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沖泡香積飯 溫暖好味道

沖泡香積飯 溫暖好味道

E-mail 列印
2013年11月30日至12月8日由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邀請慈濟基金會「國際人道援助會」,在臺北世貿一館「國家創新館」展出慈濟的慈悲科技,包括食 品、衣著、住屋、運輸、資通訊及綠能六組研發產品及賑災物資,讓更多人認識慈濟,共同走出慈悲與智慧之路。

◎泡飯做飯糰試吃 忙推廣

12月4日早上十點開館後,人潮陸續湧進。「歡迎參觀,請試吃香積飯。」慈濟志工溫秀笑臉迎人,捧著托盤,主動上前請來賓試吃。她解說著,「香積飯」是慈濟靜思精舍師父精 心研發的創新產品。

香積飯是乾燥的米飯,它的特色是不論冷水、熱水,沖泡之後就可食用,做法簡單,營養充足。更重要是在賑災時,發揮快速救援、節省能源、就地沖泡等優點。負責做試吃飯糰的三 位志工,忙碌的手不曾停過,一天下來,大約做了九百份的飯糰。

◎急難救助先鋒導覽 不說累

慈濟基金會與工研院合作研發「急難救助淨水艇」,兩艘船艇陳列在展示現場,一艘放置淨水設備,負責抽水淨化,另一艘負責將水煮沸,沖泡香積飯,提供災區最需要的淨水與熱 食。

「淨水設備擁有創新的「3Q Water淨水系統」,結合快速(Quick)、品質(Quality)與豐沛(Quantity)的三項原則,在短時間內提供大量符合飲用 水標準的飲水。不論是河水、雨水,一天淨水量可達五千公升,足供五百人需求。」在慈濟志工沈朝溪專業的解說下,許多參觀的來賓拿著相機、手機和淨水艇拍照。學生們也針對寶 特瓶做出運動鞋提出疑問,沈朝溪都以專業一一解除疑惑。

個子不高,說話中氣十足,六十多歲的沈朝溪,是北區急難救助隊隊員,曾經受過專業水上、高山救生員、救生艇訓練。參與過納莉風災期間的汐止水患救助、九二一大地震救災工 作。急難救助隊成員除了每個月接受訓練之外,也要到各社區帶動志工救災訓練,沈朝溪目前是退休狀態,他說:「只要把做志工當作是一種運動,就不會覺得累。」

◎主動招呼 全方位解說

雖然不是假日,參觀的人潮與學生不斷湧入,志工們也運用智慧,將同校的學生集合起來一起解說,才稍稍紓解人潮。慈濟志工李明朗謙虛地表示,慈濟已經進入第四十八年,她才來 慈濟十多年,做得還不夠。

李明朗可不簡單,她是一位全方位的導覽志工,從香積飯、淨水艇、簡易組合屋、毛毯樣樣清楚明瞭,還把慈濟不分種族、宗教、膚色、文化,慈悲救人的理念傳遞給年輕人。她總是 主動地招呼著學生們,拉起他們的手親切地解說,鼓勵每個人當個手心向下的人,做個心想好意、說好話、做好事的「三好人」,李明朗說:「許多學生遠從苗栗搭遊覽車來,希望他 們入寶山不要空手而回。」

◎貴賓有問題 志工釋疑

本身也是慈濟人,資策會德副執行長龔仁人,下午來到會場,認為慈濟的產業環保、救人又具經濟效益,而且輕便、便宜又方便,應該大量生產。了解到組合屋曾經在海地和辛巴威大 大地改善了居住和教育的問題,慈濟人無私的付出讓他深受感動。

總統府資政廖了乙和前經濟部長也親臨現場,由辛巴威第一位種子志工朱金財和臺灣慈濟志工魏良旭陪同,廖資政對淨水艇能否淨化海水提出疑問,魏良旭說明只能淨化汙水和雨水還 無法淨化海水。

臺北北投淨光寺的行宗法師對寶特瓶做成救災助人的毛毯技術很讚歎,也非常認同慈濟慈悲助人的理念。

證嚴上人「愛護地球、悲憫眾生」的心念,因應不同災難及緊急援助物資需求,以創新的思惟成立「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人援會),又分作食品、衣著、住屋、運輸、資通訊及綠 能等六組,分別投入研發賑災物資,以提供災民所需。

在歷年國際救援行動中,慈濟人援會總能「及時」又「務實」地將禦寒衣物、毛毯、糧食、淨水設備、簡易屋等物資送到災區。慈濟透過創新思維與具體行動,走出一條慈悲與智慧的 圓融之路。又值此國家創新月活動展示平臺,讓慈濟多年來的賑災經驗得以分享給更多人。

圖左 : 早上全體工作人員集合,聆聽注意事項和工作分配,準備十點的開展。[攝影者:劉靜慧]
圖右 : 北區急難救助隊沈朝溪解說寶特瓶製成的球鞋輕巧防潑水,學生們對這項新發明很有興趣。[攝影者:劉靜慧]

圖左 : 導覽志工仔細說明淨水艇的作用,學生們對汙水能快速淨化成乾淨水的創新發明十分佩服。[攝影者:劉靜慧]
圖右 : 慈濟志工蔡麗卿(左)宋葉貞婉做香積飯糰讓參觀的貴賓們試吃,一天約做了九百份,兩人的手不曾停過。[攝影者:劉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