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堅持目標 清寒學子勤學報親恩

堅持目標 清寒學子勤學報親恩

E-mail 列印
生活再清苦,家長與學子也堅信教育能改善生活素質。許多學子通過每年一次的新芽助學金頒發典禮,得到正面引導,而養成日投竹筒的習慣,在受助之餘,也累積涓滴來助人。

慈濟新加坡分會推展「新芽助學金計劃」,至2014年已邁入第六個年頭,五年來見證愛心的延續,補助清寒學子午餐費和交通費,累計嘉惠的學子超過八萬人次。在來臨的 2014年,慈濟將補助二十間小學與六十二間中學,共計1,652名在籍學生。

此次的新芽助學金頒發典禮於2013年12月21、22日、分別在靜思堂與立化中學(River Valley High)舉行,兩天四場共1,654名學子與家長出席。

◎ 慈誠上崗 展現鐵漢柔情

在北區場次(立化中學),十位慈誠在臺上一字排開,親手贈與學子一分鼓勵,表露柔和的父愛。北區新芽幹事林慧貞表示:「爲了讓慈誠也有機會展現心底溫柔的一面,這一次除了 有委員,也加上威武莊嚴的慈誠。」

其中一名慈誠陳順平喜悅地說:「第一次站在臺上與孩子們互動,帶著有如父親對孩子的祝福,心裏也升起一分感動。」

會場播放了英語版〈最美的笑容〉歌曲,司儀鼓勵學生給父母一個愛的擁抱。溫馨情景讓家長愛典娜(Airdiana)幾度拭擦著眼角的淚水。這可不是母女倆第一次的擁抱,但 此景此時讓她感觸良多。

愛典娜說:「原本以爲這只是個普通的頒發儀式。到了這裏看到會場是那麽的井井有條、有次序、有規劃。還有影片中報導的故事,都讓我驚訝與感動。」這一分愛的表達,彌補了她 沒法給予孩子的生活教育。

◎ 以身示教 埋下希望種子

「也許現在你的生活可能很困苦,但你一定要跨越它。爲自己設置一個生活目標,只有擁有堅持的毅力,才會有成功的一天。」克勤小學副校長王大偉在臺上跟學生分享了自身的故 事。

王大偉也是來自小康之家,父親是家裏唯一的經濟支柱。四個兄弟姊妹所用的課本都是年年相傳,所以他能體會清寒家庭的無奈。他鼓勵學生們要堅持目標,跨越難關,有朝一日有所 成就,一定要記得回饋社會,「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要飲水思源,把有形的物質給別人,無形的福氣留給自己。」

醒南小學副校長郭垂義則勉勵道:「無論您的將來如何選擇,希望您能以今天所給予的『希望之種子』(Seeds of Hope,新芽助學金計劃的英文名稱),回饋當初成就 您理想的社區。」

學生得到慈濟的幫助,也讓老師感動。務立中學老師林玉玲代表全體老師把去年(2012年)領到的愛心竹筒拿回來回饋。她笑著說:「相互感恩是簡單的道理。」老師把竹筒放在 教務處,鼓勵其他老師也一起來投,把愛心點滴累積起來。

◎ 餐券背面 靜思語塑品格

「午餐劵背面印有靜思語,陪伴我考試,讓我更加有信心。『甘願做、歡喜受』這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碧苑中學的胡智偉在臺上分享。

胡智偉是一名優秀的學生,熱愛美術,志願是當一位老師。雖家境清寒,但他從不放棄他的夢想。「有夢想就會有希望,也有人生的方向,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當老師不只是教書, 而且也要教導學生如何做人,所以當老師就可以回饋社會。」

父母賺錢不多,新芽助學金可以幫助他的家庭,一年省下一千多新元(約臺幣二萬四千元)的交通費和餐費,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和壓力。胡智偉表示,午餐劵背面的靜思語,提升他 個人的品格和處世待人,也可以影響身邊的朋友一起來學習。

◎ 親子相依 患難更見真情

十五分鍾的中英雙語話劇演出,結合了慈青以及教聯會老師的用心,傳遞了接受幫助並不可恥的訊息。父母生病時,親伺湯藥、幫助家務事、努力求學、考取好成績,都是學子在自己 的能力範圍內,可以報答父母與付出的事。

