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深遠悲願 造就神洲菩提林

深遠悲願 造就神洲菩提林

E-mail 列印
2013年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板橋第二梯次,來自大陸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華西地區,四百三十八位海外家人,在六十三位法親陪伴下來臺。11月14日早上, 與臺灣地區四百二十位工作團隊相見歡。

靜思精舍德旻師父表示,在這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不冷不熱的十一月迎接大家回來。這次在板橋園區參加研習會的學員,全部來自中國大陸,是歷年來沒有過的現象。德旻師父鼓勵大 家:「過去都是馬來西亞最多,今年也是;希望大陸神洲,明年是人數最多的。」

◎為菲律賓祈禱 行動相援

受證要秉佛心,承師志;右挑如來家業,左擔慈濟精神,個人氣質掛中間。德旻師父告誡大家,佛心師志意義非凡,往後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代表慈濟團體,所以大家切記要注重個人 修身養性,改變自己、影響別人。

四百多位工作團隊在開營時刻在臺上歡迎家人歸來,大家放下家業與事業,護持慈濟道場,這是佛心師志的展現。這次由北區承擔工作團隊,因為上人輕輕的一句話,就重重地去做。 德旻師父勉勵大家:「臺灣這樣做,海外也一樣,幾年後,希望站在臺上的是大家。」

這幾天是菩薩的訓練道場,大家在此培養一分道心。上人曾說過:「要讓弟子做慈濟不後悔!」上人盡形壽,貢獻給弟子,成就大願濟救蒼生。德旻師父說:「做一個菩薩,什麼都要 縮小;但是,要願大、行大、救濟眾生大。」

師父不捨上人為了菲律賓大災難而食難嚥、寢難安。上人慈示要馬上啟動賑災,準備香積飯與毛毯,立刻馳援。德旻師父提醒學員們要救濟眾生,見苦知福、愛無國界,不能只關懷大 陸,要把福報與人分享。

祈禱共振力量大,大家共聚善念實際付出。上人請大家一起為菲律賓祈禱並以實際行動相援。講經堂外備有愛心捐款箱,請大家將愛心付諸行動捐獻救濟。最後,德旻師父請大家要法 脈深耕、弘揚法門,在營隊中好好學習、天天向善。「大陸平安,世界平安。」是對大家深深的期許。

◎步步難行 步步行

五十多年前殊勝的因緣,上人皈依師公印順導師。師公賦予「為佛教,為眾生」六個字,是慈濟宗門、靜思法脈,同行菩薩道的依歸。德悅師父從五十多年前的那場雨說起「靜思法 脈 慈濟宗門」的緣起。

上人說:「我傳自於我的師父,你們再傳自於師父,叫做法脈相傳。」一秒鐘、一個念頭、一輩子,你、我的一輩子可以影響千秋萬世。我們都是第一代靜思弟子,能成為上人的第一 代弟子,因緣何其殊勝。或許你、我,都不認識,但是,我們有一共同的名字叫「慈濟」。

1961年,因為雜誌上一句,「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入靜思境界,悟宇宙真理而成佛。」讓上人從在家到出家,為理想而自力更生,不為獨善其身,更要兼利天下。山東湛山寺的 明哲長老表示:「慈濟是慈悲,靜思是智慧」離開這兩句話,成不了佛!

「口才好、口水多,容易生是非;要口德好、法水多,才能生智慧。」德悅師父勉勵大家:「關關難過關關過,步步難行步步行。」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來大團體希望大家的動作能一致,這不是慈濟的規定,是慈濟人共同的默契。」講師團隊透過簡報檔,介紹四威儀。

「為什麼吃飯還要學,為什麼穿衣也要學,為什麼生活的細節要這麼重視呢?」德根師父表示,上人把弟子當一尊佛在雕塑。能夠皈依上人授證,是今生今世的一大事因緣。為了讓這 個共同的因緣延續不退,慈濟人共同的默契,顯得格外的重要。

◎身形儀態 用心收攝

「善心有愛最美姿,儀態表達攝人心,儀表型態端莊,讓人看得順眼,讓人接觸時有投緣之感,看得順眼就是美姿。」

身形儀態用心收攝,照顧好行住坐臥,平時的舉止動作也是從內心顯於外相。能為別人服務,比被服務有福。尊重別人就是莊嚴自己,每個人用心當下,就能彼此體貼。

行進間不勾肩搭背,手牽手及其他親暱的動作,即使是夫妻也不宜,外界不了解易遭誤解。上下樓梯緩步輕聲,進出殿堂保持安靜,見到師父微笑輕聲問候,莊嚴形象也是無聲的說 法。

