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吳啟志 隨時補位的「老人工」

吳啟志 隨時補位的「老人工」

E-mail 列印
攝影家手札裡的一段話「人生就像攝影,在重要的事情上集中心力,抓住美好的時光,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如果事情發展不如預期……你還是有機會可以再試一次。」這是吳啟志攝影 志工十年不退轉的學習動力。

◎ 即時補位 從不說「不」

「鈴……!」晚上七點半,手機響起。「吳師兄,組隊長剛打電話來,說現在正在開歲末祝福的籌備會,要我們派班,你可以去照相嗎?」晚餐中的吳啟志接到臺中南區人文真善美幹 事陳榮豐突來的電話,他想都沒想地說:「好!」

陳榮豐說:「不管是平常的派班,或是臨時出班,只要一通電話,除了剛好有慈濟的勤務在身,多年來吳師兄不曾為了私事說『沒空』。」

資深文字志工李玲也說:「臺中靜思堂興建工程中,每星期四的工地人文,吳師兄都不缺席。而且非常配合,不管你寫的是人物,還是工程進度,相片都能符合文稿的需求。文學造詣 極高的他,常會神來幾句,當天的文稿主標就出來了。」

「更重要的是臨時有勤務發生,手機號碼一按,得到的回答都是一個『好』字。」

話不多,總是「惦惦做」(閩南語:靜靜地做)。不管社區大小勤務,或回花蓮承擔營隊,吳啟志從不推辭,他是南區人文真善美團隊中,出勤率最高的攝影志工;常常整個禮拜,天 天都做慈濟。

◎ 用快門填滿人生低谷

「老人工,閒閒,加減做啦!」吳啟志在笑談中難掩落寞的神情。

畢業於文化大學外語系俄文組的吳啟志,現年六十三歲,原來在銀行擔任襄理,太太則是麗嬰房的店長,育有兩子。朝九晚五的吳啟志,總是為營業時間長的太太送晚餐,下班時,再 去接她下班,一家四口和樂融融。但在1993年摯愛的太太罹患癌症,難抵病魔,於2001年病逝。八年裡,在銀行上班的吳啟志,經常醫院、家裡兩地奔波,為了照顧生病中的 太太,因為請假太多,而失去了一份穩定優渥的工作。這期間,吳啟志還經歷父親、丈母娘、小弟和媽媽的相繼離世。

二十五年前就是慈濟會員,但一直沒投入志工行列,在人生最低潮時,生命轉了彎。慈濟資深委員劉玉珠,為幫助吳啟志早日走出傷痛,便鼓勵他參加慈誠培訓,知道他愛拍照,十年 前,剛好臺中南區人文真善美缺少照相志工,於是吳啟志順理成章的,成為人文真善美團隊的一員。

失去太太和工作的吳啟志,原本生活失去重心。走進慈濟大家庭裡,發揮自己的興趣和專長,承擔攝影志工,在按下快門的剎那,一張張感人的照片,不僅留存於慈濟大藏經,忙碌的 志工行程,更是填滿了他的生活。

臺中南區「慈濟警察消防暨眷屬聯誼會」成立八年,「慈濟中區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成立五年、臺中靜思堂興建工程中,每星期四的工地人文。中區榮董願力讀書會、中彰區慈誠 委員培訓、南丁格爾護理之家、社區親子成長班,這些都是吳啟志不缺席,固定承擔的勤務。

十年來,除了固定的勤務外,吳啟志也承擔過無數的大型活動,是南區出勤率最高的攝影志工。但他最歡喜的,是到「南丁格爾護理之家」關懷長者。

「看到年長的阿公和阿嬤,咧開沒牙的口,跟著節奏,拍著雙手,笑得合不攏嘴時,我覺得那是最真、最美的鏡頭,也最令人動容。」行善行孝不能等,能為長者留下難得的笑容,是 失去雙親的吳啟志最喜歡的畫面。

