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開啟一扇窗 引航新希望

開啟一扇窗 引航新希望

E-mail 列印
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由慈濟北區教師聯誼會規劃,每半年在各社區舉辦一次「大愛引航、引航希望」《靜思語》教學人文教材研習活動,研習會以《靜思語》為教材,由慈濟教 師聯誼會老師,把《靜思語》教學在學校推動的經驗,及身為老師如何用心陪伴孩子的經驗,現身說法分享心得。

信義區「大愛引航、引航希望」靜思語教學人文教材研習活動,於11月17日上午在臺北東區聯絡處舉辦,有來自臺北地區的社會人士、老師、家長、志工及學生共計五百六十人參 加。學生包括從最小的幼稚園兒童到高中生,在課務組用心的規畫下,信義區慈少班與親子成長班的學童也參與第一堂課。修德國小推廣《靜思語》教學多年的陳達萱老師,和妙語如 珠的福德國小主任莊惠秀擔任學員長,在她倆合作無間的主持下,參加上課的學員無不聽得津津有味,掌聲不斷。

◎初發菩提心 募發票助人

「志工服務」的涵義是志願當服務者,花時間、金錢心甘情願去服務別人,不求回報,陳達萱為她的第一堂課下了這樣的注解。課堂中播出大愛臺「草根菩提」節目中邱淑惠阿姨的感 人故事;她眼睛看不見,靠著一絲絲微弱的餘光,自己洗菜煮麵、做家事,還要到環保站用摸的做環保分類、煮菜給大家吃,不因殘缺而放棄服務別人的機會。

陳達萱老師談及十年前擔任六年三班導師,為了讓學生知道付出的可貴,要學生畢業之前不讓國小學涯空白,發起全班同學募統一發票,去幫助創世基金會的一位一歲多的植物人凱 凱,出乎意料地得到大迴響。同學們發揮愛心及創意,用話劇、歌唱、跳舞……等方式,到各班級去勸募,共募得三千四百四十七張發票。現在是大四的這班同學,相見時談及此事, 無不引以為傲。

◎慈濟人文 教育軟實力

為了讓與會人員了解慈濟人文教材的精神與特色,莊惠秀老師引用腦神經訓練師王秀園講述的影片,讓家長深刻體會腦神經中掌控品格教育的前額葉,是需要不斷的接受教育和培養。 若沒有教育和指導,當孩子年齡逐漸增長,他的前額葉會成熟,但是它不具備任何能力,甚至與生俱來的同理心和悲憫心也會逐漸遺失。此時當家長正為孩子的教育而惶惶不安時,莊 惠秀告訴與會的人員,這套慈濟人文教材輯錄了十一個品格教育的主題,每個主題融入了慈濟真人實事的故事,是提供家長和師長教育孩子品格教育非常好的素材。

而家長如何扮演好教育小孩的角色呢?在「伴他成長路」單元裡,講師楊建鴻、盤姵君夫妻為會眾解謎。他倆一直陪伴大兒子楊峻成長,從乖巧到叛逆……到現在學時尚設計的他,變 成貼心又成熟的有為青年。一路走來,有爭執、有擔憂,有驚訝、也有喜悅,在他倆以證嚴上人的法「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以讚美、寬心代替責難的陪伴下,家庭充滿溫馨、和 樂。

◎最美的笑容 贏得好人緣

在分站教學中,隊輔媽媽引領至三樓的親子成長班,四個分站教室裡,講師們以活潑生動的方式教學,呈現生活中的禮儀。「生活加油站」提醒孩子「食的威儀」;「王者之劍」教導 孩子尊重別人;「最美的笑容」強調當志工要面帶微笑,結好人緣;「腰軟、手腳快」教的是待人要謙恭,做事要勤快。

