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歡喜志工社 實際環保新體驗

歡喜志工社 實際環保新體驗

E-mail 列印
3月19日國立嘉義高級家事職業學校社團歡喜志工社,由趙詩玄老師帶領,三十位學生搭乘遊覽車來到嘉義園區環保教育站戶外教學。趙老師說「歡喜志工社當初是慈濟志工輔導成 立,一方面希望學生了解慈濟志工如何以歡喜心付出,二來實際體驗資源回收分類,來此的學生大部分是幼保科,希望他們多了解有助於未來教學資量。」

歡喜志工社用心策畫活動,利用短短的兩節課一個小時的時間,到慈濟園區認識環境及實做分類,慈濟志工在門口以「歡迎歌」歡迎這些嘉賓,馬上分成兩組,一組參觀環境,一組馬 上實際垃圾分類。

認識環境。學生走上六度波羅蜜小徑,聆聽如何待人處事的道理並雙向交流,翁麗謙師姊介紹園區的一草一木都是出自於師兄、師姊之手,他們原有自己工作,都是利用工作之餘付 出,大家一起搭建起來。

接著引導到大愛農場巡禮;「這兒怎麼有隻鵝?」學生問,「這隻鵝我們叫它『麻糬』,因為慈濟志工在馬路上發現它時已奄奄一息,軟趴趴縮成一團像麻糬般,抱回來細心照顧,它 很有靈性看到人走近會叫,像在打招呼」麗謙師姊答,隨機教導大愛不分種類同時要護生。

◎彎腰做環保

環保站除了宣導實作的資源回收,還肩負教育的功能,讓「環保精質化,清淨在源頭」的觀念落實在人人心中,每人隨時、隨手從自身做環保,落實垃圾分類。

慈濟志工黃雅慧以簡單易記的「環保十指口訣」—瓶、瓶(塑膠瓶、玻璃瓶)、罐、罐(鐵罐、鋁罐)、紙(紙容器)、電(日光燈管、電器)、一(衣服)、三(3C產品)、五 (五金製品)、七其他(腳踏車、汽機車、雨傘等),來帶動環保的分類 法。

接著介紹環保「清淨在源頭」的用意,因為這些回收物大都來自家庭,分類要從家庭做起,所以不要隨便買東西,不用就是浪費。其中舉例塑膠袋也可以回收,因塑膠袋會造成環境汙 染所以要省著用、重複用、最好是不要用。

黃雅慧表示,七十支寶特瓶可以做一件毛毯,但是寶特瓶必須先清淨,大家喝完飲料後用白開水清淨再喝下肚,才不會生蒼蠅且防止寶特瓶發臭,又二十年的樹才造五十公斤的紙,像 上人就讓一張紙有四次生命,先用鉛筆使用,然後原子筆、毛筆最後回收延長物命。

回收物分類區堆積如小山的回收物品千奇百怪,環保志工示範如何做分類的工作,學生套上手套親身體驗,學生分不清楚鋁罐、鐵罐,分類集中一起,慈濟志工從旁協助解說,教導用 手捏軟、硬區別。志工林麗滿師姊隨手拿起一本筆記本,解說筆記本一項就需分類為塑膠類的PVC、外層厚紙板及碎紙三種。

學生問說「為何要分類如此細緻?」麗滿師姊表示「因為愛護地球及販賣價錢關係,例如3C產品、電器廢棄物需分解,你們看環保志工大珠師姊正在剝去塑膠的包線抽出裡面的紅銅 絲,因為要減少浪費地球資源,分類得愈細價錢越高。

「為什麼環保志工會做得如此法喜?」麗滿師姊分享說,他們每天帶著歡喜心來,因為知道回收所得是要護持大愛臺,上人說辦大愛臺不是為賺錢,是為肩負社會責任淨化人心。

現在新聞媒體報導些負面新聞,正的、好的啟發新聞都沒報導,引起現在社會價值道德觀偏差,慈濟環保把「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眼前這群年輕有 為的菁英,沒一會功夫,就輕鬆而正確的完成任務了。

在有獎問答中學生蘇慧琤說,這裡的環境非常乾淨整潔,與一般的資源回收站不一樣,感覺舒服,參觀後比較有有概念印象知道怎麼分,平常分類只分四類或六類,原來分得這麼細是 愛護地球資源,回去之後垃圾分類落實日常生活中。

最後趙老師期勉各位學生「希望回去之後能將今日所學到的環保知識,實踐於日常生活中,發揮愛心關心周遭的人、事、物,布施不侷限於形式,一句好話、回收也是布施一種,期待 人人實際行動,也是實踐我們社團的宗旨。」

圖左 : 慈濟志工列隊歡迎,嘉義家職歡喜志工社參訪環保教育站[攝影者:黃淑嬿]
圖右 : 學生聆聽如何落實垃圾分類,慈濟志工以簡單易記的「環保十指口訣」帶動環保的分類。[攝影者:黃淑嬿]

圖左 : 慈濟環保教育站裡擺設許多標語及如何待人處事的道理[攝影者:黃淑嬿]
圖右 : 嘉義家職歡喜志工社的學生,與慈濟志工們大合照[攝影者:黃淑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