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以茶會友 共飲人文香

以茶會友 共飲人文香

E-mail 列印
慈濟靜思茶花道課程,受到各界矚目,更因為海外學員渴望求法,參與的人逐年增加。才在板橋受證的倪鳳珍來自美國長島。來臺之前她猶豫思考,是否要留下來參加茶道課程;掙扎 一番後,她毅然的決定留下來參加研習。

◎有心就不難

學習茶道不分年齡,有很大的包容性,有白髮蒼蒼,也有年輕的面孔。才在板橋受證的倪鳳珍來自美國長島。她笑咪咪的說,平常也有喝茶的習慣,但是她從來不知道怎麼使用茶器, 也不知道茶跟溫度的相關連。上了課,她終於明白生活中的茶有這麼多的學問。她對茶有了初步了解,由講師的教導她學習到「器是茶之父,水是茶之母」。上人提倡靜思茶道其實是 以茶水說法,二分茶八分法,把法水融入在茶水中。

體悟受證了就是更重的承擔,她想到美國人的時間步調都很匆忙。他們對於茶道的優柔緩慢或許不能接受,然而,在紐約長島有中文學校,她想好好的學習之後,再把茶道人文帶入中 文學校。先從中國人的孩子家長帶動,再來影響外國家庭的朋友,讓他們了解茶道人文,對茶有了認知,慢慢的接引。他們能接受茶道柔和的氛圍之後,就可把慈濟人文帶入他們的生 活,淺移默化中慢慢的帶她們加入慈濟的行列。

倪鳳珍是個單親的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和母親居住。因為接送孩子參加慈濟活動而認識慈濟,當初有人對她說:「您的生活並不富裕,慈濟不是你可以做的!」但是她喜歡慈濟,喜歡 上人,所以她說:「難行能行,只要有心就不難。」

「我都是凡夫,都有不好的一面,看到到講師們的身形,我自覺要用心再用心做每一件事。」在茶道的人文中,鳳珍感受「感恩、尊重、愛的精神」也從中體會到要善用「知足、感 恩、善解、包容」的慈濟四神湯,臉上展露出喜樂的笑容。

◎珍惜因緣學習

茶道初階課程中,李阿利老師溫文儒雅的身段,是大家目光的焦點。婉約的她談起自己嚴格的教育,是來自於母親的殷殷教導,話中略帶傷感,因為她的母親在十幾天前離開了人世。 她提醒大家「行蘊」乃在不知不覺當中,時間默默地的流轉,大家要好好的珍惜。

來自東馬來西亞沙勞越美里的王素珍,第一次參加在三重園區進行海外專茶道專班課程。當地沒有社教推廣,把握因緣來研習。馬來西亞百萬菩薩大招生,整個大馬地區運用各種方便 法門廣邀志工。她期許自己,在吸收慈濟茶道的人文之後能夠好好運用。

透過各堂不同的課程,王素珍感受到美善的慈濟人文,理解靜思茶道的中心精神;兩三分的茶學知識,內含七八分法水,藉由一杯暖暖的茶水,以茶會友傳揚上人的精神理念。也可透 過家庭茶會,或者是社區茶會,讓社區的民眾入門來了解慈濟,她說:「真的是很感恩有機會學習。」

李阿利老師的行儀讓她象深刻,因為她自小生活於茶學世家,王素珍說:「我要以她做模範。柔軟自己的身段,讓人生歡喜心。」下午的課程介紹茶的器具,「雨過天青雲破處」,仔 細介紹每個茶具,過程帶入上人的法,素珍讚歎的說:「做中學、學中覺、覺中悟,茶皿都能說法,這真的是我所欠缺的,也是我要用心學習的地方。」

她篤定的說,「我一定會完成三年的茶道課程。」在當地她是教育幹事,也是大愛媽媽,所以她會配合社區活動,或者是社區的大型活動,利用愛灑的時機,把慈濟濟靜思茶道的人文 展現出來。也把它帶進去校園,社區親子班等。在平時她們已經用靜思語帶動,和大家結好緣。現在又有了靜思茶道,王素珍有信心的說:「會樂於透過靜思茶道,接引更多的菩 薩。」

圖左 : 學員閉目靜心,隨著樂音冥想。[攝影者:黃銘村]
圖右 : 慈濟靜思茶道課程,參與的人逐年增加。[攝影者:黃銘村]
圖 : 王素珍會好好學習再透過靜思茶道,接引更多人。 [攝影者:黃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