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綠建築理念 學員體會環保節能再利用

綠建築理念 學員體會環保節能再利用

E-mail 列印
「屋頂上有瓢蟲啊!」、「熊熊為什麼坐在船上?」學員還未走進綠色魔法學校,心理充滿好奇心,有如能趕快進入魔法世界,好好認識這一座諾亞方舟。12月8日 善化親子成長 班把室內活動搬到戶外,來到臺南成功大學綠色魔法學校,參觀綠建築設計,讓學員學習環境保護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此時此刻能下定決心要保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為了落實環保教育,響應節能減碳,所以學員們嘗試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及步行15分鐘到達成功大學綠色魔法學校;家長及學員們共有160位帶著雀躍心情一起共享環保教育之 旅。

◎通關密語 靜思語連成線

在參觀魔法學校前先親近大自然的花草香,學員們先在成功大學校區的榕園進行活動;教聯會吳桂香老師先講解遊戲流程,由各組的第一位成員上台,每人先跳5下後,再走到 100公尺的草坪,拿起靜思語的通關密語,回頭告訴下一位學員靜思語的第一個字,學員們再依序同樣動作,至草坪裡尋找字卡,再將整句靜思語拼湊起來,再一同大聲念出靜思 語。

當每個人都有相同的任務時,都必須負起責任;有時候我們看到別人完成一件事,會認為這很簡單,就覺得自己都了,而往往因太過有自信而失敗,但當每個人都是盡心盡力,全力以 赴完成此任務的種子時,就會發揮負起責任的功能,認真不放棄,這就是遊戲正要傳達的意義。

◎零碳綠建築 節能技術一級棒

「綠色魔法學校」於2011年1月正式落成於成功大學力行校區,當時募集臺灣20多所企業,共同捐贈最尖端的綠色科技,由企業與學校一起打造的奇蹟學園,是全世界唯一榮獲 最高綠建築認證的作品,同時也通過最嚴苛的評鑑,是「綠色魔法學校」值得驕傲的成就。以運用陽光、空氣、水、綠色科技寶物,四大建築設計完成「平價綠建築」的宗旨。

藉由簡報的介紹,「綠色魔法學校」採用了13種綠建築設計手法,達到65%的節能目標,包括五種建築本體與自然通風的軟性節能手法、兩種設備減量的方法,五種設備節能技術 以及再生能源技術。其中最精彩的是採用自然浮力通風的技術,讓一座可容納300人的國際會議廳在冬季完全不靠電力,而達到舒適的通風環境,達到空調節能28%;採用空調與 吊扇並用設計,讓辦公區空調節能76%;採用陶瓷複金屬燈二次反射照明設計,讓國際會議廳達到節能四成的水準。

◎雨撲滿 節水兼節能

綠建築中,讓學員感到最新奇的的設計是「雨撲滿」,高達三層樓的「雨撲滿」,它以一個漏斗承接屋頂天溝收集的雨水,最後收集在高達三層樓的紅色「雨撲滿」之中。它利用其高 大的「雨撲滿」維持其位能,下方有一水龍頭,直接利用水壓來噴灌花草。它與盤旋的鋼樓梯結合,有著鮮紅的漏斗與版結構的造型,有如一座美麗的現代雕刻,是一座絕無僅有、節 水兼節能的「雨撲滿」。

透過導覽志工詳細地解說,了解低碳的建築對節能減碳有很大的幫助,陪著孩子一起來參加的家長陳清本很開心地分享說:「今天的課程讓孩子們上了很有意義的一課,看到雨撲滿的 設計能將雨水儲存起來、自然通風和自然採光的設計能省下許多電力,讓他們能更具體地了解到節能減碳有這麼多的方法,希望這樣的環保理念能深植在孩子們的心中。」

雖然已是第二次參觀綠建築的學員陳閔昌,還是感覺到很新奇地說:「會議室裏沒開空調就能感覺到涼風、不用麥克風就能聽到很清楚的聲音,窗戶和門的設計都好特別,真的像是一 棟有魔法的建築物。」

年紀小志氣卻很高的學員李家齊說:「媽媽鼓勵他未來能讀建築系,以後能設計一間環保材質的房子讓家人住。」媽媽尤菁萍說:「實地參觀這麼有巧思的建築物不僅能激發出孩子的 潛能找到自己的興趣,也讓他們知道節能減碳對環境的重要,給孩子正確的觀念將來長大後才會做有益社會的事。」

此課程讓學員們得到滿滿的收獲,其實做到綠建築的環保和節省能源,並不是真的很難與不可能,綠色魔法學校利用漂流木做成壁畫、廁所有節省水源設備、外面的地板用廢棄輪胎做 成,從建材到整體規劃都達到省資源、低污染,讓地球可以永續發展,只要多利用可再生資源,就可以降低對地球的傷害,畢竟地球只有一個,我們更應該要好好的愛護它。讓我們一 起用行動來保護地球這塊土地吧!

圖左 : 響應節能減碳,學員與家長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再步行到成功大學綠色魔法學校,帶著雀躍心情一起共享環保教育之旅。[攝影者:蘇永富]
圖右 : 學員陳閔昌[中]說:「會議室裏沒開空調就能感覺到涼風、不用麥克風就能聽到很清楚的聲音,真的像是一棟有魔法的建築物。」[攝影者:蘇永富]

圖左 : 家長陳清本很開心地分享說:「今天的課程讓孩子們上了很有意義的一課,讓他們能更具體地了解到節能減碳的環保理念。」[攝影者:蘇永富]
圖右 : 導覽志工解說生態透水道路功能及環保人行步道,都是採用友善環境的工法,達到減碳保護環境效益。[攝影者:蘇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