林淑真更詳細說明寮房棉被的折疊方式,她說:「說得千萬遍,不如做一遍。」接下來就讓學員實際演練,大家各組帶開,在志工引導下認真跪在地上按照正確方式將棉被摺疊整齊。

禮儀是人生至真最美的型態,養成好習慣,生活好輕鬆。一個人的修養氣質,均在行住坐臥四威儀,自然地顯露出來。

上人勉眾用心於行、住、坐、臥。大處失態,小處就開始犯錯。一旦放縱四威儀,將漸而破壞三千威儀到八萬威儀,致令慧命無法成長。所以要重視每一個微細處,才不會損傷自我慧 命。

來自昆明的余輝表示,透過演練可以提升自己的威儀,才能帶動別人。長相甜美的楊晶說:「培訓時有教過,沒有實質的演練,今天總算體驗到了。」廣東廣州的韋利娟,在學校軍訓 課學過摺棉被,現在來這裡再落實,對生活水平提升很有幫助,會將來這裡所學的行住威儀牢牢記住,回去家鄉帶動社區,互相傳承。

同樣來自廣州的黃雪真頻頻點頭說:「來這裡重新學做人,以前做事都太隨便了,覺得反正沒人看到,現在來慈濟走修行的路,需學習將行為修正到最好。」

◎一生無量 蔚成菩提林

靜思精舍是慈濟的後盾,四十八年來,靜思精舍師父堅持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理念,除了不用基金會的資源,反而是基金會同仁辦公室設置在精舍,所有水費、電費等用度是由精舍 負擔。

「長情大愛蓋心靈的家」志工梁昌枝說明主堂建造的理念。依循上人慈示,建設一個構造堅固的千年建築。主堂的設計是以簡約樸素的概念,建築一個莊嚴的道場,是一個節能減碳的 綠建築,能凝聚全球慈濟人的道心,發揮法脈傳承良能建築,符合施工安全環保原則。從拆除作業到工程進行,每個細節都堅定延續物命的精神。

來自蘇州常熟市的金雪芳,在外資汽車零件公司服務,向主管推介慈濟,進而在公司推動環保。她在祈禱時,看到影片中菲律賓災情慘重的畫面,一張張驚慌無神的面孔,不禁潸然淚 下。

金雪芳除了為災民們誠心合十祝福外,更投入了兩張百元人民幣到募款愛心箱,為菲律賓災民付出自己的一點心力。

「我沒有辦法去參與救災,剛好有這個機會,能夠付出一點點,為他們盡一點力。」金雪芳希望把握因緣,為災民祈福,願他們早日遠離災難。

1991年華東發生嚴重水災,慈濟人在街頭募款受盡委屈。壓力來自四面八方,上人卻始終教導大家「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上人不畏艱難用愛搭建兩岸的橋樑。今天, 慈濟人承師志在大陸耕耘愛灑不停歇,人間菩薩勤耕耘, 在大陸一生無量,蔚成安住在板橋靜思堂裡的一片菩提林。

◎過去生有緣 這世同師門

精舍師父與資深慈濟人,分組與學員溫馨座談。許麗薰為大家說明四合一組織架構。同時提醒大家,承擔幹部就要幫上人培養人才。只要你想做,慈濟人都很忙,但要忙得法喜,不要 有煩惱,要輕安自在結好人緣,一定要有法才不會有煩惱。麗薰說:「我們要清楚,因為過去生有緣,這一世才能見到上人。」

黃秋良是大愛連續劇故事主角,與學員互動談起慈濟事,妙語如珠幽默回答學員,不斷引起哄堂大笑,說到「大愛輕安自在、小愛充滿煩惱、家人最難度。」學員頻點頭頗有同感。當 他問及:「是否有參加晨鐘起薰法香,薰習上人的法?」某學員反應:「太早了!起不來呀!」

願不願意犧牲睡眠,是一種習慣的養成。秋良從年輕時早起送報養成早起習慣至今,他認為薰法香的好處是:「早上聆聽上人的提醒,中午頭腦更清醒,晚上自我反省。」鼓勵學員天 天每日三省,必然法喜充滿道糧增長。

