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志工服務課 體驗環保的樂趣

志工服務課 體驗環保的樂趣

E-mail 列印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起步,但是我覺得很有意義,也是個很好的教育,讓他們共同為地球貢獻一份心力。」簡嘉靖教官覺得理論與實際應結合,因而促成了台南康寧大學前來安南 環保教育站做戶外教學,以培養學生做環保的習慣,共同愛護地球。

為促進社會良善風氣,各大學院校普遍設有志工服務課程,之前台南康寧大學曾邀請慈濟志工王月治老師,分享有關環保的議題,為了讓學生有實際的經驗,十一月七日康寧大學的休 閒管理系四十名學生,由簡嘉靖、劉唯民二位教官帶領,來到環保教育站。

◎環保站巡禮 認識資源回收分類

環保站裡,為了讓參訪的學生瞭解環保站的運作,志工安排了環保站巡禮,「後面的同學看不到的可以到這邊來。」導覽的志工高聲說著,這些大孩子有的很認真的聽講解,有的嘻嘻 哈哈的,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好像是來旅遊的。

來到塑膠袋專區,志工說:「塑膠袋不腐不爛,丟在水溝又會堵塞水流,所以一定要回收,而它的種類繁多,也要分仔細。」志工也呼籲大家塑膠袋盡量不要使用,要用的話也要重複 使用,以減少使用量,可以節能減碳救大地。

到了寶特瓶區時,嬉笑聲忽然小了,眼睛瞪大了。「寶特瓶我要踩!」有人興奮的說。「寶特瓶可以做什麼?」志工問,同學們你看我、我看你,有人就說:「裝水。」志工笑笑說: 「可以做衣服你們知道嗎?」志工告訴同學們,像慈濟志工的制服,還有賑災用的毛毯,都是用寶特瓶做成的,三十七支寶特瓶就可製成一條毛毯。

到了體驗實做的時候,一組踩寶特瓶、一組分類,十五分鐘之後互換。

在寶特瓶區,啵、啵聲不斷,一群人正高興使勁的踩,一群人忙著數踩好的寶特瓶。姚欣儀同學家住高雄,週日假期時會去家附近的環保站做資源回收,如分類、踩寶特瓶……,覺得 做資源回收真的很不錯,可以減少垃圾量。

「錯了,是隔壁那一籃的啦!」在分類區,大部分的人手裡拿著回收物,一一辨認著籃子裡裝的東西跟手裡拿得是否屬同一類,看準了才丟下去。手忙腳亂的,充滿了歡樂聲。

◎透過動手體驗 學習環保常識

張馨元同學說:「雖然做環保是累了點,可是會覺得很有充實感,尤其是踩寶特瓶,聽那啵、啵、啵的聲音,心裡覺得特別快樂。」志工就問:「你知道為什麼要踩寶特瓶嗎?」「節 省空間。」張馨元快速又俐落地回應著,好像很有環保概念。

馨元同學表示,學校的分類沒有那麼仔細,只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而且分類區裡,大部分都沒洗,異味薰天,讓他體會到吃完東西一定要沖一沖才丟垃圾桶,這樣才不會那麼臭。以 前很喜歡喝飲料的他,今天來體驗實做後說:「以後要多喝白開水,少喝飲料,才不會製造垃圾。」

家在臺北隻身在臺南唸書的蘇鈺惠同學,本身就喜愛大愛臺的節目,看環保菩薩做得那樣快樂法喜,她也想效法。她表示,是媽媽先做環保,她看了也跟著做,媽媽說:「這樣才不會 製造太多的垃圾。」透過體驗學習後,她跟室友說:「如有空閒時我們也可以來這邊幫忙。」

外型微胖可愛的劉唯民教官:「剛好有課程是服務學習,而環保是最好配合服務學習理念的,課程理念跟目標其實都包涵在內。」劉教官希望學生能從做中學習到服務的精神,體驗實 際去操作的快樂,與完成的喜悅及成就感是最大的目標。

實做後同學們回到佛堂,分享著自己的心得,林上倫同學分享這次環保做的最開心,也呼籲同學們:「愛護地球的活動我們要熱烈的響應就是做環保,我們應該多種樹,少用一些塑膠 產品,環保不是口號,而是要實際去做。」

活動剛開始時,或許有些同學意興闌珊,可是透過了體驗實做,卻做得很起勁,不僅獲得了歡笑,也學習到許多環保常識。就在簡教官愛的叮嚀中,大家帶著滿滿的歡喜歸去,心中的 善願也將化為行動,落實到社區,普遍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