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找到回家的路 譜寫來生劇本

找到回家的路 譜寫來生劇本

E-mail 列印
「你如果還要這段婚姻,你就留下來;否則,請你離開。因為婚姻是一場沒有結局的拉鋸戰……」心理輔導師的一席話,讓處在婚姻十字路口的李卿菁心裡開始掙扎。走到這裡,不再 是輸贏的考量,而是她重新規劃人生方向的起點。

出生於1971年的李卿菁,來自霹靂州太平一個叫玲瓏的小鎮,有著健康黝黑的皮膚,雙眼閃爍著經歷人世的老練,不苟言笑的外表總予人嚴謹的感覺,實則溫柔婉約。「三十幾年 來我總是以冷酷武裝,不想讓他人知道自己的脆弱,直到加入慈濟,我找到了失去已久的自信」。

◎沒有家的孩子

李卿菁五歲時,歷經在短短幾個月內接連失去雙親的悲痛,八個兄弟姐妹也如八十年代臺灣知名連續劇《星星知我心》的劇情般,分別由親戚領養;排行第七的李卿菁在失去了原生家 庭的溫暖之後,就如一葉浮萍到務農的外公、外婆家暫住,也展開了她自喻為「流浪」的生活。

「外婆很疼惜我,讓我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可惜,外婆年事漸老,舅舅將有自己的家庭。在外婆的安排下,大哥把我接回家照顧。這不只扭轉了我的人生,因為環境所逼而造就我剛強 的性格……」事過境遷,李卿菁想起那段居無定所的歲月,心有戚戚焉。

從外婆溫暖的懷抱到親人的另一種對待,小小的李卿菁嚐盡了人情冷暖。當時才九歲的她,不僅成了家裡的「小幫傭」,還成了家裡的出氣筒,逆來順受的李卿菁也只能忍氣吞聲。十 三歲那一年,在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後,李卿菁決定要改變生活,便央求大姐帶她離開……

「大姐只是打工族,無法照顧我,就將我托給堂舅。就這樣,我遇見了二姐,也在堂舅的眼鏡店幫忙,十三歲的小孩子,根本就沒有人會聘請。我就邊幫舅母做家務,也在堂舅的店鋪 學習直到二十一歲,我決定到都市謀生,就這樣離開我生活了差不多九年的地方,來到吉隆坡。」

◎與慈濟擦肩而過

沒有文憑,沒有人脈,讓李卿菁在找工作時經常碰壁,所幸大姐提點李卿菁往眼鏡店詢問,終讓她找到當年一家極富盛名的眼鏡公司,讓李卿菁得以發揮所長。

好學的李卿菁雖努力工作,但卻因為沒有一紙文憑而深感自卑。幸運的是,她的努力得到老闆賞識,願意給予栽培。李卿菁即把握機會,利用晚間進修英文課程,白天研讀驗眼師的課 程,二十五歲畢業後在該公司服務十年,以回饋老闆的恩惠。

李卿菁在工作期間遇見未來的伴侶,隨之與丈夫共結連理。小時候的流離失所,讓李卿菁對這段婚姻滿是憧憬。婚後,夫妻倆各自為事業打拼,丈夫決定與朋友合夥經營眼鏡店,身為 人妻的她亦鼓勵及支持。在2002年,李卿菁的公司業務拓展到檳城,深獲老闆器重的她成了拓荒者,必須在兩地奔波。經由室友的接引,而認識了慈濟。

◎婚姻亮起紅燈

在吉隆坡和檳城兩地之間來回三年餘,丈夫的眼鏡店也在這段期間步上軌道,李卿菁在丈夫愛的呼喚下,捨下事業,回歸家庭。結婚多年膝下尚無子嗣,讓李卿菁對身為獨子的丈夫深 感愧疚,她想方設法努力讓自己懷孕,卻因考量做試管嬰兒的費用高,而讓李卿菁裹足不前。

「這是一個很好的因緣,我隨著慈濟人到臺灣參與四合一幹部研習營。我們去參觀了在興建中的大林慈濟醫院。當時對臺灣慈濟人很佩服,當下我就發了一個願,若是我可以順利懷 孕,我就將做試管嬰兒的費用回捐給大林醫院,造福更多的人。」說到此,李卿菁笑了,因為有願就有力,孩子很自然的來報到,她如願以償的升格為人母。

生活富裕且無憂,這樣的寫意生活不到五年,更多的考驗也隨之而來……

「丈夫的店一間隨著一間而開,應酬也隨著增加,丈夫在外的時間比家裡還長。面對家庭和孩子,身心已經疲憊不堪。心裡也起了怨恨,就開始和夜歸的丈夫起了爭執,婚姻也亮起了 紅燈。」李卿菁說。

