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紐約分會 聯合國婦女大會 展現女性良善的力量

聯合國婦女大會 展現女性良善的力量

E-mail 列印
在地球上許多偏遠落後的地方,女性地位普遍低落,但慈悲行善不落人後;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簡稱 CSW)召開年度大會,慈濟舉辦周邊會議,由遠在菲律賓、海地的女性志工代表現身說法,分享她們在風災、強震過後以災民身份投身志工的真實故事,見證女性善行為社會帶來希 望。

慈濟結集美國總會以及紐約分會志工,一起籌辦周邊會議,慈濟第五年與會;今年的周邊會議主題訂為「希望之光:農村地區婦女楷模」(The Light of Hope: women as role models in rural communities)。婦女地位委員會1946年正式成立以來,長期關注並倡導婦女在政治、經濟、公 民、社會與教育領域的權益,每年二、三月間於美國紐約召開會議。慈濟希望藉由周邊會議,啟發女性朋友的力量。

慈濟周邊會議邀請兩位來自海地的女性志工到紐約會議現場現身說法,另外也透過視訊連線,讓兩位遠在菲律賓的女性志工,分享她們成為慈濟志工後的正向改變,借此提升女性在農 村地區的地位。

會議一開始,先由目前在耶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里芙拉(Rebeka Ryvola)擔任引言人,讓與會者透過學術上的角度,了解女性在災難過後的角色及重要性,也借此機 會鼓勵與會者思考,如何提升婦女在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甚至因應氣候變遷上的參與度。

Rebeka 提出四個主題,包括女性領導角色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災難和氣候變遷與性別平等之間的關聯、如何給女性經濟及教育機會以提升領導力、以及農村婦女該扮演什麼 樣的角色等等,為接下來四位志工分享做了開場白。

◎提升自我價值 無限空間

海地志工艾默琳(Emeline Desert)分享她在海地當志工的經驗。從小,艾默琳的母親就開班教人寫字讀書,母親就像是典範,讓她自然而然的想要助人;在 2010年大地震前,她就已經接觸慈濟,因為心中早有助人的想法,很容易的與證嚴上人的理念相印,也因此加入慈濟當志工。

大地震後,住屋毀損,艾默琳卻全心投入賑災。目前是慈濟在海地的中央醫院供齋專案協調人,她提供自己家的廚房讓所有志工烹煮熱食、也開自己的車戴運,她說:「這家醫院可以 說來者不拒,什麼人都有,有些人貧窮、有些人被遺棄,老少都有;所以,我們決定供應熱食給院內的患者,共有三十位志工一起做,每周供餐三次。」

艾默琳說,「我們不只是提供食物,也為苦難中的人帶來同情和感動,這些是海地人非常需要的,在這麼一個富裕的世界裡,海地人卻生活得這麼困苦;慈濟志工在海地參與當地醫院 重建計劃,這大大的幫助了當地窮困民眾。」她最後呼籲婦女應該解放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提高海地女性的社會參與度。

Mireille Colinet(米瑞兒‧科里奈特)是另一位海地志工。她篤信天主教,但在2010年地震發生後接觸慈濟,發現慈濟證嚴上人所提倡的信念與天主教教義非 常相似,都是本著博愛的精神,這吸引她成為慈濟志工的一份子;她並且看到在慈濟這個團體裡,有很多女性活躍著,讓女性有提升自我角色的機會,也因此,願意跟隨慈濟志工的腳 步,在海地繼續為社區、人民服務。

在兩位海地志工分享甘苦談之後,緊接著與遠在菲律賓當地的兩位志工娜妮莉塔(Nanilita Alburo)、以及珍尼(Jennifer Silleza)視訊連線。 這兩位志工的故事代表一股正向改變的力量,她們齊心協力幫助災民並提升自我價值。娜妮莉塔訴說自己從熱衷政治運動,轉而投向志工的過程,改變了周遭親友對她的看法,願意親 近她,聽她訴說慈濟大愛的理念,這個改變也帶動她的先生,跟她一起加入慈濟志工行列。

珍尼分享她自己如何掙脫嗜賭的枷鎖,轉變成一位願意幫助他人的志工,這個轉變極其不易;這麼一個正向改變的模範告訴大家,人人都有提升自我價值的無限空間,尤其對處於弱勢 地位的婦女同胞,只要願意改變,希望之光永遠不滅。

2011年,慈濟在聯合國婦女大會期間,舉辦周邊會議時曾邀請遠從南非來的本土志工分享真實故事,這是第二度藉由偏遠地區慈濟志工分享,激勵婦女發揮良善力量。

圖左 : 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召開年度大會,慈濟連續第五年參與、舉辦周邊會議。[攝影者:陳榮光]
圖右 : 海地志工米瑞兒是天主教徒,但認為證嚴法師的理念與天主教教義很相近,因此加入慈濟志工行列。[攝影者:陳榮光]

圖左 : 海地志工艾默琳提供自己家的廚房讓所有志工烹煮熱食,天天供應給中央醫院內的患者。[攝影者:陳榮光]
圖右 : 菲律賓志工珍尼分享她自己如何掙脫嗜賭的枷鎖,轉變成一位願意幫助他人的志工。[攝影者:陳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