看不出她曾 經活動時限只有兩個小時。她是飽受帕金森氏症之苦長達十年的志工葉雪霞,沒有人比她更珍惜「動」的機會。

葉雪霞原是位國中教師,十年前因為手抖動不停,被診斷出罹患帕金森氏症而提前退休,後來惡化到每三個小時必須服一次藥,因為藥效只有兩個小時,所以只能活動兩個小時便得休 息,直到一年半前在腦中植入晶片,終於可以再出來參加活動。樂觀的她戲稱自己是天線寶寶,雖然仍無法如正常人行動自如,但她很感恩有再生的機會,一年一度的福慧紅包製作, 她不願缺席。

「我很享受這種做的感覺,跟著大家一起做,真好。」歷經無法動彈的痛苦,葉雪霞更能體會「能做就是福」。而從製作紅包中,她更體會上人的法,她說,飽滿的稻穗總是謙虛低 頭,所以她非常專注低著頭黏稻穗,黏得精準,希望每個領到紅包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份法。

◎ 海外家人 首做紅包

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的三位培訓志工,在當地志工陪伴下回台受證委員。28日一早下飛機前來台北分會請購志工服,發現台灣志工們正在製作紅包,把握因緣參觀製作過程,體會志工 的用心,感受做紅包的法喜。

「一走進來就被整個道氣所震攝住!」劉美淳說,從每位志工菩薩專注的表情,就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用心在小小的紅包上,她希望把這樣的認真的畫面帶回加拿大與大家分享,讓會眾 體會福慧紅包得之不易,更懂得珍惜。

第一次來台灣,也是回來受證的余偉平和同修朱少玲,看到老菩薩戴著老花眼鏡打金線平結,不禁躍躍欲試,親自體驗,才發現原來小小的平結要打得好可不簡單!尤其要把平結拉得 工整更難,余偉平頻說要多練習才行,陪同回台的志工王明潔則看得眼睛都花了。朱少玲說,看到大家這麼用心,每個步驟細心有加,她不會再像過去拿到紅包隨手擺著,以後會更珍 惜這份,蘊藏著台灣慈濟人用心製作的紅包。

◎ 善種子一生無量

紅包的右邊有三顆稻穗,意指善的種子從一而生無量,希望人人在心田中種下善的種子,將善種子由精舍到分支會,灑播到全世界、並祝福新的一年五穀豐收,風調雨順社會祥和,天 下無災難。有著滿滿感動的不只是海外慈濟人,第一次參與製作紅包、負責黏稻穗的年輕夫妻詹書瑋和趙沂芳,原本以為做紅包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經過志工陳美秀的解說才恍然大 悟,每個小動作都有上人的法在其中,要細心體會。

志工陳美秀告訴他們,在稻穗背面塗白膠要適度,太多了會溢出,太少了黏不牢,就如上人說,八分飽兩分助人好,凡事合乎中庸之道;黏貼稻穗時,心中默唸阿彌陀佛,祝福自己, 也祝福拿到福慧紅包的每一個人無量壽福。

詹書瑋做得手都流汗了,他說,以前參加歲末祝福拿到福慧紅包,曾經好奇如何製作,今天有空自己親身參與,才發現這是集結大家的力量完成的,能和大家一起付出,把祝福分享出 去,感覺很好,而能從中瞭解福慧紅包的真正意義更是開心。本身是護理師,為了讓休假日不空過,趙沂芳選擇和先生一起體驗做紅包,她表示,製作過程中,看著志工的認真,不知 不覺自己也變得格外專心細心,讓自己覺得不可思議,很感動也很感恩。

從汐止來的王宥匀,孩子就讀花蓮慈濟中學,讓她有機會參與慈濟活動,第一次製作福慧紅包,她負責形塑靈山台,雖然困難但熟能生巧,「比起阿公阿嬤,他們更厲害,我們都在學 習,難免做不好,但是要向老人家看齊,老菩薩可以做得這麼用心,我們不可以輸給他們。」王宥匀笑著說。有心最讓人感動!王宥匀一邊做一邊想,自己做的紅包到了誰的手上?是 海外有緣人嗎?而拿到的人又是怎樣的心情?

福慧紅包串起海內外慈濟人的情,製作過程凝聚慈濟人的心,領到紅包的是有福人,製作紅包的是有心人,歲末之際,處處洋溢著感恩與祝福。

圖左 : 志工葉雪霞(左一)無法如常人活動自如,仍堅持和大家一起做福慧紅包。[攝影者:廖嘉南]
圖右 : 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圖右余偉平和同修朱少玲<圖左>,親自體驗才發現原來小小的平結要打得好可不簡單![攝影者:廖嘉南]

圖左 : 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站立者「一走進來就被整個道氣所震攝住!」劉美淳說。[攝影者:廖嘉南]
圖右 : 志工陳美秀(中)指導詹書瑋(右)和趙沂芳(左)黏貼稻穗。[攝影者:廖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