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有心就不難 環保站將成立

有心就不難 環保站將成立

E-mail 列印
彰化縣竹塘鄉為農業鄉村,居民大都以務農為生,人情味濃厚,彼此仍保有守望相助、互通有無之情誼。清晨七點多,迎著晨曦、踏著輕快腳步,慈濟志工與社區志工陸續來到竹塘國 中側門。小徑旁的紅磚瓦房,散發著簡單、純樸的味道!

屋前的廣場用大帆布覆蓋著,圍牆則是種植綠色植物的綠建築,入口是水泥地,周圍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幾棵枝葉茂盛的大樹,春風吹來陣陣的樟樹花香。

自2014年4月9日起,每天慈濟志工與社區志工陸續動員,接力做室外整地工程和室內清掃工作。志工頂著烈日、戴著斗笠,身手靈活的志工就拿電鋸爬到樹上修剪垂下的樹枝, 然後再將鋸下來的枝幹分幾段鋸斷以方便搬運;有的志工拿割草機割除樹叢雜草或清掃落葉;大家搶著工作做,汗珠爭先恐後的從身上、額頭冒出來,衣服濕了風吹乾又濕,每個人用 心的努力付出。

4月12日整理已進入第四天,志工合力將外圍清除得剩下幾株小樹和竹牆,放眼望去,簡單清爽。

◎成就善緣

陳見宗師兄(惟厚),是農家子弟出身,未入慈濟前經營十多甲魚池,養殖蜊仔與鴨子、吳郭魚。目前,耕種五甲多的稻米與蔬菜,是「耕種農夫」,進入慈濟後期許自己做一個「大 地農夫」。學習大地農夫「有形耕福田,無形耕心田」。

陳見宗師兄說:三十幾年前,因弟弟在北部上班的因緣,郵差常送來「慈濟道侶」半月刊,開始劃撥善款。1986年乘坐慈濟列車參觀花蓮慈濟醫院。以前只是「知道」慈濟是一個 慈善團體。心中默默許下願望,有朝一日,自己也是慈濟志工一員。

2010年初,在詹女祝師姊邀約參與入經藏妙音演譯,見宗開始接觸參與慈濟活動。見宗分享說:「以前對因緣果報,是半信半疑,自從參與大懺悔入經藏的大法會因緣,經藏共修 後才知道因緣果報的可怕,及人生無常的無奈。常警惕自己唯有把握當下,將過去不好的習氣、貪、瞋、癡、慢疑,在佛前發露至誠懺悔,改往修來,發心立願,成為上人的好弟 子。」2013年受證慈誠,「實踐」願望成為慈濟人。

◎有願就有力

彎腰做環保,越做越開心,心靈上更是滿滿的收穫。學會感恩天地,能善解包容所有的人、事、物,學會「知福、惜福、再造福」這是一種「生活法」也是一種真修行。自從投入環保 後,只要社區有人打電話要運載環保回收資源,他都把做環保當做在休閒運動,不但能廣結善緣,又能運動強身,一舉數得。由一個個體來拓展無量的個體,也把自己的一生發揮無限 可能,期望愛的種子,一生無量,無量一生。

陳見宗師兄說:從竹塘鄉到埤頭環保教育站距離約五公里路程,又必須經省道中央公路,車流量大,這段距離對許多有心想投入資源回收的老人家而言很不方便,因他們多騎腳踏車、 機車,往往會有交通上的危險性,所以安全的問題我們要跟他們考量。

又因目前竹塘鄉受證慈濟志工只有幾位,人力有限,無法承擔接送。因此見宗師兄發願在竹塘鄉成立環保教育站。他向組隊提議是否可以在竹塘鄉市區附近,找尋地方成立環保教育 站,就不用這樣辛苦地來回載運,也可以廣邀更多的社區朋友一同來做環保。當陳見宗將在竹塘鄉設立環保站的想法提出來時,組隊的慈濟志工便在社區內積極尋覓適宜的地點。

◎眾志歡喜付出

慈濟志工陳志昌師兄(本禪),也對環保站提出未來的願景。整理好的土地,規劃有的置放區、分類區外,空地還可用來種樹增加美觀,環保站內有無償借用三合院的平房,可以規劃 為廚房,其他的空間也可以做為環保志工們共修聚會的地方,擺放靜思文物及靜思語,讓所有環保志工也可薰習慈濟人文,如果空間還允許的話,希望整理出一間小佛堂,供志工們共 修;以凝聚更多的志工參與活動,讓街坊鄰居認識慈濟。

鐘順來師兄(本霓)表示:也會利用訪視的機會,邀約照顧戶、關懷戶至環保站一起資源回收,藉由環保站的成立轉換成社區共修聚會的場所,要讓竹塘環保站也成為接引人間菩薩的 道場。

在家經營營造工程,平日除了忙事業外,對於帶動社區環保更是不餘遺力。「付出就是一種福報,這幾句話我很喜歡,也很有感受。」開著鏟土機的蔡良政師兄說。環保站圍牆需要鋼 骨與停車場屋頂鐵皮,蔡良政師兄發願無償提供。

◎因緣俱足

笑容可掬的洪燕雪阿嬤,是竹塘鄉社區發展協會志工,也是慈濟環保志工。雙手從沒停過,鋸樹枝搬運、掃地,忙著汗珠如髮膠黏住頭髮,衣服也濕透了。燕雪阿嬤說,竹塘鄉社區發 展協會志工,每月隔週清掃社區環境,竹塘國中附近環境由學校負責。

當社區發展協會志工3月底第一次來到竹塘國中北側門。

哇!有房子,發現被大樹包圍三合院平房,燕雪阿嬤心想,此處如能成為慈濟環保教育站,應比之前慈濟志工勘查四個點好,應是最棒的。透過社區志工許阿蜜,促成,慈濟志工與居 住台北的地主聯絡。

每年的清明節離鄉遊子都會回鄉,到祖先的墳墓祭拜。4月5日,慈濟志工拜訪地主洪裕堯先生,向洪先生表示,將成立環保回收教育據點,廣邀社區會眾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愛護 地球。洪先生便一口答應,將「竹塘鄉竹塘村竹林路一段590巷1號」祖屋與周圍田地,無償提供慈濟使用。

陳見宗強調:「一個人沒辦法吃完世間米,一個人也沒辦法做完天下事。所以需要大家一起分工合作。」看到這裡的志工都很用心做,每個人適才適用,這樣工作起來就會順暢,相信 可以很快成立環保教育站的目標。

印證上人的靜思語「有願就有力,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可能,用心就不難。」 成就了這好因緣,終於圓滿了大家的心願。

圖左 : 陳見宗說,這裡的志工都很用心做,每個人適才適用,這樣工作起來就會順暢,相信可以很快成立環保教育站的目標。[攝影者:王錦源(本韹)]
圖右 : 洪燕雪阿嬤,雙手從沒停過,鋸樹枝搬運、掃地,忙著汗珠如髮膠黏住頭髮,衣服也濕透了。[攝影者:王錦源(本韹)]

圖左 : 陳志昌師兄,環保站提出未來的願景,供志工們共修;以凝聚更多的志工參與活動,讓街坊鄰居認識慈濟。[攝影者:王錦源(本韹)]
圖右 : 開著鏟土機的蔡良政師兄說,「付出就是一種福報」這幾句話我很喜歡,也很有感受。[攝影者:王錦源(本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