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屏東 人文真善美志工基礎課 鼓勵用心即專業

人文真善美志工基礎課 鼓勵用心即專業

E-mail 列印
屏東區「人文真善美志工初階基礎課程」,自二O一四年二月二十二日開始,在東港聯絡處經每週六下午十三點三十分至十七點進行課程分享,至今三月廿九日圓緣共有六次精進共 修。

課程內容:依影視與文字筆耕分成,電子攝影錄影課、圖像照相課、大藏經文字課等三個區塊。 錄影課程,由屏東資深具有採訪錄製新聞、人間菩薩等節目經驗之戴敦仁、潘明原兩位師兄承擔分享。

其中圖像照相課,又分成「輕便型數位相機使用」與「單眼數位相機」兩組分開兩間教室,分別由王佑華與傅三財兩位師兄進行分享。課程內容,從基本的按鍵認識與實機操作的臨場 指導,更有名家作品的美學欣賞與說明。

大藏經文字課內容涵蓋,慈濟大藏經概述、大藏經記錄的角色與責任、文字與圖像的連結。分別由大愛台南部新聞中心許文玲師姊、高雄張晶玫師姊,就大藏經的採訪、慈濟大藏經派 班、社區大藏經應用、標點符號使用說明、藏經基本撰稿之人、事、時、地、物與採訪規劃、藏經文章結構章結構導言、段落認識標題等進行分享。

課程期間恰逢本會「慈悲等觀人人協力」營隊進行,部份人文真善美志工回花蓮承擔紀錄,但是課程並無中斷,更於第二週進行補課。

新發意菩薩投入活動拍照,通常會向資深志工請問:「要拍什麼?怎麼拍?」 通常筆者會回應,看到什麼就拍什麼!至於怎麼拍?不就按快門嗎? 這是一個問題!

第一堂上課時,簡宏正師兄說:「攝影絕對不是一個人在拍一個與自己不相干的景象,而是在表達自我與對象的一體兩面。」 攝影者拿起相機,到底看到什麼?心裡想到什麼?正是按下快門當下的一念之間。

所以,要拍什麼?怎麼拍? 簡單說就是,你心裡想著什麼?你的當下「念頭」是什麼!拍照要用「心」拍,……表達自我與對象的一體兩面。

不管如何,如是的影像還是需要文字或言語的說明,因為確切好的圖說,能賦予沒有生命的照片靈魂讓它活過來。 這正是筆者分享文字與圖像的連結的內容部份。

課程中傅三財更秀出西洋女攝家的作品,攝影者以女性特有的細膩眼光,拍出社會邊緣被遺棄的、被遺忘的、被冷眼對待的……如是作品,跳脫文字的說明,真的用心拍的作品,唯有 用心去看方能深入照片的意境。

拍一個景是要想方設法讓景進入視窗中,還是在視窗中構思想要的景? 傅三財在二十幅最佳影相的欣賞中,點出人文真善美志工在付出中應該注意的要點。比如說,勘景;一幅好景絕對是事前勘查找到預定拍攝,而非現場巧遇拍攝的。這也說明了:「人 文真善美志工準時其實是遲到。」這句話的內涵。

傅三財更以「人間漂泊」影像傳遞的訊息、移工對「雇主」控訴的影像與吳政璋的影像如何點出社會現況的缺陷…,所有的影像「說明」讓學員們眼界突然大開,相信下一回拿起相機 時,對畫面的構思會有更上一層樓的進步才對。

上人讚歎:「人文真善美志工菩薩,的確是真善美;有你們,慈濟才能留下歷史的典範。玄奘法師萬里取經,真善美菩薩則是隨手記錄,大藏經俯拾皆是。」

好莊嚴的讚歎,卻似萬斤的重擔。

張晶玫由「大藏經」導入主題,其中關於報導內容「採」與「訪」的技巧、慈濟語彙的正確應用、如何讓標點符號點亮「文章的表情」、人文真善美志工的角色轉換等,有著深入淺出 的說明。現場隨機的「問」與「答」,讓學員尤其新發意的新人在「驚心動魄」的當下,能將正確的知見植入內心深處,更替了糢糊的認識與概念。