在「腰軟、手腳快」的分站活動中,五歲的林怡萱專心的低著頭摺衣服,然後將不同形狀的盒子,放入一個箱子裡,體驗物資裝箱,再趕快站起來拿起掃把掃地。終於完成任務,小跑 步回到隊伍裡,換下一位同學接續挑戰。

陪在怡萱身邊的媽媽林嘉卿,適時給予她小小的提醒,使她順利完成考驗。林嘉卿表示,兩個女兒來上親子成長班課程已經好幾年,懂禮貌的女兒會主動幫忙做家事和幫阿公、阿嬤按 摩;得到母親給的獎勵金,儘管只是一元或五元,都會主動投入竹筒,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林嘉卿述說著女兒的好表現,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並讚歎品格教育的重要。

林嘉卿抱起身邊的小兒子,摸著他的頭說:「弟弟也會跟著我們全家一起做環保喔!踩瓶子、做分類他都會。」父母皆為慈濟志工,時常帶著孫子們一起去環保站為社區服務。她說, 做環保是一件歡喜的事,並期望自己和孩子們以後都可以成為慈濟志工。

在「最美的笑容」分站中,站主黃俊程手拿著一面鏡子,請學員們露出潔白的牙齒,在鏡子前展現有自信的笑容。一張張充滿稚氣的臉龐,頓時都笑開了。「時時面帶笑容,要別人 笑,自己要先笑。」「你笑我笑他也笑,笑開好運都來到!」教聯會老師詹琇婷擔任布偶劇的旁白,帶領小學員們唸著《靜思語》,告訴學員們擦上慈濟面霜(真誠的笑容)才是最美 的。

在一樓大愛廳上課的慈少班大朋友有不同的功課,他們要為家人作蔬食料理預先學功夫。在隊輔爸爸、媽媽的指導下,他們學習做「心」壽司。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洗、切、汆燙、 捲……每個動作都不可少。河粉舖上海苔,依序加入食材,由內往外捲成緊實的長條狀,孩子們認真的捲著,覺得新奇又有趣。有的孩子第一次動手做料理,手忙腳亂下才體會媽媽平 日做菜的辛勞。

◎開啟另一扇窗 看見希望

研習活動設計的課程頗具創意,教材內容豐富而實用。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飛逝,學生及家長們置身其中、意猶未盡。分享的時刻,大家搶著述說自己的喜悅與收穫。

來自桃園女子監獄及桃園少觀所的王麗玲老師,看到影片中,一位媽媽對照顧肌肉萎縮症的孩子不離不棄,而孩子長大雖然殘障,仍克服困難用功唸書,讓她很感動;至於人文教材和 慈濟歌選是她最想帶回去和監獄、少觀所的同學分享的。

教育是社會的根本,「大愛引航、引航希望」《靜思語》教學人文教材,是當前大社會最需要的教材;誠如教聯會總幹事陳乃裕師兄在研習活動籌備會上語重心長的叮嚀,當務之急就 是要把孩子的生活與品格教育教好,「伴他成長路」就是平常要多用心(平常心);老師如農夫,是在大地上種樹的人,大地需要靠大家的支持與承擔,若能開啟一扇窗,廣邀大眾在 教育這塊園地共同努力耕耘,播下最良善的種子,引航教育新希望將指日可待。

圖左 : 在「腰軟手腳快」的分站活動中,五歲的林怡萱(左一)專心的低著頭摺衣服,媽媽林嘉卿陪在她的身邊,適時給予提醒。[攝影者:洪仲弘]
圖右 : 慈濟志工貼心的為學員別上名牌,學員開心的笑了。[攝影者:陳何嬌]

圖左 : 家長如何扮演好教育孩子的角色,楊建鴻(左三)、盤姵君(左一)和兒子楊峻(左二) 為會眾做了精采的現身說法,活動組為他們送上愛的鼓勵。[攝影者:郭秀枝]
圖右 : 隊輔蔡韶文師姊為慈少班同學示範河粉捲的作法。[攝影者:董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