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延續靈山法會 入人群行菩薩道

延續靈山法會 入人群行菩薩道

E-mail 列印
「法譬如水經藏演繹暨歲末祝福」雖已落幕,但半年的練習彩排和兩年讀書會的薰陶,許多參與者仍歷歷在目。

2014年1月10日至12日,感恩區和大愛區入經藏菩薩共九百六十人聚首在新加坡靜思堂,一同回顧入經藏的法喜,同時發願延續靈山法會,力行「晨鐘起.薰法香」,走入人 群付出。

◎ 求法若渴 滌心垢革惡習

「相信大家對法譬如水經藏演繹仍意猶未盡,我們再來演繹一次〈至誠發願〉片段。」入經藏菩薩按照妙手、妙音和大愛區入席,歡笑聲隨著手語和莊嚴的唱誦聲此起彼落。演繹結束 後,沉澱了一個月的手勢但絲毫沒忘記,反而多了一分歡喜自在。三場感恩會中,東、北、南區入經藏菩薩分別受邀分享心得。

從小在打駡中長大的吳美芳,入經藏前是四個孩子眼中的嚴母,孩子甚至沒有說「不可以」的權利。

有一次,兒子把女兒弄哭,吳美芳沒問清原因就痛駡兒子一頓,正要狠狠懲罰時,兒子沖進房間並上鎖。過了一陣,吳美芳用備用鑰匙開門走進房內,只聽見兒子哭訴著想要輕生,她 當下十分懺悔:爲何自己的管教方式對孩子造成那麽大的心靈創傷?

吳美芳當衆吐露爲人母的心聲:「真的很對不起,一直認爲大兒子要做好榜樣,所以對他非常嚴格。」入經藏後,她意識到「暴躁習性常傷人」,開始改變教育方式,多鼓勵孩子。現 在家裏氣氛融洽,女兒有時還會打趣地模仿以前母親生氣的模樣。

分享者中還有母子檔郭秋霞與周世鴻。慈濟委員郭秋霞在入經藏前,用心帶動兒子周世鴻參與環保日與愛療養院的關懷活動,不停撒播善的種子。

「看見衆生苦,我感覺自己很幸福 ,但當時我並沒真正參與培訓或共修。直到兩年前,媽媽搬去哥哥家住,家裏少了母親,生活變平靜。因想念母親,我漸漸瞭解到行善、行孝不能 等,一念心發起,把握時間來行孝與行善。」周世鴻分享自己從快樂志工轉爲入經藏菩薩的心路歷程。

入經藏需要茹素,這並沒有難倒周世鴻,而且朋友與同事都給予支持,在他生日時,特意帶他去素食餐廳慶生。「縮小自我,多爲別人著想。」周世鴻分享自己在入經藏後,處理事情 的態度,不像以前般只想到自己,現在比較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來包容。郭秋霞欣慰地補充:「現在他比較能沉得住氣了。」

入經藏菩薩的年齡層跨度甚大,有年幼的小學生,也有白髮蒼蒼的長者。種子老師的鼓勵和打氣是七十五歲張秀麗的推動力,她難忍能忍,不僅要克服跪站所引起的疼痛,還要與衰退 的記憶比耐力。

「記性不好,就抄寫偈文抄到記得爲止。」脚痛、記性差都難不倒張秀麗,最後她終於站在舞臺上以身說法。

入經藏後,張秀麗開始改變飲食習慣,每天兩餐素,直到被推薦在演繹中獻供佛像,她更是認真持全素,毫不馬虎。得到孩子們的支持,她感到非常欣慰。朋友常打電話來遊說她: 「你吃素,跟你出去很麻煩,不要吃素啦!」 朋友的拉扯,沒有動搖她持素的信念。

「我心裏想,你要我吃葷,我卻要影響你吃素。」張秀麗笑著說。臺上老菩薩樸實的華語,蘊藏著智慧,引得全場笑聲連連。

◎ 晨起聞法 踏實走修行路

「『不自由』不是時間或地點上的約束,『自由』是自己有沒有約束自己。」承擔妙手種子老師的王翔穎,是個非常注重家庭的人。從前只想隨緣付出的她,有時間才來當志工。由於 工作地點離社區道場都很遠,若要參與讀書會或是共修,都要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每次幾乎遲到,只能聽半個小時,最後寧願選擇不來。」