大愛台記者許文玲師姊,於花蓮營隊期間從課程中集合了文字與攝影志工們,針對採訪實務做了分享,更安排了學員實務操作,讓文字學員們即進入教室對講師和學員們做個別採訪的 演練。

從第一堂課,靜思精舍蕭惠如師姊的:「船過水無痕?凡留下必定走過,有影才能說!」及簡宏正師兄提示重點:「珍惜思考後拍攝的每一個畫面,用影像來說故事。」及「用相機 進入生命,用文字分享感動。」開始,每一堂課都無不是,人文精神的傳輸勝過機器的操作。

一張好照片,不只是畫面美麗,背後要有思想及意念,才是好照片的價值。

二O0七年八月廿六日 上人於在多媒體種子研習開示:「照相-是用鏡頭看人生的乾坤。……一張照片可以讓我講一句話……照片不寫圖說等於黃金變垃圾。」再再指出人文真善美 志工,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寫歷史,更有使命與責任將愛與善的歷史留錄人間。

相對於第一堂課,今天(3/29)到堂的人員似乎冷清了許多。 一個半月六堂課堅持到底者,不管學習成果如何?只是這份堅持,是令人讚歎的!

這不是職訓班,這是一個分享的課程,專業來自長時間的付出,分享用意在於相互學習成長。 上人強調用心即是專業,用心會發現自己的不足,有了發現也就有了成長的方向。

這是志工團體也是修行團體, 上人強調做中學做中覺。承擔志工之名,是付出不是來做工。做工,完成工作就結束了。付出,從做中去學習,以同理心去面對而覺悟。因此,付出愈 多,慧命的成長愈多。做工,成長或許不及付出。

付出的辛苦在於磨練,沒經過磨練的鑽石不亮,沒有磨練不會成長。

或許大家習慣將辛苦說幸福,的確!面對磨練是一種幸福。但是,從辛苦昇華到幸福,卻是在無悔的辛苦付出中覺悟,並非前輩高人牙慧的口耳相傳。

圓緣中屏東資深影視志工戴敦仁師兄分享,自八十四年一步踏入慈濟,從學習與付出中,如何從辛苦到幸福快樂的成長。

屏東人文真善美志工的瑰寶,大家口中敬稱湯爸的湯少藩師兄更分享了,當年以七十六高齡受證,十多年來在做中得歡喜,無數次進入各地災區以最簡單工具做人間美善的紀錄。湯爸 法喜的分享,給了新發意菩薩最好的鼓勵和督促的動力。

剎那間,六星期的課程結束了,學員們也做了這六個星期的成果分享。圓緣了,但是真正的磨練方才開始。

千里之途始於初步,深邃森林始於種下第一株苗,但願,圓緣不是結束而是邁向幸福的第一步。



圖左 : 下課休息時間,文字學員們即進入教室對講師傅三財師兄和學員們做個別採訪的演練。[攝影者:陳潁茂]
圖右 : 「大藏經文字課」由大愛記者許文玲師姊,集合了文字與攝影志工們,針對採訪實務做了分享,更安排了學員實務操作。[攝影者:陳潁茂]

圖左 : 圓緣中,無數次進入各地災區以最簡單工具做人間美善紀錄的湯少藩師兄分享,當年以七十六高齡受證,十多年來在做中得歡喜,給了新發意菩薩最好的鼓勵和督促的動力。[攝影者:陳潁茂]
圖右 : 學員古梅花作品分享後,展露了陽光般燦爛的笑容同時高歌唱出心中成長的歡喜,為今天的圓緣劃下圓滿的句點。[攝影者:陳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