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自力更生 用愛蓋心靈的家

自力更生 用愛蓋心靈的家

E-mail 列印
「有位臺南的慈濟志工,知道靜思精舍在蓋主堂,就想趕快籌募建設基金。其實我們募的建設基金,不會有一分錢、一塊錢用在精舍,常住師父一向自力更生。」講師慈濟志工梁昌 枝,帶來興建靜思精舍主堂的點滴及法喜。

11月7日起,來自加拿大、馬來西亞、紐西蘭、澳洲和汶萊等五個國家的海外慈濟人,共有四百四十五人,在新北市的慈濟板橋志業園區,展開為期五天第一梯次的「2013年慈 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期待每位學員透過課程,從「四聖諦--苦集滅道」到「四弘誓願」,皆能專心、用心地領會與力行,進而鋪展人間路、接軌菩提道。

第一天的課程以「四弘誓願」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主軸。上人曾慈示,菩薩慈悲,不忍眾生受苦,因而發誓立願要度眾生。但是度化眾生,必須走入人群,所以每個人的行儀,皆 是無聲的說法。課務組因此特別邀請慈濟志工梁昌枝,分享「長情大愛蓋心靈的家」。

◎ 用心就是專家 細數瓦片歷史

為了蓋主堂,精舍師父以及全臺志工總動員。雖然大家並不是綁鋼筋的專家,但因為用心,所以綁得比專家還專業。主堂鋼構的部分,委託中鋼公司來做,上人看到中鋼員工爬到上面 就說:「 趕快下來!趕快下來!」志工梁昌枝馬上跟上人報告說:「上人!他們是在工作。」

在蓋主堂時,用了許多韌性接頭,因為一個結構體,在地震來的時候,會均勻的分布給每一根樑柱,所以運用韌性接頭可以加強耐震程度。講師梁昌枝接著跟大家分享「慈誠瓦」。這 與原本在1969年完工的靜思精舍,屋頂使用的瓦片跟現在不太一樣,現在用的是文化瓦片,屬於陶瓦。

1975年,納莉颱風把精舍屋頂上的瓦片吹掉了,所以有好多年的時間,精舍的屋頂是沒有瓦片的,因為上人沒有錢可以修復。那時,慈濟功德會的基金是很充裕的,但是精舍本身 並沒有錢可以整修,功德會的錢歸功德會,上人絕對不會挪用功德會的錢,由此可見上人的堅持,這也是上人說的「信人有愛,信己無私。」

1980年過完年後,上人就請一位老師傅來做屋頂,上人說:「我想把以前的瓦放上去,是不是可以用水泥砂做成瓦的樣子?」 老師傅說:「可以!」後來上人把這種水泥砂做成 的瓦稱作「慈誠瓦」。

蓋主堂時,主堂主殿的部分,使用銅瓦,廂房兩側則使用慈誠瓦。開始安裝銅瓦時,上人交代一定要把銅瓦鎖緊,不要再讓颱風吹走。所以瓦片上的每一顆螺絲,都用兩個螺帽鎖緊。

◎ 鍛造功用屋脊 自建人圓理圓

屋脊是建築裡很重要的一部分,建築志工為此與上人討論許久,上人很有概念,決定使用不鏽鋼管。負責的志工是位板金老闆,鍛造功夫良好,還有一家日本的骨董車公司,想以高薪 網羅他,但是他沒有接受。

他回到精舍,正是以砌游泳池的功夫做屋脊,他表示,現在的游泳池,都是裡面先做一層不鏽鋼,水放進去才不會漏;將做游泳池的功夫用在屋脊,當然防水。

負責主堂內部設計的工程人員在開工前,都會祈禱。他們將東西先做好以後再載回花蓮,成就莊嚴的殿堂。課堂中,梁昌枝與學員分享模擬的中庭跟古亭,團隊設計多款中庭以及古亭 的造型給上人看,但上人看了都沒有講話,團隊就知道這不是上人要的。

「我們是不是可以做菩提葉? 」上人提議。大家都很納悶,但蔡師兄非常用心,他劃出一個模型,並把它做出來,造型很簡單但是非常有道氣,上人後來就採用這項設計。

主堂的地板上有很多小方塊,是擴音器的裝置。上人說他現在年紀大了,沒有很大的力氣說話,希望藉由擴音器,很精準地將他所說的話傳達出去,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聽得清清楚 楚。

在臺灣,建設寺院的方式有兩種:一種叫做募建,一種叫做自建。精舍是自建的建築物,當然在施工的過程中,有時候會請上人來協助。上人說:「為了慈濟,你要我怎麼樣都可以, 但是精舍是我們自己的,我有我的尊嚴,我不會去低頭也不會去拜託人家。」 上人說慈濟人做事,求的就是一個人圓、理圓。

坐在臺下認真聽講的澳洲雪梨志工陳如山,上了這堂課聽到很多故事,志工團隊配合的到位用心,主堂建築活了起來,而且附於了生命。

圖左 : 講師慈濟志工梁昌枝,帶來興建靜思精舍主堂的點滴及法喜。[攝影者:陳雪美]
圖右 : 課務組特別邀請慈濟志工梁昌枝,分享「長情大愛蓋心靈的家」。[攝影者:陳雪美]

圖左 : 1980年過完年後,上人就請一位老師傅來做屋頂,上人說:「我想把以前的瓦放上去,是不是可以用水泥砂做成瓦的樣子?」 老師傅說:「可以!」後來上人把這種水泥砂做成的瓦稱作慈誠瓦。 [攝影者:陳雪美]
圖右 : 課堂中,跟學員分享模擬的中庭跟古亭,團隊設計很多中庭以及古亭的造型給上人看,上人看了都沒有講話,團隊就知道這不是上人要的。後來上人說:「我們是不是可以做菩提葉? 」[攝影者:陳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