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竹筒歲月啟善念 課程體驗慈悲心

竹筒歲月啟善念 課程體驗慈悲心

E-mail 列印
「慈悲心」是旗山親子成長班11月份的研習主題,四十八位學員、三十四位工作人員齊聚旗山聯絡處,在〈竹筒歲月〉的歌聲中,認識慈濟慈悲行善的源起,啟發學員匯聚小錢也能 行大善的善根與善念。

「竹筒有空間,克難做撲滿,為籌慈濟金,儲蓄買菜錢,一人一撲滿,日存五毛錢,積沙可成丘,小錢行大善……」,志工林美珍帶動〈竹筒歲月〉手語歌之前說:「慈濟今年進入第 四十八年,全世界有七十二國家都有慈濟人身影……。」歌詞內容敘述當年慈濟是在三十位婦人,每日省下買菜的五毛錢,投入竹筒,慢慢累積建立了今日的慈濟世界。家長與孩子透 過志工的分解說明,配合螢幕上的圖片,竹筒歲月歌詞手語,有如坎坷的道路呀走成平坦,手語不再打結陌生,變得順暢又自然。

◎ 見苦知福 愛心萌芽

《靜思語》教學的時刻,彭子芳老師先讓孩子們觀看幾段的影片,第一段是泰國的年輕人點了炸雞餐,吃不完剩下的廚餘,被人收集後,成了貧窮小孩最期待的美味食品。另一段是海 地地震後,糧食短缺,學校的午餐是一盤麵,它是學童一天僅能吃到的一餐,一位孩子不小心打翻了麵,嚎啕大哭了起來,等到老師再送上另一盤,邊吃邊露出童稚的笑顏。

「除了吃正餐外,我們還可能吃哪些食物?」看完後子芳老師問著學員。 禪定隊的林祐臣說吃了麵包當宵夜。其餘學員紛紛回答餅乾、水果、飲料、科學麵…。 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中,我們有哪些是不一定要花的錢,卻能省下來幫助別人?子芳老師問著另一個問題。 智慧隊的鄧清淨說她可以省下零食的錢來幫助別人。 劉昱宏說:「故事書。」 彭靖原說:「多餘的文具。」 潘政廷說:「漫畫。」 「寫卡片給受苦難的家庭。」小學一年級的吳允翰回答著。 精進隊的黃傳耕分享他是以關懷的心,來關懷曾被欺負的同學。

子芳老師稱讚孩子們的分享,她說:「幫助別人只要有心,願意騰出時間,大家都可以成就好事。所以日常生活要惜福愛物,省下來的點滴都可化為愛心,並且要善用時間,積極行善 助人,讓人生更顯價值和意義。」

◎ 知福惜福 體驗飢寒病苦

慈濟志工林美珍請三位孩子充當受難的人,學員黃傳耕掛著寒冷的牌子,在台上縮著身子、雙手抱胸直發抖,想著「寒冷」的感受;學員曾永泰彎著腰雙手放在肚子上,讓人一看就知 道他很「飢餓」;學員黃誼謹臉部憂憂的抱著肚子,體會「病痛」的感覺。此時有三位送愛小英雄出現了,他們分別拿著「衣服」的牌子給正在受著「寒冷」的傳耕,「病痛」者,則 獲的了「藥物」的牌子,「飢餓」者獲得「食物」的牌子。

美珍老師接著將三張物資單合起來,請另外三位送愛小英雄發揮愛心來送給台上的受苦難的孩子,結果「飢餓」者拿到「藥物」的牌子,「病痛」者獲得「衣服」的牌子,「寒冷」者 得到「食物」的牌子,當美珍老師一一揭開答案時,台下的學員紛紛的笑著,美珍老師說:「送對物資,可以讓受苦難的人,離苦得樂;送錯東西,沒有幫上忙,增添困擾。」她以此 短劇來說明今天的分站遊戲規則。

學員分成二大隊,每隊各有三個桶子,分別貼上「飢餓」、「病痛」、「寒冷」的標籤,學員們各發三個有顏色的球,白色球代表藥物,粉紅代表衣服,藍色代表食物,學員投球之 前,須先穿越六十公分高的欄杆,規則是手不能碰地及碰落竹竿,違規或失敗者必須重來,代表著發揮愛心也需要克服困難。