林德源提及1998年桃園空難事件,撿屍塊手都軟了,體悟要把握當下付出無所求,人生只有使用權,何時無常來臨不知。

學員問道,連續三年安排在板橋精進,感受到當地人的熱情,都市人的人文,兩行排列整齊歡迎的隊伍,是如何成就的呢?負責防颱中心勤務的德源回說:「落實社區大家一起成長, 當區的志工彼此尊重、相互成就,大家分工合作,互相補位直到勤務圓滿。」

◎佛法生活化 融入生活中

學員提及,在上海常聽到慈濟人,很多都是長輩鼓勵參加,是什麼原因?德源表示,在臺灣感受到菩薩覺有情,長輩會鼓勵孩子加入慈濟,方向是對的。大家把上人的教導融入家庭 中,再把這種氛圍帶進社區,佛法生活化,融入在生活中。

在上海受證,第一次來自武漢團隊的姜華,震撼在板橋園區所看到的一切,感受到要不斷修自己,才能改變他人。回家後要注意自己看電視、吃飯的威儀,做孩子的榜樣,不去做甚麼 都沒有,當作一種修行就很簡單。

無法想像佛法在臺灣引起的迴響,一直在尋求答案的姜華,認為在武漢志工一對一陪伴很盡心,沒想到這次研習會有近五百位工作人員。看到此次大型活動中,有頭髮花白的老菩薩非 常震撼,要時時警惕自己是慈濟人,菩薩覺有情。

學員羅靜提問:「做慈濟踢到鐵板,師姊怎麼處理?」連麗香回應,本身做慈濟很順遂。麗香舉例在美國一位志工的例子,因為踢到鐵板離開慈濟。多年前麗香用愛把她愛回來,後來 在愛心晚會捐不少錢。最主要是把她的心找回來,不是她捐多少錢。連麗香表示,慈濟人要當菩薩是有魔考的,第一有心無力,再則是病魔的考驗,第三人我是非的魔考。這個考驗沒 有對錯問題,只是觀念問題,只要你愛上人的心不變。

◎深遠悲願 成就大千世界

德格師父聽到學員分享精舍生活,師父補充說明,上人開始出家就立志,要自力更生,不接受供養,不趕經懺,不辦法會,也不化緣。其實這些是超越一般的宗教信仰。上人不接受供 養,是因為慈濟人要做的事,是天下人的事,上人不希望慈濟人,尤其他的弟子有雙重負擔。

精舍常住師父法的傳承、愛的接力,都互相補位。像現在菲律賓遭受海燕颱風的影響,精舍全力加工香積飯賑災,常住師父全力支援。精舍的家,常住師父沒有辦法走到前,但做大家 的後盾,共同的目標為天下人。

無錫學員提問:「我是淨土宗,都說念佛往生極樂;慈濟說生生世世回到娑婆世界!心裡真的很糾結。」

德根師父接回說,《阿彌陀經》中提及,若一日……若七日能一心不亂,行嗎?德根師父說:「念佛要念到佛心,念觀世音的慈悲心。」學佛就是修那分柔軟心,在慈濟不分宗教、宗 派,做慈濟還是要念佛、佛心不斷,不然為何要有早晚課!

德旻師父談當年的大陸賑災,語重心長的說:「等了二十二年才等到各位來到臺灣,大陸菩薩的根基很夠,但是沒想到兩岸的交流在二十年後能如此頻繁。」

上人用無盡的耐心及深遠的悲願,成就大千世界,二十多年來,都是上人一肩挑。旻師父鼓勵大陸志工,從今起,要一起來幫上人承擔志業。」 (文字:蔡翠容、李志成、詹明珠、吳美貞、陳婉貞、陳麗玲、高玉美、周綉珍、沈玉蓮、 曾秀旭、胡淑惠、黃金英、葉金英)

圖左 : 德悅師父從五十多年前的那場雨說起「靜思法脈 慈濟宗門」的緣起。[攝影者:蕭嘉明]
圖右 : 禮儀是人生至真最美的型態,養成好習慣,生活好輕鬆。一個人的修養氣質,均在行住坐臥四威儀,自然地顯露出來。[攝影者:陳美玉]

圖左 : 黃秋良(左一)是大愛連續劇故事主角,與學員互動談起慈濟事,妙語如珠幽默回答學員,不斷引起哄堂大笑。[攝影者:白崑廷]
圖右 : 學員向德倍師父請益。[攝影者:許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