經妙手窗口(聯絡人)羅秀麗的鼓勵,王翔穎嘗試接下種子老師的任務,在一次次讀書會的帶動練習中,她開始改變想法,發願每一場讀書會和共修都一定會到。「能夠聽一句法,就 好好將那句話實踐在生活中,自己受益,也造福人群。知道自己可能會遲到,所以更會在工作中提升效率。」

對於「晨鐘起.薰法香」,王翔穎之前有想過要參與,但是面對淩晨交通不便的問題,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克服。後來,她參與回臺彙報經藏演繹的行程,知道另一位種子老師吳世程也 想前往紅山義診中心參與「晨鐘起.薰法香」,而且他自己有車子,於是便邀約幾名住在附近的志工,包括王翔穎一起乘坐「菩薩車」前往精進。

回臺期間,靜思精舍師父輕輕提問:「有沒有找到自己?」王翔穎放在心裏反復思考。「以前有學佛,以爲已經找到自己,其實不然。」經藏演繹過程中,她想到自己往生時會很無 助,一到夜深人靜時會很恐慌,因爲面對人生無常會不知所措。

「入經藏過程中,我找到任何時刻都能依歸的方向——就是跟著上人的脚步走。無常到時,我會坦然面對,我也會找到師父。」王翔穎也嚮往將來能參與國際賑災和醫療志工,「雖然 去國際賑災這條路還很漫長,我還是會從基本的慈善、醫療做起,總有一天一定能達到。」

◎ 異鄉游子 找回心靈的家

「慈濟在新加坡拯救了我。」2013年9月,剛到新加坡工作一週的上海慈青鄧洋洋,人生地不熟便到訪靜思堂。當時他被邀約參加經藏演繹,曾經學過手語的他,毫不猶豫地答應 了,之後才發現妙手(手語)的難度很高。

在建築工地上班的鄧洋洋,下班後疲憊萬分,心裏只想著可以早點休息,但爲了手語的練習,在志工們的關懷中堅持下去。「練習時還沒特別深的感受,但在演繹的三天裏,感覺法開 始入心。」

法會後,鄧洋洋常常播放「法譬如水」偈文來唱誦,也會觀看《人間菩提》節目。家鄉在中國大陸貴州的他,看到慈濟對當地的援助,感到特別熟悉與溫馨。他在上海念同濟大學時, 也常在師姑、師伯的陪伴下,參與環保、讀書會、營隊等。他感覺與慈濟有著很深的緣分,開始加入志工行列,繼續在菩薩道上精進。

來自中國大陸揚州的潘林,獨自在新加坡求學和工作,已將近十年。去年(2013年)母親林燕芳也遷居來新加坡,母女相依爲命。「現在在超市,聽到喊買新鮮的魚肉,我都不敢 買了。」潘林表示,入經藏後,由葷轉素,經文也會不時湧上心頭。

想到經藏所說的字字句句,潘林時時警惕自己:遠離諸惡莫沉淪。母親林燕芳在中國大陸已常常參與義工活動,來到新加坡後,一心想找義務服務。潘林爲她上網找到離家不遠的慈 濟。母女倆在經藏結束後並沒有掉隊,還申請灰衣制服,積極參與志工行列,携手邁向有意義的人生。

經過兩年多「法譬如水」的薰陶,許多會員、民衆都瞭解行善、行孝的重要性。分會也把握因緣,向大家簡介慈濟在新加坡開展的四大志業,接引了入經藏菩薩約三百五十人加入志工 行列。執行團隊藉此帶領大家發願繼續茹素齋戒一百零八天,發願走入人群力行菩薩道。

圖左 : 曾是「嚴母」的吳美芳(左二),娓娓道出自己如何在入經藏的過程中,改變對孩子的管教方式,重塑一個健康幸福的家庭。[攝影者:李光城]
圖右 : 來自上海的慈青鄧洋洋(左),感恩入經藏的因緣,讓身在異鄉的他,在慈濟大家庭裡找到家的溫暖,讓善法入心延續慧命。[攝影者:黎東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