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同理心 孩子一口一口的餵食稀飯

同理心 孩子一口一口的餵食稀飯

E-mail 列印
日常生活中,道德禮儀規範是兒童基礎教育重要的一環,面對與適應複雜的人際關係,除了家庭教育外,學校或其他輔導環境,都是引導兒童學習不可或缺的場所。

慈濟兒童親子成長班除了提供學習環境,更加注重四威儀的培養,2014年第一堂課在3月8日開始,親和子透過行儀闖關體驗活動,學習正確禮貌問候、學會為別人設想鋪路、學 會如何安心坐定,具足威儀身形端正。慈悲四的黃詠宏在鋪設愛的連鎖磚時,讓他明白:「透過互助合作與人相處,最終一定可以達到目標。」

◎繞佛繞法 繞境繞心

為了讓孩子們認識更多佛法,並學習沉澱心靈,今年的課程加入繞佛繞法的體驗,慈濟志工吳秋香先教大家向佛菩薩問訊,旋即帶領大家繞佛繞法。

一開始,不論是親或子腳步都是紊亂不一,身體也因為猶豫的腳步而晃動不穩,精神亦無法集中,但是在吳秋香輕柔沉穩的唱誦聲中,大家的步伐逐漸地隨著樂音,「靜寂清澄,志玄 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一遍又一遍用心虔誠地唱著,左右左右整齊踏實地邁出步伐,沒有喧鬧要專注在腳下,把心安住,因為定才能靜、才能仔細縝密思考。

◎同理心 應眾生需拔苦予樂

當大家都沉靜安住自己的心時,老師再以陳樹菊阿嬤的故事,來跟同學們分享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的助人經驗。在貧苦的環境中成長的樹菊阿嬤,從小就感受到:「沒錢就沒命。」那 種弱勢的辛酸,對於窮困有特別深刻的體會,因此發願不要讓別人經歷與她同樣的痛,四十八年來不眠不休地靠著賣菜一點一滴積累著財富,並且不斷地將它捐獻給需要幫助的人,這 種將心比心的情懷感動著全世界。

慈濟志工王壽榮為親子班的家長,分享-「同理心、拔苦予樂」的意涵,首先從儒家所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接著提及證嚴上人所言:要穿對方的鞋子站在他的立場去看他的問 題,要能懂得別人的苦與煩惱。

細數民國五十五年剛成立克難慈濟功德會時,做嬰兒鞋每雙賺四元,六位師父一起做,一個月有七百二十元。加上三十支竹筒,日存五毛錢,一個月就有四百五十元,合計一千一百七 十元。

第一次幫助的是八十六歲阿嬤,住在三坪大的房子內,獨居並患有氣喘,如果每個月給一百元,阿嬤生活就能過得去,但患有氣喘的阿嬤有錢卻無法上街買東西吃,上人於是花了三百 元請一個人來照顧她的起居,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需求來想。

親子班的家長專注聆聽著王壽榮的分享,詹秀芬媽媽對於早期上人過著很貧苦的生活,還願意將最好、最愛的東西給貧苦的人,很讚嘆!她坦言如果是她:「內心會掙扎,捨不得。」 長期捐助慈濟善款,也曾對於外面一些負面的傳聞,想將捐款停下來,今日聆聽志工王壽榮的分享,更加堅定這份善款會用到恰到好處。

◎將我心比你心

「地雷陣」則是親子一起體驗的遊戲,矇住雙眼在不熟悉的空間讓人惶恐,但是透過旁人的引導就可以走出一條正確的道路,有的小孩會在旁鼓勵說:「不用怕、有我在。」有的媽媽 說:「靜下心來、不要慌亂。」親子合心協力很快就完成遊戲。

慈悲四的蔡宗儒說遊戲讓他體驗盲人的辛苦,再也不要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他們,也感謝夥伴的協助讓他一次就過關,這是互助合作產生的力量。

為體驗同理心,課務組志工也設計了「誰來午餐」活動,分成六小組,每小組學員有一些食物的圖卡及餐具,並由六位志工扮演因諾羅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身體不適,請六小組的學員為 病患餵食。但見小學員有模有樣的拿出稀飯、青菜及水果等圖卡來,並拿出餐具舀著稀飯,用小嘴巴吹著稀飯,一口一口的餵食,其模樣非常可愛。

第二次六位志工扮演著因意外受傷,有人手包著紗布有人腳裹著繃帶,學員們討論要準備什麼食物?就讀小學一年級的陳忠廷非常篤定的說:「我以前手有裂開,醫生說要吃健康的東 西。」拿出了牛奶、青菜及蘋果,機靈的他發現有青菜沒有飯怎麼吃,將牛奶改成稀飯,小心翼翼的端到受傷者面前,吹著稀飯一口一口的餵,還為患者削水果。

教育的目的在於啟發人性本具的良善,提升每個人的道德品格,而品格可能在人與人之間的時刻表現出來,但它卻是在無關僅要的日常生活當中形成,這就是學習。

圖左 : 親和子透過行儀闖關體驗活動學習禮貌問候、學會為別人設想鋪路、學會如何安心坐定,具足威儀身形端正。[攝影者:陳麗君]
圖右 : 課程加入繞佛繞法的體驗,認識更多佛法並學習沉澱心靈。[攝影者:陳麗君]

圖左 : 「地雷陣」則是親子一起體驗的遊戲,矇住雙眼在不熟悉的空間讓人惶恐,但是透過旁人的引導就可以走出一條正確的道路。[攝影者:陳麗君]
圖右 : 詹秀芬媽媽(著背心)對於早期上人過著很貧苦的生活,還願意將最好、最愛的東西給貧苦的人,很讚嘆![攝影者:賴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