隨後,丈夫的眼鏡店生意因經營不善而走下坡,丈夫也染上惡習。漸漸地,存款簿上的金額所剩無幾,店面也從高峰期的五間,逐一關閉剩下一間。

◎《黃金線》敲醒渾沌人生

自此,李卿菁和丈夫的關係隨著跌入谷底。當年的李卿菁還曾一度漠視襁褓中哭泣的孩子;甚至拿著刀子往自己身上割也不覺疼痛,鄰居的慰問也無濟於事。慈濟志工潘桂英見事態嚴 重,一直予以關懷,鼓勵李卿菁觀賞自2006年就已安裝在家的大愛臺。

「大愛臺是乾媽(潘桂英)裝給我看的,但我都沒有體會她的一番好意,就讓它擺在電視櫃裡。當時的我,心思都不在家裡。」回想那段瘋狂往事,李卿菁陷入沉默,思緒回到讓她 「重生」的那一天……

「當時已是晚間十一點多,我在家裡等著夜歸的丈夫,準備跟他吵。客廳裡只有我一個人,我越等越氣,就好像一顆隨時都會引爆的的手榴彈。當時也不知道是哪來的牽引,我打開大 愛臺,看到了正重播著的大愛劇場《黃金線》,我的情緒隨著劇情的深入及感人,消失無影……」

片刻之間找到了心靈上的慰籍,李卿菁如釋重負:「劇情就如我正在過著的人生。黃金線師姊的遭遇比我更慘,她有三個身體不健全的孩子,丈夫變本加厲完全都不顧她。看著黃金線 師姊,我回想自己,孩子沒那麼嚴重,我的丈夫只是夜歸,並不是不回家,既然黃金線師姊可以走出來,我為何讓自己陷在死胡同呢?」一直地捫心自問,李卿菁的憎恨心隨著《黃金 線》的劇情發展,終於找到了答案,也找回了自我。

一部《黃金線》,讓李卿菁不再鑽牛角尖,不需要做心理輔導,也順勢地把她拉回到慈濟的大家庭裡。

◎譜寫來生劇本

2010年,李卿菁在乾媽潘桂英的鼓勵下回到慈濟大家庭的懷抱。但因生意上的失敗,加上孩子在心智和性格上的轉變,讓李卿菁無法敞開心懷真正地投入行善的步伐。

「當時去做環保,我都疑神疑鬼有人在背後說我壞話。每次都蹦著一張臉,很難融入團體中。當下很想放棄,但受乾媽所託的志工一直給予鼓勵,積極帶我去參與個案訪視,愈是見 苦,愈是知福;漸漸地,我才慢慢放下身段去付出。經過三年的陪伴,我才真正的走出來。」

自喻慈濟是她的另一個娘家,李卿菁坦言「心累」的時候,就想到要回娘家充電。如今已四十二歲的她,回頭看過去的人生,確實是一部亂無頭緒的劇本。

「上人常常都說我們的今生是過去生寫的劇本,打從此刻起我就要好好的纂寫我來生的劇本。丈夫事後曾跟我說,因為我不肯定他,又愛嘮叨他,才導致他往外跑。想想也不無道理, 事出必有因,那時的我的確就是一個得理不饒人的妻子。所以我努力改變自己,不再做情緒的奴隸,終於將丈夫找回來,也找回了家庭和樂。」

李卿菁曾經風霜的臉,如今滿是「慈濟面霜」。承擔親子班課務之後的李卿菁,放下身段,除了和上課的孩子們打成一片,無形中也拉近了和家裡孩子的距離。參加委員培訓的她,於 2013年11月前往臺灣接受委員受證,也將上人著作《考驗》視為自身的葵花寶典,舉凡逆境現前,她就往書裡鑽。「上人的考驗比我們更多,每次看了《考驗》裡的章節,就覺 得我的考驗不過如此,可以很快就收拾起心情,繼續做下去了。」

李卿菁的轉變,讓志工潘桂英深感欣慰。「父母早逝又寄人籬下,難免造成她心裡上障礙和不平衡。我們雖然心疼她小時候的遭遇,還是要讓她學會善解包容,時時以感恩心去感恩周 遭事物,也還好她很受教。往後希望她可以珍惜眼前所有,甘願做歡喜受,以「慈濟四神湯」(感恩、知足、善解、包容)堅定走在修行道路上。」

一個溫煦的下午,李卿菁翻閱著馬來西亞《慈濟世界》月刊,顧著碩果僅存的眼鏡店,丈夫已外出,店內牆上的靜思語「發脾氣是短暫的發瘋」提醒著她,夫妻本是相欠債,只有今生 沒有來世,何不好好相處呢?

此刻,她收拾起心情,整裝待發,準備迎向一個截然不同的未來。李卿菁知道,自己有一個娘家叫「慈濟」!

圖左 : 卿菁於二十八歲和大她十一歲的丈夫共結連理,希翼可以圓她美滿家庭的夢,殊不知卻也是婚姻考驗的開始。[攝影者:李卿菁提供]
圖右 : 五歲時的卿菁就算拍照也沒有笑容,蓋因小小的她已如浮萍般四處漂流了。[攝影者:李卿菁提供]
圖 : 李卿菁一家五口經歷無數的考驗後,先苦後甜,快樂地合影。[攝影者:李卿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