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慈少動手做環保 淨山也淨心田

慈少動手做環保 淨山也淨心田

E-mail 列印
孩子們腳踩著空瓶,忍不住的說:「好臭!」志工把握因緣機會教育:「孩子們,知道什麼叫『清淨在源頭』嗎?」志工跟孩子們解說,平時吃完的便當盒、容器或飲料杯等,一定要 先用水洗乾淨才回收,就可以減少回收過程產生的惡臭。當然最清淨的方法還是少喝飲料、多使用環保杯、碗、筷。

2013年11月17日是松山區慈少班的戶外活動日,近一百位的學員及隊輔老師,在清晨來到內湖環保教育園區參訪暨實作。學校雖然有宣導垃圾須分類回收,但是說再多次,都 不如讓學生實際體驗,藉由活動,讓孩子更深一層了解環保精緻分類的重要性,不僅要懂得愛惜物命,更要做到垃圾減量。

◎分類加口訣 環保並不難

於是,松山區慈濟志工和學員長劉芬娟老師,設計了各式各樣動靜態的課程,要讓慈少孩子們了解資源回收的目的必須從懂得珍惜開始。提倡與教育人人懂得惜福,透過環保實做,及 影片欣賞,啟發孩子敬天、愛地、聚福緣,同時帶領孩子到附近的大溝溪生態園區做生態觀察,並淨山清潔環境。

一開始,各小隊分站進行資源回收的體驗活動。內湖環保志工解說內湖環保站的起源,並教導學員們如何做分類。志工們將平日倒垃圾的〈少女祈禱〉曲調翻唱成垃圾分類歌,「瓶、 瓶、罐、罐、紙、電、1357」藉由十指口訣說明如何做垃圾分類,教人人做環保,除了知道,也要做到。

塑膠袋分類區,一位志工阿嬷解說塑膠袋的分類與回收再利用。學員學著分類並仔細的用剪刀剪去貼紙和印刷,有的母子合作,一個抓垃圾袋一個剪。在紙類區大家將白紙、花紙、雜 紙等各種不同紙類分類,學員提問:「為什麼要這麼大費周章的將紙撕開?」內湖環保志工給予說明,事先分類,能讓再生紙品的製作更順利。

同時指著一排靠窗邊剪紙的老菩薩說:「你們知道為什麼他們要靠窗邊剪紙嗎?」「因為我們不能做環保而再開燈浪費資源,大自然的資源要環保也要愛惜啊!」學員們大聲回答。

◎實做體驗 學習護地球

為了能讓學員做中學、學中覺,志工們用心幫學員規劃淨山活動。下午一行隊伍浩浩蕩蕩沿著大湖山莊,走到附近的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淨山,由於植物花草生態豐富,學員在乾淨的 山野溪畔一邊觀察,也撿了四袋垃圾。志工陳惠美老師說:「除了讓他們在課堂中學習在學校學不到的禮儀,帶出戶外體驗,讓孩子做環保,除了淨山、淨海、淨大地之外,也要淨心 田,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學員的家長分享,不知內湖園區附近有這麼好的生態園區,跟著小孩來淨山,自己心靈也跟著洗滌,下次還要再參加。

邱姝遠是國三的同學,平常都忙於準備學校功課與補習,昨夜書讀晚了,還是趕來加入陶笛表演,用美妙的音樂〈人間有愛〉、〈路要自己走〉讓學員們覺得心情愉悅。而邱頤遠就讀 國小二年級,是邱姝遠的弟弟,雖參加親子班,卻很喜歡跟著姊姊到慈少班學習,邱媽媽說:「在這裡,他雖然什麼事都懵懂,但是可以跟大哥哥、大姊姊學習很多,他很快樂。而姊 姊到這兒可以抒發課業的緊張,讓心靈做個舒緩,活動筋骨又能同時學習環保,我很放心。」

難得在內湖環保園區裡的體驗,是最實際的生活課程,讓孩子們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將資源回收做好分類,更要身體力行從生活中減少垃圾量,減少對資源的耗損,保護自己,也保 護了地球。

圖左 : 慈濟志工李美金老師(右二者)用心講解豐富的自然生態及如何保護環境,慈少學員們專注傾聽。[攝影者:賴愉文]
圖右 : 慈濟環保志工跟慈少學員說明紙類的分類。[攝影者:賴愉文]

圖左 : 邱媽媽與兒子邱頤遠一起合作剪塑膠袋。[攝影者:賴愉文]
圖右 : 慈少學員們專心聆聽慈濟志工說明利用人工動能發電的原理。[攝影者:宋岱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