「師兄、師姊,請您蹲下。」在南丁格爾護理之家,吳啟志細心的,請志工夥伴們與護理之家長者互動時,放低身子,「這不僅是要求畫面的協調,更是對長者的尊重。」

因為感恩、尊重、愛,吳啟志總是很注意志工站立的位置。有時候夥伴們不小心直接站在長輩面前,為他們擦拭乳液、按摩,或與之互動。吳啟志就會向前輕聲的請其蹲下——因為讓 長者仰著頭,才能與你的眼神接觸,這樣很不合乎禮儀。」

於是放低身子,蹲在老人家面前,一幅親子之圖自然形成,不用特別構圖,就能看到溫馨、感人的畫面。

◎ 以自身專業 培植後進

「這裡燈光不是很足,你要先到白平衡處調燈光;對焦時,先對主體,半按快門,再移動相機構圖,這樣整個畫面才會清晰。」宜寧中學禮堂綠色的地板上,為了方便《水懺》演繹彩 排的走位,貼著多種顏色的色條,很難拍出鮮明的畫面,吳啟志耐心的指導著新手謝邦雄。

2011年《法譬如水》經藏演繹,長達約半年的彩排與學習,在越接近公開演繹期間,彩排越頻繁,每一場都需要攝影志工記錄,在人力調度上很吃緊,所以對於新人的培養,更是 刻不容緩。

謝邦雄與吳啟志毗鄰而居,是吳啟志指導的學生之一,謝師兄說:「沈默寡言的吳師兄,只要話題轉到攝影領域,就滔滔不絕的知無不言,並用心指導,直到新手融會貫通為止。不管 在臺中分會、花蓮靜思精舍、臺鐵列車上,處處可見他『為時代做見證,為慈濟寫歷史』的身影。」

遠在上海的李永富師兄想起,第一次跟著吳啟志出勤務的狀況。對攝影完全不懂的李永富,拿著相機一直拍,總共拍了五百多張。心中暗想:拍這麼多,選出可以交的照片,應該沒有 幾張?吳啟志關心地走到身旁,看著照片道:「拍得不錯,很有天分喔!」。但接著說:「人文真善美要的照片是要有『故事』,和可以『感動』人的菩薩身影。」

李永富心裡浮上一個問號?照片要有故事,而且可以感動人?又不是書本!但這份疑慮就在吳啟志一次又一次的教導下,李永富終於明白,原來一張好的照片,真的可以令人感動。

「之後每次拿起相機,就會習慣性的觀察四周,看光源來自何方?要用哪種測光?調好光圈、ISO、快門……等,然後看到感動的地方,才按下快門。」因為工作,被派駐上海的李 永富,不忘吳啟志所傳授的攝影技巧,仍繼續發揮所學於當地。

人生不能重來,至少拍照不會像人生這麼殘酷,有些場景可以再重拍。所以這段話「Life is like a camera. Focus on what's important, capture the good times, develop from the negatives, and if things don't work out, just take another shot.」(翻譯:人生就像攝影,在重要的事情上集中心力,抓住美好的時光,在錯誤中成長,如果 事情發展不如預期…還是有機會再試一下!。)一直是吳啟志在攝影志工路上,十年不退轉的學習動力。



圖左 : 吳啟志(左)與陳榮豐(右)切磋照相技巧。[攝影者:鄧和男]
圖右 : 2013年浴佛前夕,吳啟志(右)不畏雨天,積極攝取最佳彩排影像。[攝影者:陳榮豐]

圖左 : 2013年浴佛前夕,吳啟志(右)及文字志工李玲(左)規劃拍攝標地與時機。[攝影者:陳榮豐]
圖右 : 2013年12月22日臺中市慈濟志工蔡雪櫻、張玉珠、巫斌琦等三家,將福興環保站變禮堂,聯合舉辦簡樸,溫馨的婚宴,吳啟志承擔攝影的工作。[攝影者:陳榮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