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9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見習助人不含糊 做就對了

見習助人不含糊 做就對了

E-mail 列印
2014年高雄前鎮社區見習委員、慈誠培訓五月份課程於5月4日在前鎮光華環保站舉行,課程主題「慈善志業」介紹竹筒歲月、訪視個案分享、慈善舊法新知等,期許三十五位初 發意的社區志工們,更加了解「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學習早期志工們的「付出無所求」精神。

◎五毛錢可以救人

《人間菩提》上人開示,當年「竹筒歲月」是從家庭主婦買菜開始,每天節省五毛的買菜錢來幫助苦難的人,就是每天存一個救人的善念。早期資深慈濟志工從那時候開始,出門買菜 前先投五毛錢入竹筒,到市場和賣菜的人分享「五毛錢可以救人」的故事。就這樣一生十、十生百……,慈善志業如今己經是邁入第四十九年了,希望人人持續發這份善念、行菩薩 道。

「慈善」是每位慈濟人的使命,幫助個案拔苦與樂。參與訪視個案已有二十幾年經驗的慈濟志工張玉環說,「慈濟克難功德會」從民國五十五年成立,為的是要幫助孤老無依、貧病無 錢就醫人家,給予資助及關懷。從第一位個案是一位林老太太到今天,「慈善」工作不曾間斷。

如今「慈善」更是落實社區,由社區的志工們承擔,發揮「就近關懷」的功能,協助個案渡過種種難關,如協助獨居老者或身心障礙者清理住家環境屋內。張玉環並播放幫照顧戶居家 打掃的影片,希望學員了解看個案不是給他物資和補助金錢而已,要做到居家身心靈關懷,也要啟發他們善的循環。

◎夫妻同進修善法

夫妻同來見習的吳妙真說,進慈濟之後才學會尊重別人,也會靜下心傾聽別人講話。本身有重聽障礙的她,說話很大聲,跟人互動經常產生磨擦,加上自己過去主觀意識太強,覺得要 大聲說話別人才聽得到,不了解別人的感受,彼此傷和氣。現在的吳妙真在與人交談時,變得會將聲音音調放低柔些,別人也能聽得清楚。吳妙真發願要做慈濟人,追隨證嚴上人行人 間菩薩道。

吳妙真的先生劉泉達表示,以前看佛經不懂經文的意義。有一次聽上人開示「做就對了」,讓他了解到要「行」的道理。有心成為慈濟志工的劉泉達說:公祭、助念、做環保等等社區 活動,有慈濟事就盡量去參加。今天上課聽張玉環分享個案的故事,影片中志工們幫個案打掃整理,讓我感受到做善事也需要勇氣,也是要有溝通的技巧,希望跟師兄師姊們多多學 習。

在課程即將結束之前,資深志工余淑霞以「愛的叮嚀 」勉勵大家,希望透過今天「慈善志業」的課程,大家回去多分享,讓更多的人了解慈濟,邀約親朋好友一起做好事,讓社會苦 難人多一份福氣。

圖左 : 學員們上課前先學習禮佛。[攝影者:洪淑君]
圖右 : 慈濟志工張玉環說,從1966年成立慈濟克難功德會,為的是要幫助孤老無依、貧病無錢就醫人家,給予資助及關懷。[攝影者:洪淑君]

圖左 : 吳妙真說,進來慈濟學會尊重別人,也會靜下心傾聽別人講話。因為她有重聽的障礙,說話會很大聲,跟人家互動常會產生一些磨擦。[攝影者:洪淑君]
圖右 : 劉泉達(右一)上課的情形,用心比手語。[攝影者:洪淑君]