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無聲建築與有聲節目 激盪慈少醒思

無聲建築與有聲節目 激盪慈少醒思

E-mail 列印
11月10日陽光依舊露臉,微風涼涼地吹,初冬的美麗晨曦正迎接慈濟三重區青少年成長班(慈少)第三次課程「慈濟志業體參訪」,一百一十五位學員與工作人員共一百七十三 人,參訪臺北慈濟醫院(簡稱臺北慈院)、慈濟人文志業中心(簡稱大愛臺)。

◎慈濟醫院 像家的感覺

遊覽車緩緩地從三重志業園區啟動,學員的心也開始朝臺北慈院的方向雀躍。車行至新北市新店區建國路,一進臺北慈院大廳,頭髮銀白、身材嬌小的七十三歲導覽志工王高德,他邊 走邊停,且中氣十足的細細解說,慈濟醫院的建築人文與特色。從臺北慈濟醫院啟業就來當志工的王高德表示,慈濟興建醫院的目的是為了搶救生命,守護生命,也是守護健康守護 愛,希望促進更多人家庭幸福與社會祥和。

慈少持戒隊藍基元,眼睛大大的向上看著,看到用了一百萬片的馬賽克拼貼而成於牆上,一幅佛陀與弟子在照顧病人的(佛陀問病圖),基元感動的分享說:「慈濟醫院都是善心人士 捐款而建立的。設有空中花園,木製的防滑地板,地板下方雨水回收再利用;病房外有陽台,這些可以讓病患心情開朗,病快好。醫院除了醫病也要醫心,好偉大、好厲害。」

今年國中三年級的慈少學員李宗穎,第一次參訪臺北慈院,他覺得建築造景很特別,融合中西方的形式,內部都沒有藥水味,走在寬廣的人文走廊很舒適、安靜。他說:「這裡與其他 醫院最大不同點,是有許多志工關懷、傾聽、了解病人,讓看病的人心靈舒坦。到了這裡像家的感覺,心情放鬆,就不會被病魔纏身了。」

看到了不同一般的臺北慈院,學員的驚訝仍不斷持續;當結束了臺北慈院的參訪,學員整隊往位於北市北投區關渡的人文志業中心前進。

◎清流繞全球 傳遞愛的力量

我們要如何了解各地方的訊息活動與慈濟的人文呢?可以透過位於關渡大愛臺製播的節目,讓世界看到了慈濟,而慈濟也因為志業足跡的參與,走入了世界各個角落。慈少學員也參訪 大愛臺旁的仿靜思精舍、小木屋(與花蓮相同比例建造)、大愛臺內的攝影棚、體驗主播臺與節目介紹。

國中一年級的李潔怡,是參與靜思書軒小志工演繹與慈濟結緣。自從參與《無量義經》手語演繹後,很喜歡證嚴上人所說的佛法,很歡喜參與慈濟活動。

潔怡坐在主播臺上,很有自信地用簡單的英語唸出流利的臺詞。下臺後她仍緊張地說:「上臺時需要勇氣,當主播頭腦要夠清晰,口齒清楚,尤其臺詞要背好,而臺風穩健,讓聽眾聽 得懂,若過程順利,就會很有成就感。」

「年輕人讚起來」是大愛臺節目之一,棚內由節目企劃部人員對慈少解說影片內容。潔怡看到放映的影片中,許多年輕人認真、堅持、有夢想、敢實踐,無私的去幫助困苦的國家;不 怕髒,邀約朋友一起撿垃圾淨灘,愛護地球;照顧獨居老人,勇敢的清理大小便,努力發揮自己的良能,服務大眾。

潔怡她有一個小小願望:「也許自己現在做的事,不能改變甚麼,但是對別人而言,卻是很重要的。我以後要像慈濟人,到世界各地去幫助別人。」

無論是慈濟醫院或大愛電視臺,透過無聲的建築或有聲的節目,都是傳播正念感染人心,讓慈濟的人文深耕且見證慈悲。透過慈少參訪志業體課程,激發年輕人熱情參與,認真去執行 對的事,傳遞人間真善美,相信這是改變世界最大的力量。

圖左 : 慈院導覽志工王高德,中氣十足的細細解說,慈濟建院的目的是為了搶救生命,守護生命,也是守護健康守護愛。[攝影者:陳忠華]
圖右 : 慈少李宗穎(坐主播臺者),慈院與其他醫院最大不同點,是有許多志工關懷、傾聽、了解病人,讓看病的人心靈舒坦。到了慈院像家的感覺。[攝影者:陳忠華]

圖左 : 持戒隊的藍基元了解不良習慣改變,會影響工作人員的個性及家庭生活。[攝影者:王治華]
圖右 : 大愛臺的節目企劃部人員與慈少解說影片「年輕人讚起來」內容,這些年輕人的特質就是認真、堅持、有夢想、敢實踐、開朗、活潑、有熱情……努力發揮自己的良能,服務大眾。[攝影者:陳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