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同林鳥不共甘苦 知瞭因緣心無怨

E-mail 列印
一聽到要打掃廁所,第一次參與幼兒園福田志工的葉杏蘇馬上舉手,一旁的志工讚歎她,「掃便所,快作佛祖。(臺語:掃廁所,比較快成佛。)」葉杏蘇靦腆地說:「想要有和日常 生活工作不一樣的體會」。

大年初九(2/8),春節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個假日,過年的氛圍還濃,當縣外遊客急著擠進宜蘭走春之際,宜蘭慈濟志工一行二十五人一早六點多就趕搭火車前往花蓮,他們不是要 去走春賞風景,而是前往花蓮大愛幼兒園協助園區清掃,讓幼兒有一個潔淨的學習環境。

抵達花蓮時還未八點,大愛幼兒園園長馮寶萍已在車站出口處迎接,園內全體工作人員帶領大家認領工作。

◎本是同林鳥 不能共甘苦

這一群志工老少不一,但是個個身手俐落、仔細,第一次體驗福田志工的陳志睿雖年輕,但是體恤年長的志工,搶著爬上高處擦拭電扇、管線,一點都不馬虎;而七十三歲的游楊阿款 動作敏捷,清掃方式有別於他人,她教大家窗戶的玻璃應該由上往下擦,才不會留下汙漬,窗櫺容易藏汙,清潔尤其重要!

楊阿款打掃的專業態度是她將近三十年來,為了生活從事打掃工作而得的經驗,那些年晨昏不定,早上替人洗衣、四處為人打掃住家,下午三點又得趕到電子工廠上小夜班,有時候工 廠趕貨還得加班到清晨五點,稍作休息之後,又要出門洗衣、打掃工作。

生活就像陀螺,經濟的壓力有如那一條緊緊綁著陀螺的繩子,只要繩子一拉,她就隨著團團轉,苦啊!心中累積的怨無處找出口,三個兒女還在國、高中唸書,投資建築業的先生每天 回到家就是醉茫茫,楊阿款想不透,身為一家之主,何以有了酒就忘了家裡妻小的日子怎麼過?

最苦的時候,債主到家裡逼債,一個女人家靠雙手養三個孩子,能有多大的能耐?關起門,爭執、吵架聲就開始在屋裡的每一角落漫開,直到雙方精疲力竭,酒氣依舊隨先生的腳步踏 進房內,充塞在楊阿款和孩子的嗅覺中,濃得化不開,而她的心也隨之揪結得解不開。

◎知苦體苦 脫離苦境

結婚十年,楊阿款開始學習堅強扛起一家生計,直到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時,她看到大愛電視播出慈濟志工深入災區搶救的畫面,楊阿款四處探問慈濟、如何進入災區?那一 年,她和慈濟結緣。在災區,她看到災民的苦,自己的苦也就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那一年她退休了,慈濟成為她的生活。

每一次拜經時唱誦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楊阿款就在心裡提醒自己,這輩子和先生的緣是累世以來所致,「種如是因、 得如是果、受如是報」,這個債如果不甘心還,還是會跟隨累生累世,永無出期,心念一轉她放下了怨。

先生往生前二年發生婚外緣,楊阿款完全不想追問,先生病了回到妻小的身旁,阿款隨侍照顧沒有一句怨言。六年前先生往生,二人累世的緣終於結束了,阿款感恩這磨人的菩蕯來考 驗她,讓她體悟苦,所以能夠在一次次的慈院志工服務中,更能用心去感受別人的苦。

多年為了生活打拼、一天睡不了幾小時的日子熬過去了,孩子也已長大成家,2009年莫拉克風災發生時,楊阿款將退休後的積蓄捐出,圓滿了一個榮董;前年又將月退的勞退金存 下為兒子捐榮董,「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阿款希望能以清淨心走菩蕯道,她說:「我要做慈濟做到最後一口氣,趕快再回來做慈濟。」

圖左 : 一進入幼兒園內,馬上進行工作認領。[攝影者:廖月鳳]
圖右 : 大愛幼兒園的老師假日仍全體出動陪伴宜蘭志工清掃,無不希望給孩子一個潔淨的學習空間。[攝影者:廖月鳳]

圖左 : 不論室內或室外,不管認領什麼工作,志工都抱持著歡喜心完成。[攝影者:廖月鳳]
圖右 : 志工接到任務必定全力以赴,不敢懈怠,即使細微之處也力求盡善。[攝影者:廖月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