體驗活動開始,穿越六十公分高的竹竿,家長及孩子都一次就過去,代表著救人行善是簡單,沒有困難的,開始投球時,曾永泰面對桶子,質疑了數秒鐘,因為要將正確顏色的球投入 對應的桶子,才能達到救人的目的,第一球選了白色,往地板一丟,由於球是用著了色的高爾夫球,非常容易彈跳,彈過桶子,從牆壁回彈的力量過大,而沒有進入桶子中,沒有完成 救人行善的任務,直到第三球粉紅色的球,小小力丟著,一個彈跳,進入「寒冷」的桶子內,才湧現出笑容。

遊戲的過程,課務組的志工負責撿球,十分忙碌;進球需要技巧與運氣,彭靖原慢慢地丟,三個球悉數入桶,全部得分;爸爸彭貴國用力過度,都沒有投進,他認為沒有如期將物資送 到需要人的手中,有一點難過,很想重新再來一次,此時一定會將珍貴的物資,「小心翼翼」送到需要人的手中;媽媽黃俐禎表示將球投到該投的桶子,覺得很窩心。

遊戲結束,美珍老師宣布成績並鼓勵大家說:「我們都願意有心及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因為我們是最有福的,我們小小年紀,不會賺錢,我能幫助別人嗎?」 「有────」孩子們拉了長音一起回答。

「做好事總是要騰出時間,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應盡的義務。」這一堂的遊戲體驗課程,就在學員們大聲念出這次慈悲心主題所對應的靜思語,圓滿結束。

◎ 走過苦難 長養慈悲心

當孩子在佛堂聆聽靜思語教學的同時,一樓的花道教室,慈濟志工卓素霞也同步與家長們分享她親身經歷之故事──「慈悲的力量」。

素霞八八風災前,居住在那瑪夏南沙魯,無情的風雨,引發的土石流,摧毀了美麗、溫暖的住家,體會到人生的無常,也在此的因緣際會之下,接觸到慈濟,成了她今生最大的轉折 點。

風災之時,逃離家園,暫時安身在內門順賢宮,慈濟志工誠懇的態度,讓她沒有一絲的懷疑,但是族人災難的恐懼,深刻心底,無法相信慈濟真有大愛的胸懷,直到一磚一瓦為他們興 建起希望的永久住宅──慈濟杉林大愛園區,並陪伴他們走出風災的傷痛,燃起了再生的希望。

家長們觀賞八八風災的紀錄影片,慈濟用八十八天的時間,從安身、安心一直到為受災鄉親建造永久住宅來安居、安生活。看完影片,卓素霞說:「路斷,但慈濟的心路不斷,現今回 想心雖痛,但進入慈濟後,心靈獲得更多的安定與成長。上人所說『在苦難中長養慈悲』,讓我震撼不已,這份慈悲的力量,是將手心向上轉化成手心向下最大的動力。」

◎ 誠心祈求 天下無災無難

「彎下腰、頭低下,眼睛只看到膝蓋,看著地上走。」司儀彭子芳請學員一起這樣走,為什麼要如此?子芳老師說:「大陸有一位男孩子楊曉東,身體彎成問號的形狀,他罹患僵直性 脊椎炎,抱著膝蓋長達十九年;經過花蓮慈濟醫院的手術治療,已經可以抬頭走路。『慈』是拔苦,『悲』是予樂,見證了大愛無國界的慈悲心。」

「誠心祈求天下無災,人皆平安遠離苦難,願持善念膚大地,世界充滿著愛和關懷……」最後《愛與關懷》的影片播放著「楊曉東」的故事,學員們手捧著竹筒,大聲唱出及誠心祈求 與祝禱──願天下無災無難;人人手捧竹筒,也希望時時發好願,日日善願行,每天早上一睡醒,就投個五塊錢、十塊錢,投進小撲滿裡面,積少成多,將來有機會拿出來幫助需要幫 助的人,一起響應「竹筒歲月」的精神!



圖左 : 學員學習竹筒歲月手語投幣動作。[攝影者:唐江湖]
圖右 : 卓素霞師姊:走過八八,看見國土危脆,體悟無常,從志工真心膚慰受災鄉民過程中,體悟到慈悲的力量,將手心向上轉化成手心向下,心路歷程與家長學員分享[攝影者:唐江湖]

圖左 : 家長與學員用餐時中規中矩地,龍口含珠、鳳頭飲水、抬頭挺胸、以食就口,展現出美的食儀。[攝影者:唐江湖]
圖右 : 林美珍老師說:「送對物資,可以讓受苦難的人,離苦得樂,送錯東西,沒有幫上忙,增添困擾。」[攝影者:唐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