十二歲的依紮蒂(Nurul Izzaty)、9歲妹妹亞妲唯雅(Adawiyah)及母親一同與會。母女三人神態親暱,感情要好。姊妹倆的父親因爲健康問題,只能做些散 工,家庭重擔主要落在母親身上。 爲了有較多時間陪伴子女溫習課業,母親瑪斯紮麗娜(Maszarina)也只能做兼職工。她患有哮喘,不能太過操勞。所幸乖巧的姊妹都懂得體恤父母的辛苦,爲免母親太操 勞,兩人做完功課後,就趕緊幫忙做家務。燙衣服、整理屋子、洗碗盤等家務都難不倒她們。因爲有愛,就有繼續向前走的勇氣。懂事的姊妹倆,是母親努力撐下去的支柱。

「我很珍惜母親爲我們所做的一切。所以我要很努力的讀書,以後找到好工作,就能改善家人的生活。」 依紮蒂表達心中對母親的感激。妹妹則微笑地說:「我希望幫媽媽多做一些 事情,她就會更加愛我。」

從影片中,看到十五歲少年陳韋宏不平凡的故事,母親病故、父親罹患柏金森疾病,少年憑著耐力、毅力,面對困境。家長雅紫紮(Azizah)邊看邊流淚:「我覺得自己貧窮, 但其他人比我更貧窮。」

雅紫紮在兄長入獄、嫂嫂離家後,將還是嬰兒的侄女茹碧亞(Rubiah)當成親生女兒撫養長大。茹碧亞從小就稱呼雅紫紮爲「母親」,兩人感情融洽。「茹碧亞從小學一年級到 今年五年級都是新芽的受惠學生。慈濟幫助我女兒添值車資卡與餐費,減輕我的生活負擔。我本身沒有固定的工作,靠打掃維生。」

「我一定要努力求學。」茹碧亞表示,很感恩母親一路來的照顧,努力讀書是她對母親的承諾。懂事的她會照顧生病的母親,每天自動協助家務事,吸塵、清理家具與折衣服。說著說 著,母女當場感動落淚,彼此相擁。

◎ 竹筒歲月 心知足啓善念

慈濟代表林翠蓮、陳昭云分別在兩個場地致詞中分享,慈濟起源於三十名家庭主婦的「竹筒歲月」,每人每日省下臺幣五毛買菜錢,以小錢行大善,並感恩校長、老師與學校職員給予 配合與支持,同時也感恩家長的信任,讓新芽家訪得以圓滿完成。

「慈濟這樣幫我們,我們也要感恩,幫助那些更窮的人。」就讀於醒南小學的梁峻培及梁峻豪兩兄弟,這天帶著竹筒前來。

母親許燕芳去年攜兄弟倆第一次參與新芽助學金頒發典禮後,受到「竹筒歲月」的啓發,這一年來,她教導兄弟倆每天把部分零用錢投入竹筒。許燕芳也會上網,播放慈濟救濟貧窮國 家的影片給孩子看,教導他們惜福,幫助更需要的人。

另一名帶回裝著滿滿愛心竹筒的是小五學生黃椿伶。在電子廠上班的父親黃添發是家中經濟支柱,一家人過著簡樸的生活。母親蔡美碹在孩子年幼時就培養她節儉助人的美德。

同時,在慈濟志工鼓勵下,黃椿伶常常將省下的零用錢投入竹筒。母親也會將一些零錢存入竹筒內。母女倆異口同聲地說:「我們在需要的時候受到幫助,也希望盡一己之力幫助更有 需要的人。」

儘管很多家庭的經濟並不富裕,但父母均以身教和言教,力行「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以報」的精神,讓愛心與善心得以延續。

許多今年領取了價值三十新元的書局禮券的學生都表示,將會用來購買新學年所需要的文具與參考書。慈濟志工在場外把竹筒分發給家長與學生,期望啓發更多人的善念。

三百七十二名志工的付出,圓滿了兩天四場的新芽助學金頒發典禮。由於12月22日這天也是慈濟爲菲律賓「海燕」風災災民啓動的街頭募款,部分志工在典禮結束後,立刻趕去支 援,分分秒秒都不空過。

圖左 : 依紮蒂(Nurul Izzaty,右)及妹妹亞妲唯雅(Adawiyah,中)因體恤父母的辛勞,會打點好家裡的一切家務,是挑起家庭重擔母親瑪斯紮麗娜(Maszarina,左)努力撐下去的支柱。[攝影者:何鴻冠]
圖右 : 碧苑中學胡智偉上臺感恩此計劃給予的幫助,並分享餐劵背面的靜思語對其品格的塑立和待人處世的影響。[攝影者:林明丁]

圖左 : 於立化中學的南區場次中,平日將零用錢省下響應「竹筒歲月」的學子們,上臺將竹筒回饋給慈濟,讓匯聚而成的愛心也有行善的機會。[攝影者:蔡佑良]
圖右 : 學生開心地向母親展示剛領取的領取的書局禮券。[攝影者:蔡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